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蓄能量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26562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21128.6

    申请日:2016-08-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站锅炉性能运行状态分析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蓄能量化方法。所述方法为:对超临界CFB锅炉机组蓄能建立模型,利用机组的历史数据确定超临界CFB锅炉蓄能模型中的蓄能参数,根据确定蓄能参数后的超临界CFB锅炉蓄能模型结合机组的实时数据对机组的蓄能进行观测。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蓄能量化方法,能够明确CFB锅炉机组的动态过程中蓄能变迁情况,提高机组控制水平。

    一种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蓄能量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8768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21548.4

    申请日:2016-08-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锅炉性能运行状态分析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蓄能量化方法。所述方法为:分别对CFB锅炉燃料侧和汽水侧蓄能建立模型,利用机组的历史数据确定燃料侧蓄能模型和汽水侧蓄能模型中的蓄能参数,根据确定蓄能参数后的燃料侧蓄能模型和汽水侧蓄能模型结合机组的实时数据对机组的蓄能进行观测。本发明提供一种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蓄能量化方法,能够明确CFB锅炉机组的动态过程中蓄能变迁情况,提高机组控制水平。

    一种换热网络的矩阵化建模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1291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59386.8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网络的矩阵化建模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换热器优化运行领域。本申请首先构建单个换热器的温度传递矩阵;根据单个换热器的温度传递矩阵,构建多种换热网络单元的温度传递矩阵;根据每种换热网络单元的温度传递矩阵,构建目标换热网络的矩阵化模型;基于实测数据辨识目标换热网络中每个换热器的有效传热系数;基于目标换热网络的矩阵化模型和目标换热网络中每个换热器的有效传热系数,计算目标换热网络在不同工况下的出口温度。本申请采用构建温度传递矩阵进行直接计算的方式,进行换热网络的分析计算,无需循环的过程,减小了计算复杂性,实现了换热网络的高效分析和计算,为工业系统的运行优化提供基础。

    一种储能参与的自适应AGC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942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1220077.6

    申请日:2021-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参与的自适应AGC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电网调频技术领域,对AGC调频指令增量进行基于速率限制的非线性指令分解,获得第一调频指令信号和第二调频指令信号,第一调频指令信号为慢变信号,慢变信号符合火电机组调节缓慢的特点,将慢变信号作为火电机组的负荷指令改变机组调频发电负荷,第二调频指令信号为快变信号,快变信号符合储能系统改变负荷速度快但范围有限的特点,快变信号作为储能系统的调频信号,结合储能电池实时荷电状态,利用自适应推理控制策略对储能系统进行放电调频,从而充分利用各个系统的调频优势,快速稳定电网频率波动。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换热等效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7444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85756.1

    申请日:2024-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换热等效方法、设备及介质,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该方法完整考虑热量、燃气传输过程的产热‑传热特性,建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堆换热模型,对热量、燃气传输过程的产热‑传热特性进行精细化表征,根据电堆换热模型,建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换热的动态热量流模型,进而确定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该状态空间模型,实时确定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的动态特性。本发明实现了从系统层面进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的整体建模与分析。

    一种飞轮-火电联合调频容量与参数协同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547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05771.2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飞轮‑火电联合调频容量与参数协同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当电网频率超出死区时,根据分解的高频分量、飞轮虚拟下垂控制功率指令及引入以Soc为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函数对飞轮出力限制,确定调频时飞轮实际充放电功率;确定火电补偿值;根据分解的高频分量及火电补偿值确定飞轮响应的高频分量;根据低频分量以及火电补偿值确定火电机组应发功率;建立以全生命周期净现值最大为目标的飞轮‑火电容量配置与调频参数协同优化模型;根据飞轮‑火电容量配置与调频参数协同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确定飞轮容量配置和控制策略参数。本发明能够获得最优飞轮容量配置并提升机组调频性能以及减少机组磨损。

    一种供热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7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7650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773489.5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供热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区域清洁供热技术领域。该供热系统控制方法首先优化获得供热系统在整体运行条件下的最优节点温度,然后建立包含节点温度与工质热容量流逻辑关系的多变量耦合比例控制器,从而利用多变量耦合比例控制器输出实时工质热容量流,去控制供热系统,直至供热系统的节点温度达到最优节点温度,为供热系统制定了最优调控策略,解决了供热系统的动态变流量控制问题,使供热系统保持在稳定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