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992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39984.X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2F10/66 , B22F10/64 , B22F10/28 , B23K26/0622 , B33Y40/20
Abstract: 基于飞秒激光加工实现增材制造NiTi合金表面超疏水的方法,属于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增材制造NiTi合金样品的制备;S2.增材制造NiTi合金样品表面预处理;S3.飞秒激光加工制备微纳分级结构;将S2中所制备的样品进行飞秒激光加工,激光功率选取500 mW,扫描速度为0.5 mm/s、0.8 mm/s或者1 mm/s,扫描间距为100μm,重复扫描1次,超声波清洗时间为0.5h,超声频率40KHz,输入功率为100W;S4.低温热处理;将S3中处理完的样品放置在干燥箱内进行低温热处理,温度为200℃,时间为2h。
-
公开(公告)号:CN11476961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702508.0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增材制造NiTi合金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增材制造NiTi合金样品的制备;S2.增材制造NiTi合金样品表面预处理;S3.纳秒激光加工制备微纳分级结构;S4.热处理加工;本发明通过纳秒激光加工增材制造NiTi合金表面,可以快速、高效的制备出表面微纳结构,并结合热处理的工艺,加速增材制造NiTi合金表面超疏水功能的实现;本发明通过短时间的加工与后处理方式,快速实现增材制造NiTi合金表面超疏水功能特性,同时制备方式简单易行,可控性极高,成本低廉,可以做到批量生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72233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091987.2
申请日:2021-01-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4G1/62
Abstract: 一种基于记忆合金的梯度吸能内芯行星探测缓冲着陆腿,包括主缓冲器连接件,主缓冲器连接件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与传感器下连接件相连,外筒首端与传感器下连接件连接,外筒内壁设有加热层,内筒滑动滑动连接在外筒内部,内筒首端设有活塞,内筒末端通过球形铰杆转动连接有足垫,外筒内部活塞与传感器下连接件之间连接设有第一吸能内芯和第二吸能内芯,外筒侧壁连接有贯穿至外筒内部的液体导管,导热液填充在外筒内部活塞与传感器下连接件之间并能在液体导管内流通,该着陆腿具备较强的运动过程中着陆器能量吸收能力以及形状自恢复能力,因其具有形状记忆恢复功能,故使得此着陆腿可以重复使用,便于回收二次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42894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408103.3
申请日:2020-1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R19/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可恢复变形的汽车吸能盒,包括上端盖、填充结构、薄壁外壳、安装板和薄壁波纹管,薄壁外壳底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填充结构设置在薄壁外壳内部,薄壁波纹管设置在填充结构的内部,上端盖设置在薄壁外壳顶部;薄壁外壳通过安装孔与汽车防撞梁可拆卸连接,填充结构、薄壁外壳和薄壁波纹管为高熵合金材料一体打印成型;本发明吸能特性优异,本发明所提出的填充结构是一个正六面体其中相对的两个面的四条边分别与另外四个不同方向的单胞结构相连,在提高能量吸收的同时提高吸能盒的承载力,使其保持吸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承载能力高,稳定性好,可重复使用,减少汽车的维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37620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83151.1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采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用于采集NiTi相变温度实验数据的装置,包括设备安装板,还包括显示仪表、异常感应组件、补偿导线、短路检测组件,所述设备安装板正面固定连接有显示仪表,所述显示仪表内部固定连接有异常感应组件,用于检测测温数据变化显示是否正常,所述显示仪表底部固定连接有补偿导线,所述补偿导线外侧固定连接有短路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补偿导线的是否处于绝缘状态。该用于采集NiTi相变温度实验数据的装置及采集方法,正接线柱和负接线柱在补偿导线表面移动过程中经过短路部分,使得第二电磁铁通电具有磁性,将磁铁移动块进行固定,使得正接线柱和负接线柱固定在补偿导线的短路位置处,方便工作人员排除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89141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00782.8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4G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记忆合金行星探测着陆器,包括着陆器主体和缓冲结构。着陆器主体用于容纳有效载荷,缓冲结构周向等间隔地连接在着陆器主体的侧壁。缓冲结构包括:机械腿组件,主减震器以及足垫;机械腿组件包括着陆支腿,着陆支腿为负泊松比结构的记忆合金。主减震器的一端与着陆器主体连接,另一端与着陆支腿上端的球形铰链相铰接,形成主减震器相对机械腿组件的转动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负泊松比结构的记忆合金着陆支撑腿和主减震器相对机械腿组件的转动副,使得行星探测着陆器具备较强的着陆缓冲性能、姿态控制能力以及形状可恢复性,且在缓冲性能和姿态调控能力增强后,着陆器还可以携带较重的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1032949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90387.0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可变形机翼及其变形控制方法,可变形机翼包括:多组机翼支架,多组机翼支架沿机翼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多组旋转连接组件,相邻的机翼支架通过旋转连接组件转动连接;多块主动变形蒙皮,主动变形蒙皮连接相邻的机翼支架且遮盖旋转连接组件,主动变形蒙皮为形状记忆合金蒙皮;以及加热件,加热件设置于主动变形蒙皮上,加热件能够使主动变形蒙皮的温度升高发生变形而带动机翼支架基于旋转连接组件进行旋转,以使得相邻的两组机翼支架能够形成预定夹角α。通过智能材料的引入使机翼既能承受载荷,又能更简便地控制变形,以提高飞机的飞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2206344U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21077330.8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H11/08 , H01L41/113 , H01L41/23 , H01L41/29 , H01L41/35
Abstract: 一种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三向振动测试传感器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三向振动测试传感器的振动测试组件中圆柱体的中心孔与底座的中心杆固接,传感器外壳下端固接于底座中中盘上面;信息管理模块中振动信号采集卡的数据输入端与振动测试组件中各感应组件的数据传输接口通信连接,利用导振液体作为振动传导介质,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作压电层和封装体。本实用新型可以连续的进行振动波传导,压电层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灵敏度,优化和提升了采集到的振动信号的质量及数量,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