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44308A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200310110094.X
申请日:2003-11-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揭起软刻技术对由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组成的有序胶体晶体进行图案化微加工的方法。包括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制备及胶体晶体图案化两个步骤,胶体晶体图案化是将表面带有有序图案的硅橡胶模板和已得到的二维或三维有序胶体晶体在1.0×105帕斯卡的压力下形成紧密接触,再将此样品在压力为0.2×105-1.0×105帕斯卡下放进恒温为100-110℃的烘箱里加热3-20小时,将此样品冷却至室温,再把硅橡胶模板小心揭下来,即可在硅橡胶模板表面上得到有序的二维或三维胶体晶体的排列。本发明所述的胶体晶体的微加工图案化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基于胶体晶体的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制备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526749A
公开(公告)日:2004-09-08
申请号:CN03127170.7
申请日:2003-09-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G63/682 , C08G63/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用1,1,1,3、3、3、-六氟双酚A和六氟戊二酸采用酯交换法合成的含氟聚酯、制备方法及聚酯在有机聚合物阵列式波导光栅中用作包层和芯层材料的应用。聚酯的制备是用1,1,1,3、3、3、-六氟双酚A和2.5倍摩尔当量的乙酸酐反应制备六氟双酚A二乙酸酯,再将得到的六氟双酚A二乙酸酯和等摩尔当量的六氟戊二酸在220-240℃条件下反应2-4小时得到的分子量预聚物,将预聚物在240℃下聚合24-36小时,经溶解沉淀即得到含氟聚酯,其数均分子量为8000~12000,在1.55微米处的折射率为1.4781~1.512,光损耗为0.56~0.64dB/cm,Tg为102℃~110℃。
-
公开(公告)号:CN1350005A
公开(公告)日:2002-05-22
申请号:CN01138713.0
申请日:2001-11-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F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含有乳胶粒的悬浮聚合物的乳液破乳原位悬浮聚合方法,包括制备聚合物乳液、乳液破乳与单体溶胀、加入引发剂及分散剂进行悬浮聚合等三个步骤。乳液可以通过一次投料或半连续聚合两种方法制取;悬浮聚合单体与乳液的比例为50毫升单体/1-35毫升乳液,破乳-溶胀时间为2-3小时;引发剂的用量为单体的0.2%-0.4%,悬浮聚合温度一般是78-83℃,反应时间是10-12小时。本发明是一种新的聚合方法,有利于对聚合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63192C
公开(公告)日:2001-03-14
申请号:CN97106351.6
申请日:1997-04-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吉林大学
IPC: C08F212/08 , C08F2/22 , C08F2/26 , C08L2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壳微粒增韧聚苯乙烯材料,以重量份数计,该材料包含核壳颗粒1~20份,聚苯乙烯80~99份。核壳微粒包括核、壳,核含有烯基芳烃链段和交联剂,壳为含有烯基芳烃的链段,壳的链段通过交联剂的一端与核相连结,核壳微粒粒径为60~150纳米。该材料既具有纯聚苯乙烯的透光性,同时具有纯聚苯乙烯近2倍的抗冲强度,可用于塑料工业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4992A
公开(公告)日:1998-10-07
申请号:CN97106350.8
申请日:1997-04-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吉林大学
IPC: C08F212/08 , C08F2/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壳微粒增韧改性聚苯乙烯材料制备工艺,该工艺首先向苯乙烯中加入水及平均粒径为60~150纳米的核壳共聚微粒,然后再加入选自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碳酸镁、碳酸钙的分散剂和选自过氧化二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的引发剂,在搅拌下,于温度85~90℃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再经分离、水洗、干燥得成品。该工艺制得的增韧改性材料既具有纯聚苯乙烯的透光性,同时抗冲强度比纯聚苯乙烯提高了近1倍,可用于塑料工业中。
-
-
-
公开(公告)号:CN1199745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49437.7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135 , B29C64/245 , B29C64/20 , B29C64/379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70/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含有双键的硅氧烷化合物对硅基基底进行化学修饰,得到化学修饰的硅基基底;将所述化学修饰的硅基基底固定在金属平台上,按照预先构建的模型进行3D打印,在化学修饰的硅基基底上形成模型;将形成有模型的硅基基底与3D打印机的金属平台分离。本申请采用含有双键的硅氧烷化合物对硅基基底进行化学修饰,提高了模型与硅基基底的粘附力,从而能够在平整光滑的硅基基底打印尺寸小至10μm的微小模型。而且,本申请直接在硅基基底上进行模型的制备,可以直接得到硅基芯片或者微流控芯片。另一方面,本申请可以采用酸液处理使模型与硅基基底分离,不会对模型,尤其是微小模型造成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8064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11873.0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12N5/079 , A61K33/44 , A61K35/30 , A61K9/51 , A61K47/46 , A61P25/02 , A61K49/00 , B82Y5/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纳米医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功能诊疗型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制备由柠檬酸和含硫氨基酸合成的抗氧化碳化聚合物点(S‑CPDs);步骤S2、合成抗氧化碳化聚合物点和近红外染料分子纳米复合体(S‑CPDs/IR‑800);步骤S3、双功能诊疗型外泌体(S‑CPDs/IR‑800@SCexo)的原位分离提取。本发明制备双功能诊疗型外泌体的过程相对简化,可整合周围神经靶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治疗功能于一体,将双功能诊疗型外泌体应用在制备治疗周围神经损伤药物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可能为后续其他医学诊疗材料的发明提供经验和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04248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57487.2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钙钛矿阵列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和钙钛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本发明采用的钙钛矿具有强大的阻止能力,并且电荷载流子传输能力突出,收集效率高,本发明将钙钛矿用于X射线探测,灵敏度高。本发明钙钛矿阵列探测器的界面有效地调制了载流子的运动,让其正向和反向移动的阻力相差甚远,进而使得本发明钙钛矿阵列探测器暗态下整流比高,能达到上百倍,这有利于在负偏压工作下具有很低的暗电流和很高的信噪比。基于该探测器制备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可以对牙齿实现清晰的三维成像,有效剂量比商用牙科CT低了大约两个数量级,且CT图像具有高对比噪声比和高空间分辨率,成像质量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