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侧基的聚苯并咪唑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5258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344335.3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侧基的聚苯并咪唑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化合物是以苯并咪唑为主链结构、对三氟甲苯取代咪唑环上N‑H基中的H后形成的氮杂环类聚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苯并咪唑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PBI溶液;2)分别将卤代对三氟甲苯、催化剂、脱氢剂加入至PBI溶液中,之后在110‑130℃下冷凝回流反应12‑24h,经纯化、干燥后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含氟侧基的聚苯并咪唑化合物溶解性能好、化学稳定性优异,并具有较高的磷酸掺杂率和高温质子电导率,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防火纤维、耐高温胶粘剂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二苯并噻吩甲酰甲酸酯类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623559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262792.8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有机化学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类光引发剂,具体涉及以一类以二苯并噻吩甲酰甲酸酯为核心结构的新化合物,该类光引发剂基于二苯并噻吩母核实现长波长吸收,对365-425nm的UV-LED光源有较强吸收。通过傅克酰基化反应及适当修饰即制得各类目标产物,其化学制备工艺技术高效、环保、低成本、易操作,适宜工业化生产。在辐射固化光敏引发剂的用途,辐射固化配方产品,特别是UV-Vis-LED可激发的光固化涂料或油墨等诸多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改性聚多巴胺功能化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067206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206430.9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聚多巴胺功能化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吸附剂包括开孔聚氨酯海绵以及负载在开孔聚氨酯海绵上的改性聚多巴胺,该改性聚多巴胺为带有二硫代氨基甲酸根及黄原酸根的聚多巴胺;制备时,先将聚多巴胺负载在开孔聚氨酯海绵上,之后对聚多巴胺进行改性即可;应用时,将该吸附剂投入pH值为4-9的水中,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吸附剂可在中性、弱碱性及弱酸性条件下吸附水中的重金属,使水中的多数重金属残留浓度在0.05-5ppm级,且不会形成新的污染,大大提高了对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效果,易于分离回收及再生。

    一种二硫代氨基甲酸功能化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961767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097643.2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64 B01J20/22 C02F1/285 C02F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硫代氨基甲酸功能化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吸附剂包括多孔载体以及负载在多孔载体上的树状两亲体,该树状两亲体由亲水核及共价包覆在亲水核外部的亲油壳构成,亲水核为带有多个二硫代氨基甲酸根阴离子官能团的聚乙撑亚胺,亲油壳为亲油化合物:制备时,以树状两亲体为稳定剂,以油相作为连续相,以水作为分散相,形成浓乳液,后经聚合、洗涤即可;应用时,将该吸附剂投入pH值为4-11的水中,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能够高效捕捉金属离子和其它污染物,清除掉水中的大部分重金属离子,同时又能够方便有效地从水中分离,综合性能优异。

    磺化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复合膜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703335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264544.2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磺化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复合膜及其制备,制备时,采用溶液缩聚法以四胺、二酸为单体,加入封端剂制备氨基封端的聚苯并咪唑,采用溶液缩聚法以二酐、二胺为单体制备酸酐封端的聚酰亚胺,将聚苯并咪唑嵌段、聚酰亚胺嵌段在高温下缩聚合成了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后经磺化反应,合成得到长侧链型磺化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既保留了sPBI本身的优良的质子传导率,尤其是无水状况下的质子传导率,通过PI的加入来改善sPBI的成膜性,制备工艺可控性好,原料来源广泛,工艺条件温和,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纳米复合透湿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0816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172923.9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复合透湿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透湿膜由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组分制备而成:亲水聚合物100份、亲水纳米材料3‑30份及纳米材料改性物质0.02‑2份,亲水纳米材料的结晶度为40‑70%,长径比为20‑100;制备时,先分别制得亲水聚合物溶液及改性亲水纳米材料,之后混合即可;纳米复合透湿膜用于燃料电池增湿系统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亲水聚合物作为连续相,改性后的亲水纳米材料作为分散相,两者共混复合,制备出了水通量高、气体渗透性低、强度高且成本低的纳米复合透湿膜,适用于燃料电池的气体增湿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