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83263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49423.5
申请日:2012-09-1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邻车辆距离的VANET分簇维护方法,以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车辆作为研究节点,将行驶车辆直接的安全距离作为参考依据,对车辆进行分簇。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安全距离的计算得到车与车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用来评估车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大小,进而将具有一定安全相关性的车辆划分为同一车簇,制定簇头、簇尾的准则。将通信的范围缩小到只有具有相关性的车辆群体里面,缩小了通信范围,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减少广播信息量。并在行驶车辆过程中,对车辆的簇进行维护,实现簇与簇之间的合并和分离、簇成员的加入和离开。
-
公开(公告)号:CN1193229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635346.9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18/214 , G06N3/096 , G06N5/04 , G06F2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隐私数据的大模型训练样本构建和学生模型训练方法和系统。构建方法包括:客户端获取原始样本;客户端基于划分规则,将原始样本划分为第一子原始样本和第二子原始样本,发送至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基于保存的第一子教师模型和第二子教师模型,分别对第一子原始样本和第二子原始样本进行预测,对应生成并发送第一预测结果和第二预测结果至第三服务器;第三服务器基于秘密共享协议,对第一预测结果和第二预测结果进行合并,生成并发送完整预测结果至客户端;客户端根据完整预测结果得到原始样本的伪标签,将伪标签和原始样本构成含标签的训练样本。本发明降低了数据泄露的风险,提升了数据的隐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176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13218.2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料加工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料加工用的上料装置,包括负压吸料设备,所述负压吸料设备包括负压吸筒,所述负压吸筒顶端设置有负压吸泵,所述负压吸筒底端螺纹对接有对接筒,且对接筒内部安装有电阀门,所述负压吸筒顶端左侧连接有出气管,所述负压吸筒右侧设置有预料设备,所述对接筒内部安装有电阀门。本发明通过负压吸泵启动负压吸筒内形成抽吸负压,通过传输管对料斗内的硅料进行抽吸,当存留至合适数量时,通过梁板翻转打开,即可进行下料操作,保证加工设备上料的精准度,同时,斗筒可对硅料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保证硅料颗粒的大小均匀性与品质,通过振动器可使斗筒振动,防止堵塞的情况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8833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54548.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IPC: G01N15/0205 , B07C5/34 , B07C5/02 , B07C5/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晶硅粒度质量检测设备,包括:进料传送带和检测传送带;分析设备,所述分析设备包括检测腔、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图像粒度分析仪,所述检测腔位于进料传送带和检测传送带之间,移动至进料传送带末端的物料会穿过检测腔后到达检测传送带的表面,所述激光粒度分析仪的检测口朝向检测腔内下落的物料,所述图像粒度分析仪的图像采集设备指向检测传送带上分布的物料;所述检测传送带的后端还设有分离传输装置。本发明所将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图像粒度分析仪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效结合,提高了晶硅粒度质量检测的准确性,配合分离传输装置增强筛分效果,减少粒度偏差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2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76479.9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带电架空电缆中销轴螺栓的销钉安装方法。本发明包括销钉安装装置,该销钉安装装置包括可折弯调节角度的多角度调节杆和与多角度调节杆第一端连接并可绕多角度调节杆第一端轴线做回转运动的壳体,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端轴线同轴布置并匹配销轴螺栓外径的螺栓插孔,壳体的顶部位于螺栓插孔的两侧分别设置分别有摄像采集组件和用于定位装载R型销钉的定位推销机构,该定位推销机构具有推动R型销钉沿摄像采集组件采集路径滑动并可径向插接至销轴螺栓的销孔内滑动端。本发明不仅能实现电缆导线带电状态下的销轴螺栓补装销钉,且补装销钉过程操作便捷,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506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361742.0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IPC: G08B13/16 , G08B13/10 , H04N7/18 , H04N23/6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外环境工程设施安全防盗系统,包括:安全箱,所述安全箱上设有安全感知设备;压感线圈,所述压感线圈分布在安全箱的周侧;所述安全感知设备包括监控单元和声波感应器;所述安全箱内设有中控单元,所述中控单元与压感线圈、监控单元和声波感应器电性连接;云端服务器;所述声波感应器获取声波信息在经由中控单元进行信号比对,根据信息级别对应启动监控单元进行视频信息采集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本发明所提供的通过声波感应器作为周围情况的识别与探查,监控单元会会在声波感应器提升警戒等级后进行进一步信息甄别获取,所述监控单元触发工作,减少监控单元使用时间,降低设备整体功耗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4637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32933.6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安全事件识别分析系统,包括:前端信息站,所述前端信息站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和无线中继单元,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振动感应单元、压感单元、温度和气体检测感应单元和气体检测感应单元;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和第三判断模块,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和第三判断模块分别根据前端信息站采集到信息及自身的连接状态向外发出信号预警;中控系统,所述中控系统将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和第三判断模块信息汇总处理显示。本发明根据压感单元、温度和气体检测感应单元及振动感应单元信号数据分析井下安全事件位置及事故的恶劣程度,管路人员初步判别井下安全事件的情况,便于制定对应救援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31469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48065.6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IPC: G08B2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工程山体滑坡安全监测装置,包括:若干组标定杆,所述标定杆埋设在待监测的山体上;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激光雷达、视觉设备、陀螺仪及水分测量仪,所述水分测量仪采集山体的水分数据Q,所述激光雷达获取距离M;所述陀螺仪测量标定杆倾斜角度N和水平面上岩层偏移方向变化量w;图像分析单元和数据分析单元,所述数据分析单元根据数据采集单元汇总的数据计算出山体变化率X,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则通过对比前后特征点比率结合山体变化率X计算出最终的风险等级Y。本发明所提供的风险等级Y是通过山体形变系数与山体变化率进行叠加计算后获取,提升预警的准确性减少对山体滑坡风险的误判。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30824.9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提供了一种井下人员安全监护感知设备,包括:若干组排风单元,所述排风单元布置在井下巷道内不同区域,所述排风单元的出风口与井下排风系统连通;所述排风单元包括设备仓和进风管件;所述设备仓内设有测量组件,若干组外置气体传感器和控制主机,所述外置气体传感器分布在井下巷道各处;控制主机与各处及的外置气体传感器和测量组件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外置气体传感器作为前置监测设备对井下泄露情况进行初步追踪,在发现泄露点后排风单元对泄露点进行预处理并且对泄露点精确追踪,提高安全监测效果,最大程度保障井下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03818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47175.3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44 , G06V10/74 , G06V10/762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训练和质心对齐的域自适应图像分类方法,包括:获取源域和目标域的数据集,进行简单的数据预处理;通过自训练过程,让网络获得简单的分类能力;通过一致性正则化损失,提高两个分类模块输出的一致性;拉近目标域数据和源域对应类质心的距离,并促进目标域数据特征向源域类质心方向移动,在结构层面上对齐特征;使分类模型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的将不同领域的知识逐渐对齐。本发明结合了特征信息和结构信息,从距离和方向两个角度考虑,引导模型学习域不变特征,有效地解决了因源域和目标域数据分布差异较大导致的图像分类网络性能下降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