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71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21626.5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广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陡坡护面混凝土施工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一对轨道、滑动设置于轨道上的模板系统以及驱动机构,所述轨道沿陡坡坡面倾斜方向设置并固定于坡面上,所述模板系统搭载有模板、用于浇筑混凝土的集料斗以及用于安装附着式振捣器的振捣器座,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模板系统上并用于间断地驱动模板系统沿一对轨道每次移动一模距离。本发明能够实现模板系统自提升,且位置准确,混凝土护面平整度好,结构安全可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809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17830.7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水下桩基检测可视化图像质量的系统及方法。包括控制模块和能够安装于桩基检测机器人上的可视化系统,所述可视化系统包括固定架、絮凝剂喷架、光源、图像采集设备和数据采集设备,所述絮凝剂喷架安装于固定架的上端,光源、图像采集设备和数据采集设备安装于固定架的下端,所述絮凝剂喷架、光源、图像采集设备和数据采集设备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本发明可为水下桩基可视化检测提供高质量成像保障,提高水下桩基表观病害识别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62368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22617.8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培帅 , 邓志强 , 姬付全 , 沈立龙 , 刘杰 , 李旭 , 唐宏斌 , 黄海波 , 张帆 , 林红星 , 姚平 , 胡骏 , 邰联欢 , 钟毓 , 朱涛 , 张瑞元 , 喻成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囱式大体积混凝土散热型多孔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废旧塑料空心管作为内模,空心管上端开口可散热,下端锚固在混凝土垫层内,外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形成蜂窝状混凝土结构。并在空心管底部采用主通风管与支流通风管组合方式,与外界大气空气连通,混凝土水化热量加热空心管内空气,热空气上升排除,外界冷空气通过底部通风管进行空心管吸收水化热,升温后再次上升排除管内,如此循环,形成“烟囱”散热效应。本发明实现大体积混凝土绝热温升可控,达到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标准,减少拌和站风冷投入,大幅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风险,实现绿色建造。
-
公开(公告)号:CN118577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13863.7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码头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海上高桩码头防腐喷涂装置及喷涂方法。包括浮式平台、作业平台和两层行走装置,所述浮式平台是浮力可调可漂浮于水面的浮式结构;所述作业平台是通过调节结构高度可调的连接于浮式平台上的平台结构,作业平台上安装有喷涂结构;所述两层行走装置分置于浮式平台和作业平台上,行走装置是一端连接浮式平台或作业平台、另一端可夹持高桩码头桩基的伸缩结构。本申请的喷涂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对高桩码头进行全覆盖的喷涂作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作业持续性,且喷涂作业不受海上风浪影响,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514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19525.X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唯 , 游新鹏 , 骆钊 , 潘桂林 , 冯先导 , 林红星 , 杨汉彬 , 孙婉静 , 陈迪郁 , 刘建波 , 沈立龙 , 刘聪聪 , 何聪 , 仇正中 , 张磊 , 赵东梁 , 雷鸣 , 肖苡辀 , 容瑶
IPC: B63B79/15 , E02D7/00 , E02D13/06 , G01M10/00 , G01W1/02 , B63B79/40 , B63B79/10 , B63B17/00 , B63B79/30 , B63B7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恶劣海况基于波浪补偿的打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船舶上安装有六自由度传感器、波浪测量仪和气象监测仪;S2、基于时序预测法,获取未来某个时间段内的波浪预测数据;S3、建立船舶运动数据的预测模型;S4、基于预测模型,对船舶的运动数据进行预测;S5、基于预测的船舶运动数据,对桩架和船舶的运动方向进行反向调整,以保持桩架位置稳定。本发明实现对船舶的运动监控,同时利用波浪测量仪和气象监测仪同步监测海域的波浪数据和气象数据,基于时序预测法实现对波浪数据的短期预报,并建立船舶运动数据的预测模型,预测未来船舶运动姿态,并及时反应到打桩船桩架,实现打桩船桩架位置的稳定,保证施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074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09536.7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不同桩径及斜率的桩顶外套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多个桩基,桩基顶部上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底部设有外套式调节机构,外套式调节机构与支撑结构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气缸,调节机构包括抱紧机构和转动机构。整体装置使用后拆卸时,拆卸套筒和支撑结构之间的多个连杆,整体结构能够重复利用。整体装置的设计可适配不同桩径、扭角、斜率的桩基,现场安装和拆卸流程简单,不会对桩基产生损伤。支撑平台可在桩基顶部形成水平的作业面,也可作为桩基顶施工平台使用,整体装置调平后支撑稳定性好,可重复利用,适应上部结构不同桩间距,适用范围广,适合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7510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49765.1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唯 , 游新鹏 , 骆钊 , 潘桂林 , 冯先导 , 林红星 , 杨汉彬 , 孙婉静 , 陈迪郁 , 刘建波 , 沈立龙 , 刘聪聪 , 何聪 , 仇正中 , 张磊 , 赵东梁 , 雷鸣 , 肖苡辀 , 容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深水港结构及施工方法,适应50~100m的水深,结构包括从深水侧至岸侧依次设置的沉箱结构、浮式堆场及高桩码头,其形成为T型,所述沉箱结构设置于迎浪面作为防波堤,所述浮式堆场横向运动的一侧由沉箱结构约束,另一侧由高桩码头约束,所述高桩码头通过接岸引桥连通至岸上。本发明利用了大型沉箱及浮式结构物后场预制、前场快速安装的特点,形成了浮式堆场结构,特别适应于深水恶劣海况海域,能大幅加快了施工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并降低超深水港建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47881.2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震频发区的高桩码头结构,包括:多个钢管桩,分别间隔竖直插入水下地层,靠近海侧靠泊位的一排钢管桩之外的其它所述钢管桩顶端均安装锥形斗,钢管桩内竖向同轴设置有桩芯钢筋笼;多个梯形板,水平间隔设置,所述梯形板在预制时模板内侧设置填充物浇筑混凝土形成,并在模板开孔,用于内部钢筋伸出,所述梯形板外侧的四个角均为向内凹陷的弧形;一个梯形板同时放置在四个锥形斗上并用作横梁、纵梁浇筑模板;本发明高桩码头桩芯、横纵梁一次性浇筑,减少作业现场的浇筑频次,提高施工效率,结构对抗震具有较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2253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69643.0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C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运工程中船闸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高水头零耗水船闸及操作方法。包括闸室、多个省水池、水气交换仓、储气仓和高压气泵,省水池通过可控制通断的第一连通管路结构与闸室连通,多个省水池沿竖向依次排列;水气交换仓通过可控制通断的第二连通管路与闸室连通;储气仓通过可控制通断的压力管路结构与水气交换仓连通,储气仓存储高压气体,用于将水气交换仓内的水排入到闸室内;高压气泵上设置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连通高压气泵和储气仓;所述第二管路连通高压气泵和水气交换仓。本申请的船闸结构简单,对设备的要求极低,能够实现零耗水。
-
公开(公告)号:CN1168381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92364.7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装配式自动振捣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模块化主梁、滑动锁定装置以及振捣棒,在混凝土两侧的模板或预埋支撑钢管上固设有多个支架,在多个支架上沿混凝土浇筑方向架设有轨道,模块化主梁两端通过滑动锁定装置抵靠在轨道上移动;模块化主梁上均设有多个振捣棒,振捣棒通过伸缩装置与模块化主梁连接,通过伸缩装置带动振捣棒进入到混凝土中进行振捣。本发明振捣面积可全覆盖,无需横移,振捣效率高;本发明代替人工进行振捣,振捣时间、振捣频率、振捣深度可控;施工全过程为机械化、自动化施工,减少了现场人工的投入、提高了混凝土外观结构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