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99213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810223575.8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7C225/22 , C07C221/00 , C07C45/46 , C07C49/807 , C09D11/101 , C09D7/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有机化学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式(I)所示一类二苯胺基联苯基羰基类化合物,其作为辐射固化光敏引发剂的用途,以及其在辐射固化配方产品,特别是在光固化涂料或油墨,等诸多场合的应用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01568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61473.7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酰基氧化膦-4-羟基苯基硫鎓盐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该硫鎓盐类化合物中R1选自C1-C8烷基、C6-C20芳基和C1-C4烷氧基中的一种以上,R2和R3分别选自烷基、芳基和烷氧基中的一种以上,m选自1或2,n选自0-4中的整数,X-选自BF4-、PF6-、SbF6-或B(F5-Ph)4-;本发明通过在酰基氧化膦的核心结构中引入4-羟基苯基硫鎓盐基团,其实现了自由基-阳离子杂化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功能,从而在紫外-可见光固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10547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60701.9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8F2/48 , C07F9/53 , C09D167/06 , C09D16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由基-阳离子杂化型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该光引发剂中R1选自C1-C8烷基、C6-C20芳基和C1-C4烷氧基中的一种以上,R2和R3分别选自烷基、芳基和烷氧基中的一种以上,m选自1或2,n1选自0-4中的整数,n2选自0-5中的整数,X-选自BF4-、PF6-、SbF6-或B(F5-Ph)4-;本发明通过在酰基氧化膦的核心结构中引入4-羟基苯基硫鎓盐基团,其实现了自由基-阳离子杂化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功能,从而在紫外-可见光固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07876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61475.6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7F9/53 , C07F9/32 , C08F283/10 , C08F283/01 , C08F222/20 , C08F222/14 , C08J7/18 , C09D151/08 , C09D7/61 , C08L5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酰基氧化膦-二苯乙烯硫鎓盐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该硫鎓盐类化合物中R0选自氢、卤素原子、R、OR、SOR、SO2R和CH2OR,R选自C1-C24直链烷基、C1-C24支链烷基和-C6-C12芳基,R1选自C1-C8烷基、C6-C20芳基和C1-C4烷氧基中的一种以上,R2和R3分别选自烷基、芳基和烷氧基,n选自0-4中的整数,X-选自BF4-、PF6-、SbF6-或B(F5-Ph)4-;本发明通过在酰基膦氧化物型自由基光引发剂中引入二苯乙烯基硫鎓盐基团,其实现了自由基-阳离子杂化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功能,从而在紫外-可见光固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44035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62823.X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7C381/12 , C07F9/40 , C07C319/20 , C07C321/28 , C07C315/02 , C07C317/14 , C07C17/263 , C07C25/24 , C07C323/62 , C07C323/22 , C07C319/14 , C08F2/48 , C09D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81/12 , C07C17/2637 , C07C315/02 , C07C319/14 , C07C319/20 , C07F9/4075 , C08F2/48 , C09D4/06 , C07C321/28 , C07C317/14 , C07C25/24 , C07C323/62 , C07C32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有机化学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式(I)所示一类新的含二苯乙烯共轭结构的双芳基硫鎓盐,其化学工艺制备技术,其作为辐射固化光敏引发剂的用途,以及其在辐射固化配方产品,特别是在UV-Vis-LED光固化涂料,等诸多场合的应用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829921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223575.8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7C225/22 , C07C221/00 , C07C45/46 , C07C49/807 , C09D11/101 , C09D7/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有机化学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式(I)所示一类二苯胺基联苯基羰基类化合物,其作为辐射固化光敏引发剂的用途,以及其在辐射固化配方产品,特别是在光固化涂料或油墨,等诸多场合的应用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807996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207141.0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31/06 , B01J35/1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多胺的开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开孔材料包括开孔聚氨酯海绵以及负载在开孔聚氨酯海绵上的改性聚多巴胺,该改性聚多巴胺为聚乙撑亚胺改性的聚多巴胺;制备时,先将聚多巴胺负载在开孔聚氨酯海绵上,之后对聚多巴胺进行改性即可;应用时,用二硫化碳对开孔材料进行改性,将聚乙撑亚胺中的氨基转化为二硫代氨基甲酸基团,用于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或将贵金属纳米粒子负载在开孔材料上,用于对化学反应进行催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聚乙撑亚胺处理聚多巴胺改性的开孔材料,不仅能引入多胺功能平台,还能交联聚多巴胺,提高开孔材料的机械稳定性,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7129487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228125.3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7D335/16 , C07C309/06 , C07C303/32 , C08F2/48 , C09D11/101 , C09D11/30 , C09D16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以硫杂蒽酮为共轭结构的LED可激发硫鎓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在硫杂蒽酮结构上引入联苯类结构,分子的吸收波长延长到近紫外‑可见光区,从而实现了商业化LED可激发的一类硫鎓盐光生酸剂分子。这类光生酸剂合成步骤简单,易于提纯,成本较低,产率较高。且该类光生酸剂为LED可激发型光生酸剂,适应波长宽,在紫外‑可见光区体现出较好的光吸收性能,适用于紫外区到可见光区的光引发聚合。此外,在避光条件下,此类光生酸剂能够长时间保存,化学稳定性高。在LED激发的紫外‑可见光引发体系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118206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223801.8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7D413/04 , C07D401/14 , C09K11/06 ,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13/04 , C07D401/14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22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033 , G01N21/64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式(I)表示的一类以N,N‑双(2‑吡啶基甲基)‑2‑喹啉甲胺为核心结构的新化合物,其中{R1、R2、R3、R4和R5表示卤原子、氢原子、烷基、烷氧基或者用下述式(IA)的基团[式中,Y表示亚甲基、氧原子或者氮原子和下述式(IB)表示的基团(式中,R7表示氢原子、烷基或者烷氧基;Z1、Z2和Z3表示没有或者氧原子;n、o和p表示0、1或者2)共价连接形成的基团;R6表示氢原子、甲基、甲氧基或者用下述式(IB)表示的基团;m表示0、1或者2],R1、R2、R3、R4和R5不能同时是卤原子、氢原子、烷基或者烷氧基,X表示CH=CH或者没有(即联苯结构)},还涉及其化学制备工艺,其作为荧光探针对水相中锌离子的检测,尤其是在活细胞内锌离子浓度的检测,还包括细胞的荧光造影,等诸多场合的应用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637801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98060.9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9/125 , B01D69/02 , B01D71/52 , B01D71/68 , B01D2323/30 , B01D2325/0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非对称结构的复合增湿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添加致孔剂利用浸入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多孔结构,第一实施方法是先复合后制孔,第二种实施方法是先制孔后复合。多孔层在保证力学性能和气阻性的前提下,降低了活性层的使用厚度,提高的水气渗透性,降低了成本。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法其制备工艺可控性好,水气渗透性能与气阻性好,力学性能良好,在增湿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