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4071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45159.X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吸附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快速吸附的氮磷掺杂多孔碳材料。该材料以双杂原子混配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简写为:NPMOF)为前驱体制备了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极性表面的氮磷共掺杂多孔碳框架材料NPPCF,用于快速吸附二氧化碳分子。在273 K条件下,NPPCF-700材料表现出非常高的二氧化碳吸附容量,达到了99.4 mL/g,同时在相同条件下相对于氮气和氧气分子,具有很高的二氧化碳吸附选择性。在经过4轮二氧化碳吸附测试后,NPPCF-700材料对二氧化碳的吸附容量仍然保持不变,几乎没有任何衰减。而且其在298 K条件下的连续吸附-脱附测试也表现出优秀的循环再生能力,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33188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05980.3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价有机框架封装[Mo3S13]2-簇的复合产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纳米催化剂和光催化技术领域。该复合催化剂以阳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EB-COF为载体,通过阴阳离子交换的方法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阴离子[Mo3S13]2-簇封装在COF骨架中,得到高效稳定的复合催化剂。其产氢速率高达13215μmol h-1 g-1,该复合催化剂在提高[Mo3S13]2-簇的催化稳定性的同时实现了均相催化剂到非均相催化剂的转化,可经过离心分离回收再利用,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694581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47908.7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原子掺杂的多孔碳包覆磷化亚铜复合型催化剂在电催化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属复合催化剂和电催化氧还原及锌空气电池技术领域。该复合催化剂以氮磷双杂原子混配型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简写为:Cu-NPMOF)为前驱体,通过碳化、磷化后而得,用于高效电催化氧还原。在0.1 mol L-1的氢氧化钾电解液中,该催化剂的氧还原半波电位为0.78 V,极限扩散电流为5.57 mA cm-2。用所制备催化剂组装而成的锌空电池经过38 h的循环充放电测试,充放电电压差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表明所制备催化剂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78920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28639.2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09K11/06 , C07D491/107 , G01N21/31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罗丹明B的水溶性Cu2+、Hg2+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金属离子分析检测技术领域。结构式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铜离子或汞离子的荧光分子探针存在检测离子单一、多数荧光分子探针的灵敏度低、选择性差对pH值敏感和不可逆等问题。该探针分子在检测铜离子和汞离子方面,表现出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环境污染和生物细胞成像中铜离子和汞离子的检测,并能可逆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4267028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52491.0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罗丹明B的Cu2+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离子分析检测技术领域。结构式为:该探针分子在pH=7.2HEPES缓冲溶液中为无色,加入Cu2+之后,迅速变为红色,通过肉眼直接观测颜色变化半定量测定水样中不低于6μM的铜离子,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检测水样中不低于5.32μM的铜离子。加入硫负离子之后,硫离子与铜离子结合,配位的铜离子释放出来,探针分子得到了循环利用。该探针分子在铜离子与其它多种金属离子共存体系中,表现出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环境污染中铜离子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232075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526006.2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热致变色荧光温度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领域。采用比较温和的自组装方法,获得了具有双发射、热致变色性质且温敏可控的银纳米簇化合物,所述银纳米簇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g12(SCH2C10H7)6(CF3CO2)6(CH3CN)6,属于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a=23.9571(6)?,b=23.9571(6)?,c=16.5415(8)?,α=90°,b=90°,γ=120°,V=8221.9(5)?3。其发光颜色随着温度的降低从红色变为黄色,且在193-298K范围内高能峰与低能峰的荧光强度比值与温度呈线性关系。这种纳米材料灵敏度高,在纳米荧光温度计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242826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310187132.5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09K11/06 , C07D215/12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3对称性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金属离子分析检测技术领域。结构式为:其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应用于荧光传感器,可实现对铜离子和镉离子的专一性识别,有利于环境中铜离子和镉离子的分析检测。制备方法简单、产率高、重现性好;原料易得,成本低,便于工业化生产应用,应用前景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242825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86788.5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09K11/06 , C07D491/107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离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罗丹明6G的Cu2+荧光探针分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罗丹明酰肼为母体,用3-醛基水杨酸甲酯修饰希夫碱形式的荧光探针分子,其具有如下结构:该探针分子在N,N-2-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没有荧光,加入Cu2+之后,荧光强度迅速增强,并伴随可视的颜色变化,可达到裸眼识别的效果。加入硫负离子之后,硫离子与铜离子结合,配位的铜离子释放出来,罗丹明酰肼又回到闭环状态,体系的荧光迅速降低,实现了荧光探针分子的可逆操作。该探针分子在铜离子与其它多种金属离子共存体系中,表现出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选择性高,灵敏度高,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环境污染中铜离子检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