-
公开(公告)号:CN11234141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0979280.0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浙江科技学院
IPC: C07D311/30 , C07D3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杭白菊中咖啡酰奎宁酸转化和黄酮糖苷水解产生黄酮苷元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蒸汽爆破法,于压力0.5‑3.0MPa下维压30‑180s,使杭白菊中的酚酸化合物中的同分异构体之间相互转化。本发明采用蒸汽爆破法便于实现杭白菊黄酮苷水解和明确酚酸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改变目前黄酮类化合物难水解、污染大的问题,该蒸汽爆破法通过改变压力和维压时间促使酚酸类化合物转化的量和黄酮苷降解的量出现转变。
-
公开(公告)号:CN11202141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86071.9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熊猫乳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科技学院
IPC: A23C19/072 , A23C19/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制干酪及其制备方法。再制干酪由以下质量含量的原料制备获得:切达干酪30~35%、黄油20~25%、脱脂乳粉5%、酪蛋白粉1~2%、低聚果糖1~2%、乳化盐1.0~1.5%、结冷胶0.005~0.01%、食盐0.4%,余量为水。本发明属于干酪再制,通过新的方法和工艺,提高其品质和风味,核心技术是乳化后采用高压加工工艺处理,对混合物料实施改性,提高切达干酪的粘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生产效率高,采用特定制备流程和工艺参数得到的再制干酪产品细腻、质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13610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18435.0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浙江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芽短梗霉菌株及其应用,属于发酵工程与生物技术领域。该出芽短梗霉菌株的保藏名称为: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ZK‑502,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8年08月20日,保藏编号:CGMCC No.16326。本发明提供的芽短梗霉菌株能高效地发酵产生liamocin,并且该出芽短梗霉菌株不产黑色素,发酵液为浅粉色至淡黄色,有利于简化后期处理工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易行,所用的原料成分简单,liamocin的产量可以达到8~10g/L,有望实现liamocin的商业化、大规模生产;所得的liamocin产品,溶于水,在医药、化妆品、食品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41404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510901522.3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浙江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ω‑转氨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和制备方法,ω‑转氨酶突变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或SEQ ID NO.4或SEQ ID NO.6或SEQ ID NO.8或SEQ ID NO.10所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3或SEQ ID NO.5或SEQ ID NO.7或SEQ ID NO.9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所述基因的表达盒、重组质粒和转化子。本发明利用温度因子(B‑factor)结合能量优化策略对野生型ω‑转氨酶进行突变位点预测,进而进行定点突变,制得所述ω‑转氨酶突变体。本发明筛选得到的突变体热稳定性优于野生型转氨酶。
-
公开(公告)号:CN107751377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33377.4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科技学院
IPC: A23C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C9/1307 , A23C9/1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酸奶美拉德反应程度的方法,在原料发酵前,在原料里面加L-赖氨酸盐酸盐、白砂糖和木糖,搅拌均匀。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乳蛋白以及外加强化的L-赖氨酸盐酸盐与木糖、蔗糖在这个过程中发生解离和结构重组,形成色泽一致的产品,控制酸奶美拉德反应底物组成,有利于稳定色泽的形成;并克服了蛋白质代谢分解对发酵酸奶色泽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83124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89090.2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浙江科技学院
Abstract: 一种控制酸奶后酸化的微胶囊化液体及控制酸奶后酸化方法,属于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该微胶囊化液体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芯材5~10%、β?环糊精30~50%和水余量,所述的芯材为竹叶黄酮或聚赖氨酸。本发明利用了竹叶黄铜或聚赖氨酸等对酸奶活菌的影响,采用微胶囊化技术控制货架期内微生物继续产酸过程,克服酸奶贮藏流通口感差,尤其是后期酸味升高的难题,实现了增加酸奶后酸化稳定的目的,有效控制酸奶货架期继续发酵产酸。
-
公开(公告)号:CN10506095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80915.9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浙江科技学院
IPC: C05F15/00
Abstract: 一种珍稀食用菌秀珍菇循环生态生产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培养基技术领域。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桑枝屑25-60%、茭白叶粉5-15%、竹粉20-40%、麸皮10-20%、益菇粉5-15%。本发明将桑枝粉、茭白叶粉、竹粉、麸皮、益菇粉合理配比来栽培秀珍菇,不但解决了农业废弃物利用问题,能把大量废弃的农业资源转化成为可供人类食用的优质蛋白与健康食品,而且其培养基废料(菌渣)又是良好的农业有机肥料,是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501150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478890.1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浙江科技学院
Abstract: 高产β‑葡萄糖苷酶乳酸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株高产β‑葡萄糖苷酶乳酸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S3),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649,另一方面提供了该高产β‑葡萄糖苷酶乳酸菌的用途。该高产β‑葡萄糖苷酶乳酸菌能够高效转化栀子苷为栀子蓝色素,转化效率高,同时保证了转化过程中的安全性。可直接利用发酵方法,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成分,在短时间内转化栀子苷成分,生产出高质量环保型的栀子蓝色素,可应用于栀子蓝色素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0115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478890.1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浙江科技学院
Abstract: 高产β‑葡萄糖苷酶乳酸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株高产β‑葡萄糖苷酶乳酸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S3),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649,另一方面提供了该高产β‑葡萄糖苷酶乳酸菌的用途。该高产β‑葡萄糖苷酶乳酸菌能够高效转化栀子苷为栀子蓝色素,转化效率高,同时保证了转化过程中的安全性。可直接利用发酵方法,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成分,在短时间内转化栀子苷成分,生产出高质量环保型的栀子蓝色素,可应用于栀子蓝色素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136109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1118435.0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浙江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芽短梗霉菌株及其应用,属于发酵工程与生物技术领域。该出芽短梗霉菌株的保藏名称为: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ZK‑502,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8年08月20日,保藏编号:CGMCC No.16326。本发明提供的芽短梗霉菌株能高效地发酵产生liamocin,并且该出芽短梗霉菌株不产黑色素,发酵液为浅粉色至淡黄色,有利于简化后期处理工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易行,所用的原料成分简单,liamocin的产量可以达到8~10g/L,有望实现liamocin的商业化、大规模生产;所得的liamocin产品,溶于水,在医药、化妆品、食品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