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5707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69575.0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2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飞絮发育特异表达启动子ProMIXTA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和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将ProMIXTA启动子与标记基因GUS融合,通过农杆菌GV3101介导稳定转化拟南芥,与阳性对照具有相近的表达活性。结合PdeMIXTA基因在不同组织间的表达模式及组织原位杂交实验结果,证实了ProMIXTA启动子可以启动相应的目的基因PdeMIXTA在杨絮细胞中特异表达,在杨絮细胞中特异敲除或沉默内源目的基因,有助于探究目的基因对杨絮细胞分化发育的调控作用,进而为无絮杨新种质的创制提供有效的基因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24950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10084061.6
申请日:2020-02-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用于美洲黑杨和小叶杨种间杂交子代的鉴别引物和鉴定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美洲黑杨和小叶杨种间杂交子代的鉴别引物,包括含有SEQ ID NO.1和SEQ ID NO.2的(a)引物对和/或含有SEQ ID NO.3和SEQ ID NO.4的(b)引物对。该鉴别引物扩增产物在美洲黑杨和小叶杨两个物种中长度存在特异性,可单独使用其中一对引物进行鉴定,两对引物同时使用可以提高鉴别的准确性。此外,使用此引物进行鉴别可以直接排除花粉污染等造成的错误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72550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139141.1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79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木遗传育种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早期鉴定山杨性别的通用SSR分子标记,及其在山杨性别早期鉴定和不飞絮杨树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所述SSR分子标记包括2对SSR引物。该分子标记的特点包括:1)用上述二对引物能准确识别从自然群体中收集的山杨种质材料的性别;2)引物的扩增片段均位于山杨雄性特异的Y染色体上;3)利用二对引物对山杨DNA进行PCR扩增,获得的产物利用琼脂糖胶电泳检测,在雄株中均得到清晰稳定的扩增产物电泳谱带,在雌株中均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电泳谱带。在山杨育种和栽培管理过程中,通过性别鉴定,用于山杨不飞絮雄株的早期选择,也用于对苗木性别的监测与管理,从而避免造林使用雌性苗木,从而控制飞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9076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747780.1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G16B50/30 , G16B25/20 , G06K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品种DNA指纹图谱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及其专用引物对组合,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提取油用牡丹基因组DNA;SSR引物PCR扩增反应及扩增产物的毛细管电泳;读取谱带信息建立油用牡丹DNA数字身份证;数字代码转换成二维码图片建立油用牡丹电子身份证。本发明提供的构建油用牡丹DNA指纹图谱的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可靠、稳定、准确;所提供的87份油用牡丹优良品种的指纹图谱数据库,每一个油用牡丹品种的DNA指纹信息具有唯一性,不仅可以为鉴定油用牡丹良种的真实性提供技术依据,对油用牡丹种苗生产的监督检查,对新品种的认定,以及对育种工作者知识产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10086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307086.1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2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洲黑杨的促雌基因FERR和抑雌基因FERR-R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家系连锁分析对美洲黑杨性别决定基因位点进行精细定位,然后利用自然群体材料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合转录组及基因组甲基化测序,首次公开杨树促雌基因FERR和抑雌基因FERR-R,FERR-R基因不编码蛋白,而是通过产生siRNAs对促雌基因FERR的启动序列进行甲基化并对其转录本进行剪切,从而抑制促雌基因FERR在杨树雄株中的表达。而杨树雌株不含FERR-R基因,FERR表达不受FERR-R抑制,所以雌株的雌花发育。本发明提供的杨树促雌基因和抑雌基因可应用于杨树性别早期鉴定及分子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0754230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51118.3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簸箕柳高产营林的简易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扦插前土地整理;2)在2月下旬,选取优良健壮无病虫害的簸箕柳苗木作为采穗母株,剪取1年生枝条的基部或中部作为插穗,每根插穗长度为20cm,插穗重量为20-39g;3)插穗形态学上端1-2cm处留有至少1个叶芽,将插穗形态学下端2-4cm处剪出45°-60°的斜角,便于扦插;4)插穗扦插前冷水浸泡36-72h;5)将处理后的插穗楔形口向下垂直插入田间苗圃中,扦插后插穗顶端露出地面3cm;6)扦插后管理。本方法通过对不同树龄、不同部位、不同尺寸的插穗进行筛选,有效减少插穗成本和提高产量,为实现簸箕柳规模化扦插育苗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022984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26176.3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杆菌介导的培育簸箕柳转基因植株的方法,包括采集花枝、插条与培养、授粉、农杆菌介导花序、播种和GUS染色确定簸箕柳转基因植株等步骤,本发明采用携带pCAMBIA-1305.1-3XHA(带有内含子的GUS)表达载体的农杆菌,制备农杆菌转化液,将其喷洒到授粉后8-24h的花序上侵染花序,之后进行培养,收集种子,然后将种子播种到培养基质上进行培养,待簸箕柳长到4-6cm高之后,取叶片用GUS染色液染色,通过GUS染色检测转基因植株,本发明方法操作容易,转化效率高,克服了簸箕柳农杆菌转化困难的问题,为簸箕柳转基因新品种的开发奠定了基础,该方法还适用于其他灌木柳。
-
公开(公告)号:CN10919757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352057.2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的选育方法,先将油用牡丹种子干燥至恒重,然后利用核磁共振分析测定出油用牡丹种子的含油率,选择含油率较高的种子作为F1代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直接播种育苗。本发明的优良单株选育方法通过测定种子的含油率来进行选育,含油率的测定对种子质量不产生任何影响,测定准确性高,操作简便,高效可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631245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0011808.9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美洲黑杨优良无性系的专用引物及其鉴定方法,该方法针对经优良选育得到的43株无性系,开发出6对SSR高效鉴别引物。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包括:利用6对美洲黑杨专用微卫星引物,进行43个优良无性系遗传鉴定,鉴定方法操作简单、快捷,鉴定的准确率高,为美洲黑杨优树鉴定提供了可靠技术手段。本发明将为美洲黑杨优良无性系的使用提供重要的监督检验方法,其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770106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07236.7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大花四照花种子发芽的方法,采用98%的浓硫酸浸种10min,然后用500mg·L-1的赤霉素浸种72h,再将种子放在5℃低温下层积处理2个月可解除种子的休眠,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达到82%。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种子休眠的解除并使其萌发,为大花四照花播种育苗前种子的预处理以及室内种子的质量检验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手段,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