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2459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1137708.2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E21D9/00 , E21D11/00 , E21D11/10 , E21D11/18 , E21D11/38 , E21D20/00 , E21D21/00 , E21F16/02 , E21F17/18 , E02D27/32 , E02D27/16 , E02D19/12 , E02D19/10 , E02D5/24 , E02D3/08
Abstract: 一种饱和软黄土隧道分部降水‑支护综合施工方法,首先以外降水井配合止水帷幕进行全局降水,再对隧道展开分台阶、分部降水、开挖、支护施工循环,循环短而有序,“喷锚网”组合的初期支护强而有力;外降水井兼顾降水和观测作用,方便实时掌控地下水位的情况;考虑到软黄土地层中隧道拱脚易塌陷失稳,再对隧道拱底土体采用沉管砂石桩进行加固,遵循“超前降、分部挖、短进尺、强支护、快循环”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综合降水‑支护施工方法,先一步降水改善饱和软黄土的工程性质,配合着适时的开挖与恰当的支护措施,能够提高周围土层稳定性、降低地表总沉降和差异沉降、减缓隧道基底地层沉降固结速率,具有步序紧凑、合理的优点,使饱和软黄土地层的工程性质得到改善,保障了隧道施工的安全与有序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90962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017268.X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损伤蠕变模型的建立方法,属于岩石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室内岩石三轴压缩试验,获取不同围压下岩石的平均压缩强度;采用分级加载方式进行室内岩石蠕变试验;绘制室内岩石蠕变试验获得的岩石全应变‑时间曲线和岩石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分级应变‑时间曲线;进行蠕变模型的元件种类识别,构建初始蠕变模型;拟合岩石加速蠕变阶段蠕变速率与对应的蠕变时间历程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最终获得岩石非线性蠕变模型的本构方程和蠕变方程。本发明考虑到了岩石的各向异性、不均质性和非线性特性,能够描述岩石处于不同应力状态的瞬时蠕变、减速蠕变、稳定蠕变或加速蠕变特征,并能够描述岩石各个蠕变阶段的非线性特征,具有更广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096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17268.X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损伤蠕变模型的建立方法,属于岩石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室内岩石三轴压缩试验,获取不同围压下岩石的平均压缩强度;采用分级加载方式进行室内岩石蠕变试验;绘制室内岩石蠕变试验获得的岩石全应变‑时间曲线和岩石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分级应变‑时间曲线;进行蠕变模型的元件种类识别,构建初始蠕变模型;拟合岩石加速蠕变阶段蠕变速率与对应的蠕变时间历程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最终获得岩石非线性蠕变模型的本构方程和蠕变方程。本发明考虑到了岩石的各向异性、不均质性和非线性特性,能够描述岩石处于不同应力状态的瞬时蠕变、减速蠕变、稳定蠕变或加速蠕变特征,并能够描述岩石各个蠕变阶段的非线性特征,具有更广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4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702216.3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贵阳市公共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N3/047 , G01M99/00 , G01M13/00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15 , G06N3/0499 , G06N3/088 , G06N3/08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悬臂掘进机掘进性能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悬臂掘进机掘进状态下的掘进参数及在掘掌子面的岩体状态参数;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硬岩悬臂掘进机性能预测数据库,并将此数据库分为训练子集、验证子集和测试子集;建立深度置信网络模型;悬臂掘进机掘进性能预测与结果评价;采集新的掌子面前方岩体参数,输入训练好的网络,得到掌子面前方为掘进段的悬臂掘进机瞬时掘进速率。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悬臂掘进机掘进性能的连续、准确预测,从而提高项目生产率,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489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685503.7
申请日:2024-11-23
Applicant: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隧道光面爆破设计参数优化方法,属于隧道爆破施工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对隧道爆破设计参数的优化设计问题,本发明的步骤包括: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载入SP‑Yolov8模型和Yolov8‑seg模型中,对应输出主结构面倾角类别和主结构面区域,提取主结构面信息得到主结构面位置,将爆破设计参数、完整性系数、单轴抗压强度、主结构面倾角类别、主结构面位置输入DBN模型中,输出最大线性超挖预测值,比较最大线性超挖预测值与限值的关系,输出最终爆破设计参数。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获得最终爆破设计参数,具有提取特征信息准确,高鲁棒性、收敛速度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0947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111342547.6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nventor: 徐磊磊 , 张泽坤 , 许王亮 , 潘红伟 , 简发良 , 杨棚涛 , 宋战平 , 张玉伟 , 刘乃飞 , 刘奇 , 刘春华 , 刘富强 , 赵新玉 , 赵建彬 , 马璐 , 孙文琴 , 张毅佳 , 靳洲豪
IPC: E21F5/04 , E21F17/18 , A61L2/18 , F16M11/08 , F16M11/18 , F16M11/04 , B62D55/08 , F21V33/00 , F21W13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隧道除尘应急勘察设备及其使用方法,除尘应急勘察设备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上的移动装置、供电装置、供水装置、升降装置、除尘装置和控制装置;车体包括底盘和封闭箱体,底盘设置在封闭箱体的下侧,且与封闭箱体通过承载转动轴转动连接;供电装置设置在底盘内,移动装置设置在底盘下侧,供水装置设置在封闭箱体内,升降装置设置在封闭箱体上侧,除尘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的上端,且通过旋转手臂电机旋转轴与升降装置连接;本设备通过移动装置、供水装置、升降装置、除尘装置和控制装置的设置,提高了隧道除尘应急勘察设备的除尘降尘和地质、安全信息勘察的工作效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适应性强、除尘降尘效果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62293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78308.7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渗法原理的双电极排水锚,包括中空钢管、第一电动土工袋、第二电动土工袋及直流电源;中空钢管上设置有两组排水孔,第一电动土工袋及第二电动土工袋均位于中空钢管上,第一组排水孔位于第一电动土工袋内,第二组排水孔位于第二电动土工袋内,各排水孔的孔壁上、中空钢管的内壁上及外壁上均设置有环氧树脂层;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第一电动土工袋相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与第二电动土工袋相连接,该排水锚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9046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83434.8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G06V10/25 , G06N3/0464 , G06N3/082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Mask R‑CNN的隧道掌子面节理信息识别方法与识别系统,属于隧道工程检测技术领域。针对目前利用人工对掌子面节理的提取存在的主观偏差及效率低下等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标记掌子面图像的节理特征,构建掌子面节理数据库,构建基于Mask R‑CNN算法的深度学习模型并优化其网络结构,将掌子面节理数据库划分为不同尺度图片,采用不同尺度图片与ExponentiaLR方法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与寻优,得到优化后的深度学习模型,利用优化后的深度学习模型对待测掌子面图像进行节理分割与节理信息识别。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高效并准确地识别掌子面的节理特征,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4207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1659876.2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贵阳市公共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考虑开挖效应的悬臂掘进机隧道设计方法,包括:确定围岩及隧道基础参数;临界稳定断面计算及判断围岩自稳性;确定扰动区围岩参数;计算松动圈范围;计算扰动效应的围岩压力;围岩锚杆设计计算;锚岩承载拱设计;初支设计;二次衬砌设计;施工即运营期间的锚岩承载拱、初支复合结构安全系数计算;判断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符合衬砌的安全系数是否符合要求。本发明解决了将传统钻爆法支护结构设计方法直接应用到悬臂掘进机施工隧道支护设计中存在的设计过于保守导致资源浪费和设计不足导致隧道结构安全性差的问题,设计方法系统完整,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24439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146635.8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烟气处理系统包括风管,风管的一端连接有集气罩,集气罩位于隧道施工掌子面上方,所述集气罩内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带有震动装置;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抽风机,抽风机的出风口依次连接有用于对不同烟气进行处理的第一净化室、第二净化室和第三净化室;第一净化室内部盛装有三元催化剂TWC;第二净化室内盛装有NaOH溶液,第三净化室内盛装有吸水性物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及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能更好的满足隧道通风以及烟气处理的需求,符合国家碳排放战略;而且该烟气处理系统在使用时能降低隧道施工中烟气排放所需的新风量,提高了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