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29598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431429.8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侧面研磨传感臂结构的光纤Mach‑Zehnder干涉结构,该结构采用两支光纤耦合器相对熔接,构建光纤Mach‑Zehnder干涉结构,其中,光纤Mach‑Zehnder干涉结构的参考臂为单模光纤,传感臂为应用侧面研磨技术在单模光纤打磨的光泄露窗,以上干涉结构机构简单,应用于传感器可显著提升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29141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438030.2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侧面抛磨的端面腐蚀光纤应变结构及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使用氢氟酸腐蚀处理单模光纤,然后与另一个单模光纤熔接形成F‑P结构,然后使用侧面抛磨技术,根据需要打磨出不同尺寸的抛磨区,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根据需要制备不同尺寸的F‑P腔结构和抛磨区,所制备的光纤应变结构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稳定性。
-
-
-
公开(公告)号:CN10973077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629820.1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术中心脏组织辅助固定的软体机器人,包括用于辅助固定心脏组织的U型吸附结构,与所述吸附结构连接件圆头端连接的刚柔转换支撑臂,用于U型吸附结构的支撑,U型吸附结构内部气体的抽取和输送;安装在所述刚柔转换支撑臂末端的尾端连接结构。本发明U型吸附结构及仿生吸盘结构设计,可保证吸盘结构与心脏组织的充分接触和吸附固定作用,同时软硬度转换,可有效防止心脏组织的吸附损伤。通过气动方式实现对心脏组织的柔性吸附和结构软硬态转换。可解决常压下的柔性变形和真空硬化下刚性支撑问题,保证软体机器人在抽负压时气道的完整性。所有部件均可采用3D打印精密成型技术,易于制造,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73077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629591.3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体机器人气动控制方法,用于驱动软体机器人,对心脏固定器抽取负压;检测心脏固定器内压强是否达到设定值,若是,则结束;若否,则检测软体机器人吸盘结构气压,检测U型软体结构内气压,检测支撑臂内部气压;计算机接收软体机器人吸盘结构气压值、U型软体结构气压值、支撑臂气压值,判断上述气压值是否达到设定值;计算机根据判断结果,输出软体机器人吸盘结构,和/或U型软体结构,和/或支撑臂充气或抽气指令;终端PLC控制器接收计算机指令,控制软体机器人吸盘结构,和/或U型软体结构,和/或支撑臂充气或抽气。本发明软体机器人气动控制方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90057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1300797.8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广州市南沙区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吸盘吸附状态的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柔性吸盘,所述吸盘上固定光纤光栅传感器,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一端通过耦合器连接光源,另一端连接光谱仪,所述柔性吸盘连接真空泵;当所述柔性吸盘置于被测试的吸附面时,通过所述真空泵使所述柔性吸盘内产生负压,吸附在被测试的吸附面上。本发明利用光纤光栅传感适用范围广、稳定性好、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通过将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封装固定在柔性吸盘上,能够实现柔性吸盘吸附状态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17983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257983.7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广州市南沙区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G06F17/16 , G06N3/067 , G06N3/0464 , G02B6/2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子计算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单色散介质实现不同阶数矩阵运算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多波长光源、调制处理单元、微环阵列单元、单色散介质单元和采集处理单元,利用单色散介质单元对各个加权调制光信号进行延时处理,且通过控制每个加权调制光信号的延时时长,使得在对各个延时加权调制光信号在同一时域上的光信号强度进行求和处理后便可以获得第二矩阵对第一矩阵执行卷积计算的计算结果,大大提高了矩阵乘法运算的计算效率,同时引入单色散介质取代传统光学延时线,有利于减小光计算集成系统的尺寸,并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558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16162.8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透过率的全介质超表面偏振器,包括基底,以及在基底上制备的周期阵列结构;周期阵列结构的每个单元周期,包括一个十字型纳米结构和一个圆环型纳米结构。本发明在可见光波段以及近红外波段的高透过率以及稳定输出的指标需求,为后续超表面器件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67623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147335.6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广州市南沙区北科光子感知技术研究院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H01L31/105 , H01L31/032 , H01L31/0336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外探测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Bi2Te3的双i型异质结红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包括衬底、MoSe2材料层、Bi2Te3材料层、WS2材料层、源电极以及漏电极;MoSe2材料层设置在衬底表面;Bi2Te3材料层设置在所述衬底表面且Bi2Te3材料层的一端与MoSe2材料层的表面接触,与MoSe2材料层形成i型异质结;WS2材料层设置在衬底表面且所述WS2材料层的一端与所述Bi2Te3材料层的表面接触,与Bi2Te3材料层形成i型异质结;源电极设置在衬底表面且与MoSe2材料层相接触,漏电极设置在衬底表面且与WS2材料层相接触,Bi2Te3材料层不与源电极、漏电极接触。本发明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层间复合和界面捕获效应,从而提高了红外探测器器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响应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