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4063023U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23045705.5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流风仓通风系统,包括第一风仓及第二风仓;第一风仓及第二风仓均采用中空密闭式风仓,中空密闭式风仓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分两侧设置,且第一风仓的出风端与第二风仓的出风端背离设置;分流风仓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进风口与一风源连接,出风口分两路;其中一路与第一风仓的进风端连接,另一路与第二风仓的进风端连接;第一风仓的进风端还与另一风源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独立风仓,利用分流风仓对两个独立风仓进行分流互补通风,有效缩短独头通风距离,对风机和风管的配置要求较低,在风机选型时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有利于通风设备的多次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17834028U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20547820.2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支箱梁用预制梁段模板,包括底模、两个外侧模和内模,还包括两个端模;所述底模固设在条形台座上,两个所述外侧模对称分布在所述底模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外侧模均与所述条形台座滑动连接;所述内模位于所述底模和两个外侧模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内模通过支撑架与所述条形台座连接,所述底模、两个外侧模和内模之间形成箱梁浇筑空间,所述箱梁浇筑空间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有端模,两个所述端模上均开设有预应力孔;所述内模内设有内模支撑体系。本实用新型的简支箱梁用预制梁段模板安装精度高,强度大,且能防止反浆。
-
公开(公告)号:CN211978309U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20920976.1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桥墩受力试验用纵向反力架,包括底面框架,底面框架的四角分别设有斜向支撑梁,四个斜向支撑梁对称设置形成梯形结构;底面框架的顶面向上固定连接有四个钢立柱,四个钢立柱以底面框架的中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每个钢立柱的顶部与其对应的斜向支撑梁的顶部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钢立柱之间均设有多层中间支撑梁,同一层的四个中间支撑梁高度相同,中间支撑梁与其对应的钢立柱之间可拆卸连接;每层四个中间支撑梁之间铺设有作业平台;每个中间支撑梁的侧面均设有试验预留孔;所述纵向反力架还包括放置在底面框架上的预压块。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反力架结构简单,能够为预制桥墩受力试验提供纵向水平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32459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1137708.2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E21D9/00 , E21D11/00 , E21D11/10 , E21D11/18 , E21D11/38 , E21D20/00 , E21D21/00 , E21F16/02 , E21F17/18 , E02D27/32 , E02D27/16 , E02D19/12 , E02D19/10 , E02D5/24 , E02D3/08
Abstract: 一种饱和软黄土隧道分部降水‑支护综合施工方法,首先以外降水井配合止水帷幕进行全局降水,再对隧道展开分台阶、分部降水、开挖、支护施工循环,循环短而有序,“喷锚网”组合的初期支护强而有力;外降水井兼顾降水和观测作用,方便实时掌控地下水位的情况;考虑到软黄土地层中隧道拱脚易塌陷失稳,再对隧道拱底土体采用沉管砂石桩进行加固,遵循“超前降、分部挖、短进尺、强支护、快循环”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综合降水‑支护施工方法,先一步降水改善饱和软黄土的工程性质,配合着适时的开挖与恰当的支护措施,能够提高周围土层稳定性、降低地表总沉降和差异沉降、减缓隧道基底地层沉降固结速率,具有步序紧凑、合理的优点,使饱和软黄土地层的工程性质得到改善,保障了隧道施工的安全与有序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0253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137719.0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穿越富水砂质黄土地层的隧道新型降水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支护体系包括拱架,拱架外侧的拱璧上等距敷设若干集水管,集水管外侧设有钢管,钢管内穿套有降水管,降水管靠近掌子面的一端与集水管用连接管相连接;隧道底部且顺着隧道前进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砂土挤密桩,隧道底部中间的砂土挤密桩交叉连接点处设有降水井;本发明将钢管与降水管结合,组成集两家之长的“降水管棚”,既能形成有效的超前支护,又能对前方地层进行超前降水作业,减少了在富水砂质黄土地层中开挖隧道时突水涌沙的发生,经济高效;砂土挤密桩和降水井配合,提高了隧道底部地层的承载力;在隧道洞周关键处布置监测点,对隧道整体位移、沉降情况实时监测,尽可能避免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97710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138387.8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E02D17/02 , E02D17/04 , E02D3/00 , E02D19/10 , E02D19/16 , E02D5/34 , E21D1/03 , E21D5/11 , E21D20/00 , E21D5/12 , E21D9/00 , E21D11/10 , E21D11/00 , E21D9/14
Abstract: 一种饱和软黄土地层中上基坑‑下隧道联合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结构包括基坑,基坑底部通过竖井与隧道连通,基坑底部上方设有土工格栅;基坑外侧由内向外设有钢板桩、坑内降水井、灌注桩、旋喷桩止水帷幕及坑外降水井;先在场地灌注桩以及旋喷桩施工,拦截基坑外部地下水,在止水帷幕外围打入坑外降水井进行坑外降水,坑外降水完成后分级开挖基坑,Ⅰ段开挖完成后打入钢板桩进行支护,打入降水井进行基坑内部降水;开挖Ⅱ段至预定深度,土工格栅在基坑底部加固,在基坑内部开挖竖井至下方隧道同一深度,向隧道洞身开挖横通道至隧道内部,并进行开挖支护;有效控制隧道断面的变形,减少对基坑影响,进而保证施工安全,降低基坑和隧道相互之间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32459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37708.2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E21D9/00 , E21D11/00 , E21D11/10 , E21D11/18 , E21D11/38 , E21D20/00 , E21D21/00 , E21F16/02 , E21F17/18 , E02D27/32 , E02D27/16 , E02D19/12 , E02D19/10 , E02D5/24 , E02D3/08
Abstract: 一种饱和软黄土隧道分部降水‑支护综合施工方法,首先以外降水井配合止水帷幕进行全局降水,再对隧道展开分台阶、分部降水、开挖、支护施工循环,循环短而有序,“喷锚网”组合的初期支护强而有力;外降水井兼顾降水和观测作用,方便实时掌控地下水位的情况;考虑到软黄土地层中隧道拱脚易塌陷失稳,再对隧道拱底土体采用沉管砂石桩进行加固,遵循“超前降、分部挖、短进尺、强支护、快循环”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综合降水‑支护施工方法,先一步降水改善饱和软黄土的工程性质,配合着适时的开挖与恰当的支护措施,能够提高周围土层稳定性、降低地表总沉降和差异沉降、减缓隧道基底地层沉降固结速率,具有步序紧凑、合理的优点,使饱和软黄土地层的工程性质得到改善,保障了隧道施工的安全与有序进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