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静脉注射的溶瘤病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88875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026737.5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静脉注射的溶瘤病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靶向多肽基因转染真核细胞,并将靶向多肽展示到细胞膜上,获得稳定表达靶向多肽的基因工程改造细胞株后,利用该细胞株提取尺寸均一的纳米级细胞膜囊泡,再将溶瘤病毒(OV)装载到工程改造的细胞膜囊泡里,合成可静脉注射同时靶向肿瘤递送的溶瘤病毒复合体。本发明将溶瘤病毒装载在细胞膜囊泡里面,能够有效降低机体里中和抗体对溶瘤病毒的中和作用,同时细胞膜囊泡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具有靶向性,能够实现溶瘤病毒的靶向递送和在肿瘤部位的富集,同时降低溶瘤病毒的全身性副作用。

    一种普适性的流感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48264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10622004.8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流感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流感病毒HA基因转染真核细胞后,真核表达修饰后的流感血凝素(HA)蛋白插入宿主细胞质膜上,再通过表面活化剂诱导细胞出芽的方法,产生了较大的展示流感病毒包膜糖蛋白的囊泡,经纯化和再一次加入表面活化剂处理后,使其变为尺寸均一、可控的、纳米级的拟态病毒囊泡。同时通过稳定表达HA的细胞株的建立和生物反应器的使用,本方法也适用于大规模的流感疫苗生产。本发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展示大多数的流感病毒(包括禽流感和猪流感)的血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普适性,有巨大潜力可用于新出现的高致死性流感病毒疫苗的设计。

    双模态成像系统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9400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359058.9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095

    Abstract: 一种双模态成像系统,包括:激光光源、光束分光镜、光谱仪、参考臂、显微物镜、一直角边设有声聚焦凹槽的不规则直角三角棱镜、规则直角三角棱镜、水浸式高速扫描振镜和超声探头,其中:激光光源产生光束依次经过设置于激光光源和光束分光镜之间的可变光阑、第一透镜、针孔光阑和第二透镜进入光束分光镜,通过光束分光镜后的一部分光束入射到参考臂,另一部分光束经过光束分光镜入射到显微物镜形成聚焦光束,该聚焦光束射入不规则直角三角棱镜的直角边后由设有声聚焦凹槽的另一直角边射出,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化,增加系统稳定性,同时降低系统的成本。

    一种掺杂自组装纳米纤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3164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34572.2

    申请日:2015-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自组装纳米纤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分子间的协同相互作用,纳米纤维能显著地改变菁染料的近红外吸收,从而显著提高光声和光热性能。分别通过细胞和体内实验等,对磷酸酶响应共组装过程以及组装材料的诊疗性能进行了验证。特别地,通过尾静脉注射,4小时后,可以十分清楚地将肿瘤与其周围的正常组织区分开来。本发明肿瘤组织原位形成的菁染料掺杂的纳米纤维能够用于荧光、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

    一种生物功能化的纳米微球颗粒联合氯金酸-金纳米颗粒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3940765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71205.6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功能化的磁珠纳米微球颗粒联合氯金酸-金纳米颗粒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探针分两部分,一为生物功能化的磁珠纳米微球颗粒,二为含有氯金酸和金纳米颗粒的复合溶液。其特征为含有检测抗体及具有生物酶活性物质表面修饰的磁珠纳米颗粒和可被上述酶催化的底物及含有氯金酸和金纳米颗粒复合溶液。该探针能与待检测物质高效识别,位于磁珠表面的生物酶活性物质催化其的底物产生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和氯金酸存在的情况下,无色的金纳米溶液中的单个金纳米颗粒粒径会增大,从而导致金纳米颗粒溶液吸光值改变。本发明方法大大提高了疾病标识物或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灵敏度,可定量,宽线性范围,并具有操作简单、批量检测的优点。

    一种阻燃型苯并噁嗪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4169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107930.7

    申请日:2014-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3/32 C08K2003/323 C08L2201/02 C08L79/04

    Abstract: 一种阻燃型苯并噁嗪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热固性树脂。提供阻燃效果和耐热性较好,阻燃改性剂与树脂基体相容性良好的一种阻燃型苯并噁嗪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阻燃型苯并噁嗪树脂按质量比的组成如下:苯并噁嗪基体树脂100;聚磷酸铵1~40;溶剂0~150。干法:在苯并噁嗪基体树脂中加入聚磷酸铵,搅拌均匀,预聚后,冷却至室温,即得阻燃型苯并噁嗪树脂。采用干法制备的阻燃型苯并噁嗪树脂可用于胶黏剂、复合材料基体树脂等。湿法:在苯并噁嗪基体树脂中加入溶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聚磷酸铵,再搅拌均匀后,即得阻燃型苯并噁嗪树脂。采用湿法制备的阻燃型苯并噁嗪树脂可用于湿法制备纤维预浸料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