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07553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036589.6
申请日:2006-07-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02
Abstract: 氮气辅助微球制备方法及其装置,涉及一种超细微粒材料,提供一种氮气辅助微球制备方法及其装置。物料和高压氮气从两通道进入喷嘴,物料在喷嘴中经高压气体雾化进入收集室形成微颗粒。制备装置设有气体与液体输送、微粒形成收集和控制显示部分。气体输送部分设有氮气储罐、背压阀、高压气体流量计、气体压缩机和缓冲罐;液体输送部分设有物料槽、高压液体泵、溶液盘管和止逆阀;微粒形成收集部分设有喷嘴、微粒收集室、溶剂回收冷阱和真空泵;控制显示部分设有空气恒温装置、物料温控器、压力表、温度显示器和高压气体流量汁。用超临界N2而非超临界CO2,采用同轴双通道喷嘴,可方便处理熔融物料,操作和控制简化,可形成单一雾化球形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369575A
公开(公告)日:2002-09-18
申请号:CN02102974.1
申请日:2002-02-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3
Abstract: 涉及一种利用列管式固定床电合成乙醛酸的生产工艺。其工艺为过饱和草酸溶液加入阴极槽;调节阴极槽和阴极室的温度为15~30℃;过饱和草酸溶液通过磁力泵送入阴极室;在阳极槽中加入酸溶液;酸溶液通过磁力泵送入阳极室;调节反应阴极电位,使阴极液乙醛酸浓度达到4wt%~8wt%时出料;将出料结晶即得产品。提高时空产率,缩短反应时间,时空产率可达0.12Kg/Lh,达到出料浓度所需电解时间仅约1.5h,由于用列管控制反应温度,列管本身又是电极,可方便控制电极上反应温度,及时移走反应热,保证了电流效率;充分利用了冷源,增加了电解液的温度,可降低槽压,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271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18341.1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0/26 , C02F1/28 , C22B7/00 , C02F101/20
Abstract: 一种PAF‑聚合物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引入聚合物单体:活化PAF,将其分散于聚合物单体溶液中,在烧瓶中透气搅拌反应,将所得粉末洗涤;2)单体聚合:聚合物单体在PAF孔道里直接原位氧化聚合;在材料的孔道内插入聚合物,实现聚合物的高负载量和高分散性,该复合材料可用于在复杂液体环境中选择性吸附贵金属离子,从而回收贵金属。并且在紫外光照条件下,该复合材料吸附的金能够脱附到溶液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515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18269.2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C29/159 , C07C31/04 , C01B15/027
Abstract: 光催化还原CO2同时制备甲醇和双氧水的方法,可见光下铜基氧化物常压下以0.6mol·g‑1·h‑1的产率将CO2光催化转化为甲醇,双氧水产率1.54mol·g‑1·h‑1。压力9MPa时甲醇产率2.08mol·g‑1·h‑1,选择性100%;3MPa时,双氧水产率4.57mol·g‑1·h‑1。CO2压力1MPa下,往该催化体系中加入0.2MPa的丙烯,该体系可以利用高产率的双氧水获得产率为0.68mol·g‑1·h‑1的环氧丙烷。加压下甲醇和双氧水的产率目前均是该领域所见报道的最高值。这些发现为CO2光还原获取高附加值产品,以及光还原在线产双氧水以联产高附加值化学品提供了经济实用的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6351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81038.X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825 , B01J37/03 , B01J37/08 , B01J37/16 , B01J35/00 , C07C29/149 , C07C3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负载型二元合金催化剂及其用于催化3‑羟基丙酸酯加氢制备1,3‑丙二醇的方法,属于催化剂领域,该催化剂用于3‑羟基丙酸酯类化合物加氢制备1,3‑丙二醇,本发明也涉及这种催化剂的制备和利用该催化剂催化制备1,3‑丙二醇的方法。该负载型二元合金催化剂由两种金属和一种载体组成,两种金属为铜和镓,载体为SiO2;制备过程中利用水与醇类或有机酸混合作为分散剂,本发明的催化剂可应用于3‑羟基丙酸酯类化合物加氢制1,3‑丙二醇。其中,转化率达到了94%,选择性达到了91%,总得率为85.54%。
-
公开(公告)号:CN11394131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1014553.9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30 , C02F1/28 , C08G73/02 , C08G83/00 , C22B3/24 , C22B11/00 , C22B7/00 , C02F101/20
Abstract: 一种MOF‑聚合物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引入聚合物单体:活化MOF,将其分散于聚合物单体溶液中,然后将混合物放入高压釜中,密封加热,通过超临界设置将CO2引入高压釜中;在一定压力下搅拌反应,将所得粉末洗涤;2)单体聚合:对于含有氧化性金属中心的MOF和可通过氧化条件聚合的聚合物单体,在步骤1)中,聚合物单体在MOF孔道里直接原位氧化聚合;对于其他MOF和聚合物单体,在步骤1)后,将所得粉末分散引发剂溶液中,搅拌聚合。在材料的孔道内插入聚合物,实现聚合物的高负载量和高分散性,该复合材料可用于在复杂液体环境中选择性氧化还原吸附贵金属离子,从而回收贵金属。
-
公开(公告)号:CN11442954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072701.0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V10/26 , G06F3/04845 , G06V10/25 , G06V10/46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击的户外激光点云交互式分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输入的3D原始点云表示为其中是点pi的3D坐标;S2、点击点云场景中感兴趣的目标,将完整的点云场景划分为包含兴趣目标的小块点云场景,并转化成包含点击位置信息的点云块;S3、基于计算机模拟点击的方法生成训练网络所需要的数据;S4、将交并比的分割损失函数和交叉熵的分类损失函数组合形成混合损失函数作为网络的损失函数;S5、基于卷积和池化的网络CRSNet对包含点击位置信息的点云块进行前景背景分割,并对目标的种类进行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431837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53813.2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25B3/25 , C25B3/07 , C25B11/042
Abstract: 一种电还原CO制乙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为烷基胺或不饱和烃基胺保护的Cu/Cu2O催化剂,Cu为内核,Cu2O为壳层。制备方法如下:1)将原料Cu(acac)2和反应溶剂DMF混合均匀,搅拌,得到溶液A;2)向溶液A中滴加含还原剂、CTAB、PVP和烷基胺或不饱和烃基胺水溶液B,搅拌得到溶液C;3)将溶液C转移至高压釜中密封,一定温度下反应,过滤收集固体催化剂,用有机溶剂洗涤,干燥后得到催化剂Cu/Cu2O。在‑0.7V vs RHE时,C2+产物的法拉第效率达到95%,电流密度为151mA cm‑2,其中乙醇的法拉第效率为70%。
-
公开(公告)号:CN11371204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014594.8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湿滴滴(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银纳米颗粒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MIL‑127/PoPD:活化MIL‑127,将其分散于邻苯二胺溶液中,然后将混合物放入高压釜中,密封加热,将超临界CO2引入高压釜中;2)制备MIL‑127/PoPD@Ag:将MIL‑127/PoPD与Ag+溶液混合反应,离心,洗涤干燥;3)制备MIL‑127/PoPD@Ag‑D:将MIL‑127/PoPD@Ag加入碱溶液中反应,之后中和。用超临界CO2介入的技术制备金属有机骨架(MIL‑127)和聚合物(PoPD)的复合材料,实现银离子的氧化还原吸附从而在材料的孔道内生成银纳米颗粒,该复合材料具有抗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712045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14594.8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湿滴滴(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银纳米颗粒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MIL‑127/PoPD:活化MIL‑127,将其分散于邻苯二胺溶液中,然后将混合物放入高压釜中,密封加热,将超临界CO2引入高压釜中;2)制备MIL‑127/PoPD@Ag:将MIL‑127/PoPD与Ag+溶液混合反应,离心,洗涤干燥;3)制备MIL‑127/PoPD@Ag‑D:将MIL‑127/PoPD@Ag加入碱溶液中反应,之后中和。用超临界CO2介入的技术制备金属有机骨架(MIL‑127)和聚合物(PoPD)的复合材料,实现银离子的氧化还原吸附从而在材料的孔道内生成银纳米颗粒,该复合材料具有抗菌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