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5357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1910040612.6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式水下碎石基床整平船,包括船体,在船体周围设有多个可升降的定位桩,还设有运送小车,运送小车由驱动装置驱动沿着船体滑动,在运送小车上设有溜管,溜管的顶端设有送料口,溜管的底端靠近河底;还设有至少一条为运送小车供料的输送带。所述的溜管为互相套接的第一溜管和第二溜管;第一溜管与第二溜管可升降的连接,在第二溜管的底部设有出料口调节装置;在船体上设有多个卷扬装置,卷扬装置的钢丝绳端头与第二溜管连接。通过采用可移动的溜管,配合可升降的定位桩,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施工,实现了一次驻位,溜管可多次来回抛洒石料;配合伸缩溜管的结构,能够方便的调整整个溜管的长度,以精确控制碎石基床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2278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0018568.5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化分体式套丝钢筋半成品运输车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分体式接料架组、分体式运输车组和储料架组,分体式接料架组和储料架组之间设有行走路径,分体式运输车组沿行走路径往返分体式接料架组和储料架组之间,改变了套丝钢筋半成品传统的转运方式,解决了套丝钢筋半成品转运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7477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1705884.1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鸿 , 张永涛 , 杨秀礼 , 田唯 , 游新鹏 , 吴中正 , 陈斌 , 程茂林 , 刘宁波 , 余昌文 , 严双桥 , 董奇峰 , 刘航 , 周舒 , 黄建 , 徐亮 , 肖浩 , 夏昊 , 刘修成 , 朱明清 , 黄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塔柱拉钩筋简易安装机器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内腔平台和外腔平台设置在钢筋部品的两侧,内腔平台上设有折弯焊接装置,外腔平台上设有拉钩筋料架,拉钩筋料架一侧设有钩筋送料平台;钩筋送料平台取出拉钩筋穿过钢筋部品,折弯焊接装置将拉钩筋端部折弯并焊接在钢筋部品上;内腔平台和外腔平台上均设有自动升降的升降架,升降架上设有横向驱动架,内腔平台上的折弯焊接装置和外腔平台上的钩筋送料平台分别设置在两个横向驱动架上,横向驱动架带动折弯焊接装置、钩筋送料平台横向滑动;内腔平台和外腔平台上设有视频监测设备,利用机械装置完成拉钩筋的自动上料、寻点、送料、安装、弯折、焊接等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79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92451.2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湖北交投双柳长江大桥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中正 , 余万庆 , 汪西华 , 余昌文 , 程茂林 , 肖浩 , 严双桥 , 陈斌 , 刘航 , 董奇峰 , 李冬冬 , 刘修成 , 朱明清 , 夏昊 , 张益鹏 , 黄剑 , 冷志坚 , 易飞 , 罗航 , 阮明华 , 杨毛毛
IPC: E01D21/00 , E01D19/14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断面超厚混凝土桥塔钢筋部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钢筋部品拆分成钢筋体模块和钢筋笼及对应的拉钩筋;S2、对钢筋体模块分解成多个钢筋片体;S3、通过拉钩筋、弯折箍筋和主筋完成钢筋片体的制作;S4、将钢筋片体通过绑扎拉钩筋形成钢筋体模块;S5、将钢筋笼进行展开分解成钢筋网片;S6、通过主筋和圆弧箍筋完成钢筋网片的制作;S7、将制作好的钢筋网片通过弯折设备放入多次弯折后形成钢筋笼;S8、将加工完成的钢筋体模块和钢筋笼装车运输至施工现场;S9、现场安装固定胎架和滑移胎架;S10、将钢筋体模块和钢筋笼进行组拼成型。本发明大幅度提高了钢筋部品的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安全和稳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86498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1653207.4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永涛 , 田唯 , 杨秀礼 , 刘修成 , 程茂林 , 李涛 , 程正祥 , 吴雪峰 , 肖浩 , 周斌 , 杨佳 , 金龙 , 李响 , 张益鹏 , 黄剑 , 范晨阳 , 管政霖 , 孟奎 , 夏昊 , 文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节能与智能化作业的大型起重船及施工方法。它包括船体系统和设置于船体系统上的能量管理单元、自动移船单元、船舶作业辅助决策单元,所述船体系统包括船身和起重机,根据船身上的控制器控制起重机工作在不同工况;所述能量管理单元与所述控制器配合,用于根据船舶的工况对船舶各供电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所述船舶作业辅助决策单元与所述控制器配合,用于检测水域环境信息及船体位姿信息,确定船舶的稳定性;所述自动移船单元与所述控制器配合,用于实现船舶的自动移船定位。本发明能极大的起重船工作的安全性,也可以降低起重吊装时的施工复杂和能源损耗问题,在满足安全性的同时提升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70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1722685.6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F17/11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统计历史工程项目的混凝土配合比数据,建立混凝土工作性能信息数据库;建立混凝土砂浆富余量和净浆富余量求解方程,对混凝土工作性能信息数据库中净浆富余量和砂浆富余量进行计算;对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变量进行机器学习训练,建立砂浆富余量、净浆富余量、混凝土用水量、水胶比、砂率对混凝土坍落度与混凝土坍落度的映射模型和坍落度求解表达式SV2;根据拟采用的混凝土配比信息以及表达式SV2进行坍落度预测值求解。本发明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能为项目施工提供所需工作性能的混凝土,减少现场试验检测人员工作量的同时,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33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40437.5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船载晃动的料斗余量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正对多个料斗设置的视觉模块,视觉模块位于顶架的下侧,视觉模块和控制模块电气连接,视觉模块用于采集所覆盖的多个料斗内的深度数据。本发明能大幅度提高船载式搅拌站应对波浪激励的能力,从而保证对料斗内的骨料余量进行精准快速的测量,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稳定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84487.4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66C23/88 , B66C13/16 , H04L67/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安装识别方法及系统,识别方法包括:S1、手持终端和塔机运行风险监控平台接收附着装置安装任务;S2、附着装置吊至安装位,实时采集吊钩数据并上传至算法服务器、塔机运行风险监控平台以及监控主机;S3、根据手持终端的提示安装附着装置;S4、算法服务器获取安装参数,并确定当前实际工序;S5、算法服务器判断当前实际工序的上一工序是否在手持终端上完成;S6、算法服务器识别附着装置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要求,则将完工图上传至塔机运行风险监控平台,并允许施工人员操作手持终端进入下一工序或下班。该方法能够实现作业进度相互校核,督促作业人员完成工序自检,从而实现对塔机附着装置安装的远程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56208.1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混凝土坍落度与扩展度的检测方法和系统,根据混凝土坍落度试验图像与扩展度试验图像,提取每张图像中混凝土的轮廓;根据坍落度试验图像中混凝土轮廓线上每个像素点到坍落度筒顶端平行直线的距离得到混凝土坍落度;获取扩展度试验图像中混凝土轮廓线上间距最大的两个像素点的连线L1及线长度d1;获取所述轮廓上与连线L1垂直方向上间距最大的两个像素点的连线L2及连线长度d2;根据d1和d2得到混凝土扩展度。本发明实现了混凝土坍落度与扩展度在线自动检测,提高了试验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检测与间接检测的误差,节省了人工与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764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07838.X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10/087 , G06Q10/10 , G06Q50/04 , G06Q50/08 , G16Y10/25 , G16Y10/30 , G16Y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混凝土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品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于信息化平台对混凝土所需原材料进行选取,以实现混凝土原材料选取的控制;步骤二、基于信息化平台对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智能化设计,获取待施工项目对应混凝土所需的各原材料配合比;步骤三、基于信息化平台通过混凝土智能工厂结合获取的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进行拌和制备,并同时对制备混凝土品质进行自动化检测与控制;步骤四、基于信息化平台采用拌合制备的混凝土进行智能化施工。本发明通过对混凝土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控制实现混凝土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生产,施工,直到结构物服役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