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52806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843661.4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DH3‑8发酵培养,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DH3‑8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156。本发明制备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液可以用于抑制致病菌活性以及防治致病菌引起的病害,具有防治效果好、安全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2191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37260.5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采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菌根化苗木培育用带根系土壤采样器,包括采样机,还包括:钻孔组件,设置在采样机内部,用于土壤的采样工作;采样仓,设置在采样机外部,用于收集土壤;废料仓,设置在采样机顶部,用于收集土壤中的石子颗粒;过滤组件,设置在采样机顶部,用于土壤的过滤;收集板;设置在过滤组件下方,用于收集过滤后的土壤;通过过滤组件的设置,可对土壤中石子颗粒进行过滤,避免石子颗粒同土壤一起检测导致检测结果不标准,且通过刮板与抵接板的设置,可方便对过滤后的石子颗粒进行收集,避免石子颗粒截留在过滤板上影响后续过滤。
-
公开(公告)号:CN11494684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0696856.1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PC: A01N31/06 , A01N31/02 , A01N31/08 , A01N35/04 , A01N27/00 , A01N43/90 , A01P17/00 , A01P19/00 , A01M1/02 , A01M29/12
Abstract: 应用推拉策略治理云杉八齿小蠹的方法,属于利用化学信息物质驱避害虫的技术领域。其通过云杉八齿小蠹引诱剂和云杉八齿小蠹驱避剂联用防治云杉八齿小蠹。本发明所应用的推拉策略治理云杉八齿小蠹的方法,将云杉八齿小蠹引诱剂和云杉八齿小蠹驱避剂进行联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防治效果,有利于大规模林间应用。本发明对环境友好、对天敌及有益生物安全,不污染环境,满足人类对生态安全的愿望,符合当前治理森林害虫的"绿色"调控和可持续控制目标,而且此类物质具有来源广、种类多、价格较为低廉等特点,技术操作简单快速、对人工需求不大。因此,具有很高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1039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22943.9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乔木树种生长观测方法,底箱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底座,螺纹套内壁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环,橡胶环内壁顶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轴,弹簧柱由弹簧筒、弹簧、柱体和通风网组成,弹簧筒套设在弹簧外壁上,可以对弹簧进行保护,从而避免出现弹簧生锈的情况,弹簧柱自由伸缩的情况下,可以让滑块、夹持板和第一L型指示杆滑动更加稳定,通过设置空心箱,可以对弹簧柱进行保护,挡板可以对滑槽框的部分区域进行遮挡,遮挡区域属于滑块即将滑动的区域,因此可以避免外界灰尘或水汽堆积在滑块即将滑动的区域,有利于提高滑块和夹持板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不仅避免了树木外皮变形的情况出现,同时也提高了观测数据的真实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613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43062.X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通量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自动监测设备,包含:检测罩、分析仪器、装配环与若干个定位模块;分析仪器设置在检测罩的外侧,分析仪器的检测端与检测罩的内腔顶部连通;装配环活动套设在检测罩的上;若干个定位模块设置在装配环与检测罩上,若干个定位模块围绕检测罩圆周阵列分布,用于对检测罩进行定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扶持机构仅能够实现对检测罩的一侧进行支撑,而存在定位支撑效果差的缺陷,具有使用便捷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9503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20128.3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nventor: 李继平 , 魏松艳 , 刘璐 , 张晓光 , 林士杰 , 刘鑫荣 , 沈佳龙 , 孙宇勃 , 孟令宇 , 周琪 , 张海霞 , 李杰玲 , 杨帆 , 于海媛 , 毛赫 , 李青梅 , 王晓娜 , 芦静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植保喷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森林虫害防治的喷雾机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喷雾机上安装风速风向传感器获取各时刻的风速、风向,基于各时刻之前多个时刻中所有相邻时刻的风速之间的差异,以及结合所述多个时刻中第一个时刻与最后一个时刻的风速之间的差异确定各时刻的喷雾影响稳定度;获取趋势序列,根据趋势序列中所有相邻元素之间差值的整体水平以及趋势序列的最后一极值点之后所有相邻元素之间的差值的整体水平,确定各时刻的森林风速趋向度,进而获取各时刻的风速修正值,计算各时刻的喷雾机喷头旋转角度,以控制喷雾机喷头旋转角度。本申请根据风速风向的变化适应性调整喷雾喷洒,提高森林虫害防治喷雾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7094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607741.X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涉及森林防火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包括监测装置和若干组采样装置,其中:采样装置包括若干组环境检测模块、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对采样点进行采样;图像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单元和数据发送单元,数据发送单元与数据接收模块通讯连接,摄像单元与数据发送单元电性连接,利用采集采样点地貌的图像信息并通过数据发送单元进行传输,从而实现针对性地制定采样点,省去了人工定点的麻烦,使得系统更加高效和自动化,也避免了大批量定点造成的成本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699006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968358.2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野外植被调查用的组合式调查样方生物量取样装置,涉及调查取样技术领域,包括:框架组件,用于放置在取样区域的表层土壤上;组合支撑组件,所述组合支撑组件可拆卸的安置在所述框架组件的顶端,所述组合支撑组件上设置有四个激光定位器;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可沿直线方向移动的安置在所述组合支撑组件上;收割组件,所述收割组件连接于所述收集组件,且所述收割组件位于所述框架组件的下方;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定位组件均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框架组件的伸缩端部。本发明减少误差和漏采现象,满足不同的取样需求,采用多部件组合化的设置则使得它能够胜任不同的野外调查任务,功能上更加完备。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35809.2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PC: G06Q10/0635 , G08B17/00 , G08B21/18 , G06Q50/26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的方法及其应用,涉及森林火灾预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待预防火灾发生区域划分为n个面积相同的子区域,并对子区域进行编号,采集每个子区域内瞬时时刻的环境参数数据进行预处理,生成整体平均环境参数,并根据白三叶草总评估系数、风速评估系数、相对湿度评估系数、温度评估系数拟合生成火灾整体发生等级系数,对待预防火灾发生区域进行风险度等级定义,对待预防火灾发生区域进行发生等级预警,从而选择对应措施来针对化处理,还生成了火灾子发生等级系数,用于对子区域的火灾发生等级进行进一步评估,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495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12394.7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PC: C02F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辅助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人工湿地防堵塞净化装置,其包括基础沉降池,所述基础沉降池的池顶设置有用于向池内注入化学处理药剂的喷洒机构,所述基础沉降池一侧设置有能够清理沉降泥沙的泥沙清理机构,所述基础沉降池的主体埋入地面,其中,泥沙清理机构包括连通侧池、升降座、可调底铲机构、驱动组件和引导组件。本发明通过基础沉降池、喷洒机构和泥沙清理机构的共同作用,在基础沉降池内完成泥沙的沉降,同时利用泥沙清理机构清理沉降的泥沙,能够让泥沙含量较大的污水等先经过一层泥沙过滤,降低其泥沙含量,以防止在进入人工湿地时发生泥沙沉积并堵塞在水道和湿地中,影响后续的人工湿地净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