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1539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265929.3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式移动机械及其并联式油电液混合驱动系统和驱动方法,包括控制组件、踏板组件、传感器组件、动力组件、高压蓄能器驱动组件、电动驱动组件;高压蓄能器驱动组件控制组件接收踏板组件传递加速信号时,向动力组件提供动力;电动驱动组件控制组件接收踏板组件传递加速信号,高压蓄能器驱动组件压力值低于预设值,向动力组件提供动力;高压蓄能器驱动组件与电动驱动组件同轴相连,电动驱动组件与动力组件轴连接;控制组件与传感器组件电气连接,高压蓄能器驱动组件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电动驱动组件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动力组件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重型行走机械能量回收和释放技术方案能回收的能量有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0282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86283.4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H04L41/0226 , H04L67/12 , H04L69/08 , H04L69/22 , B60R16/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电动工程机械和上位机以及整车控制器的通信系统和方法,涉及电动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其中,这种通信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和上位机。上位机的应用层基于ISO14229‑1诊断协议生成交互数据。网络层基于ISO15765‑2协议拆分CAN帧。数据链路层基于SAEJ1939协议映射诊断协议的地址信息。CAN物理层基于ISO11898协议发送CAN报文。整车控制器的CAN物理层基于ISO11898协议,接收CAN报文。数据链路层基于SAEJ1939协议,匹配相应的CAN标识符。网络层基于ISO15765‑2协议,获取交互数据。应用层基于ISO14229‑1诊断协议,调用相应的函数处理交互数据。将ISO15765‑2协议映射到SAEJ1939协议,避免传输过程中数据被破解,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安全性。采用CAN物理层进行数据传输,无需预留专门的通信接口,也无需拆卸整车控制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57771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0436156.X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基于液压马达的溢流损耗回收系统,包括油箱、主泵、第一单向阀、第一换向阀和第一溢流阀以及液压缸,所述第一溢流阀具有第一阀出油口和先导出油口,所述第一阀出油口上连接有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具有第二出油口和第二进油口,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出油口连接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传动连接有发电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液压马达的溢流损耗回收控制方法。通过对换向阀、溢流阀、单向阀、液压马达和发电机等的有机组合作用,实现对溢流阀口溢流损耗能量回收,通过采用液压马达和发电机将溢流阀出口损耗的液压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量回收,由于发电机能够进行主动控制,能够解决阀口压差损耗以实现高效能量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470982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501944.1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驱动工程机械及其多能量源供电型高压管理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机构、主控制机构、能量处理模块;主控制机构与传感器模块机构、能量处理模块连接,能量处理模块用于与工程机械连接;主控制机构配置为通过执行内部存储程序实现如下步骤:实时获取传感器采集的整车运行状态信息、能量分配信息反馈数据、能量回收决策信息参数;对状态信息及反馈数据整定,生成最佳能量输出控制参数;对控制参数解析,生成供电模式;对供电模式和决策信息预处理,生成能量处理控制信号,并发送给能量处理模块,使其根据控制信号处理电能,输出电能给工程机械。此外,现有电驱动工程机械无法在满足运行成本的前提下,适应不同工作场合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62311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72702.7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F15B11/17 , F15B11/16 , F15B11/044 , F15B13/06 , F15B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敏感液压传动系统、方法及其工程机械装置,包括控制器、操纵组件、主泵源、先导控制泵源、压差减压阀、负载敏感机构、液压油箱;主泵源与压差减压阀、负载敏感机构连接,先导控制泵源与压差减压阀、负载敏感机构连接,负载敏感机构用于连接多个执行器件;先导控制泵源用于控制器接收操纵组件传递控制信号时,调整主泵源和负载敏感机构压力;压差减压阀配置为接收主泵源和负载敏感机构压力,将压差传出给主泵源、负载敏感机构,以使压差为目标设定值;负载敏感机构配置为操纵组件传递手柄信号高于预设值时,根据输入比例向各执行器件供油。此外,传统负载敏感系统压差为给定目标,不同工况时,给定压差无法适应不同作业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95854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34410.9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工程机械电液复合储能驱动系统,多个压力传感器、发电机控制器、工作电机控制器反馈控制信号至整机控制器。发电机控制器、工作电机控制器、比例换向阀、电磁换向阀作为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整机控制器。通过本系统的相关功能,可以使得电驱动工程机械工作在剧变负载工况时,动力电池系统输出电流维持在一个健康、平稳的最优值,避免了工程机械剧变负载引起的动力电池大电流放电导致的电池寿命降低问题,提高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循环周期,弥补了动力电池驱动系统动力响应慢的不足。本发明还提供了工程机械电液复合储能驱动系统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40473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873067.6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液压蓄能器和变量马达的电动装载机的转向系统,包括油箱、第一单向阀、电源、电机控制器、电动机、变量泵、变量马达、电子方向盘、轴角编码器、电控单元、第二单向阀、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第一溢流阀、第四电磁换向阀、第三单向阀、液压蓄能、第五电磁换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二溢流阀、第五单向阀、第六换向阀、位移传感器、左转向油缸、右转向油缸、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等。本发明通过变量马达能够将回油路上的液压能回收,直接用于驱动变量泵,减少了能量转化次数,提高了能量回收的效率,降低了电动机的电能消耗,提高了装载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0656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494529.9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容积变压差主动控制的二通调速阀,液压泵出油口与溢流阀进油口连接;溢流阀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液压泵出油口与换向阀进油口p连接;换向阀的回油口T与油箱连接;换向阀的出油口A与液压马达进油口连接;液压马达出油口与节流阀进油口连接;节流阀出油口与执行器进油口连接;执行器出油口与换向阀的出油口B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与节流阀的出油口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与节流阀的进油口连接;蓄电池与电机控制器的电流输出端连接;电机控制器的转矩输入端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和液压马达同轴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4358285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96374.4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马达和液压蓄能器的挖掘机的节能型转台驱动系统,当转台减速制动时,辅助液压泵/马达工作在泵模式,对液压蓄能器进行充油,回转制动动能转换成液压能储存在液压蓄能器中,避免了转台制动过程中的溢流损失;此外,在由于液压蓄能器的压力不可突变,减小了转台制动过程中的冲击。在液压挖掘机转台加速旋转时,辅助液压泵/马达工作在马达模式,液压蓄能器释放液压油,驱动辅助液压泵/马达辅助液压马达驱动转台加速,降低了发动机的能量损耗;辅助液压泵/马达将液压蓄能器的压力变化转换成扭矩变化再和液压马达通过扭矩耦合,解决了单个液压马达驱动转台时,在当转台减速制动时的液压蓄能器压力变化对转台操作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4358284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91817.0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E02F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压挖掘机油电液混合驱动系统,其包括混合驱动系统、动臂电液控制单元、转台电液控制单元、液压蓄能器、单向阀、先导手柄、蓄电池、定量泵/马达、第二电动/发电机等,本发明采用蓄电池和液压蓄能器作为复合储能单元,利用液压蓄能器提供或吸收瞬时大功率,利用蓄电池保证能量密度。转台采用电动/发电机和液压马达的混合驱动,利用液压蓄能器保证转台启动和制动时的瞬时大功率和通过电动/发电机保证了转台具有良好的转速控制特性;通过对液压蓄能器压力的主动控制调整驱动油缸无杆腔的压力控制实现了动臂重力势能尽可能分布在平衡油缸上,进而提高了能量回收效率,同时通过驱动油缸保证速度控制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