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5164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10332.0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瑞莉自动化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靠港船舶接用岸电技术的数据采集与规约转换方法,包括:对被动岸电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主动采集,写入到相应的全局变量;对主动岸电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侦听采集,写入到相应的全局变量;将所述主动采集和侦听采集的所有运行数据进行规约转换,并发送至通讯前置机。本发明基于岸电技术理论,可将不同厂家、不同规约的设备连接到一个通讯管理装置,再通过以太网接口上传到通讯前置机,具有降低监控系统的硬件成本,提高监控系统的可操作性,利于监控系统今后功能扩展与应用推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09978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714383.9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B1/24
Abstract: 一种配电柜线路微电流询问能耗降损系统,它包括一供电识别系统,供电识别系统包括一继电器或晶闸管;供电识别系统还包括一红外发射模块和一与红外发射模块配套的红外接收模块,红外发射模块接入配电柜供电线路的火线,红外接收模块接入配电柜供电线路的零线;供电识别系统还包括一遮光套,遮光套套在配电柜供电线路上,红外发射模块设有至少两个红外发射二极管,至少一个红外发射二极管位于遮光套内,至少一个红外发射二极管位于遮光套外,红外接收模块也位于遮光套内,位于遮光套内的红外发射二极管朝向红外接收模块。本发明在红外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信号不符合频率要求或者接收不到信号时,供电线路处于断开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6160228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18058.1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余能宝平台的需求响应资源运营调度方法,余能储户将电力调节能力上报并授权余能宝平台对余能调节对象进行控制;余能宝平台将余能储户的余能聚合,以虚拟电厂形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或发电计划安排,并获得收益;余能宝平台根据电力市场交易或发电计划安排的余能调节需求,下发对余能调节对象的控制指令,并根据余能调节对象执行调度的结果分享收益。本发明扩大了参与需求响应的用户范围,平台具有自主运营盈利的能力,利于需求侧常态化互动响应的形成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3595136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310594627.X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838 , Y02P80/14 , Y04S10/527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网能量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逆变器、电能表、电能质量监测终端、测控保护装置、微网协调控制器、至少一个能量管理子系统、能量综合管理系统和通讯网络,逆变器、电能表和测控保护装置通过通讯网络与微网协调控制器通讯连接,电能质量监测终端通过通信网络与能量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微网协调控制器与能量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各能量管理子系统均与能量综合管理系统通信连接。实现分布式电源的优化控制、能量经济调度、无功优化、电能质量监测等功能,用以解决现有微网控制技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009490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264308.7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电源供电的移动式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柜、直流变换器柜、UPS电、第一AC/DC开关电源、第一DC/DC开关电源、第二AC/DC开关电源和第二DC/DC开关电源;所述储能电池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DC/DC开关电源和第二DC/DC开关电源的输入端,所述第一AC/DC开关电源、第一DC/DC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储能变流柜的输入端,所述第二AC/DC开关电源、第二DC/DC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直流变换器柜的输入端,所述储能变流器柜的输出端连接UPS电源的输入端,所述UPS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AC/DC开关电源和第二AC/DC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解决了传统移动式储能系统在长时间闲置的情况下无法启动的问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54662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669951.2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运维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经济性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当前分布式光伏的运维模式;2)获取当前分布式光伏的投资主体;3)依据步骤1)所获取的运维模式确定在步骤2)中投资主体下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和收益的构成因素;4)诊断当前分布式光伏的经济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分布式光伏运维模式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问题,可以指导分布式光伏的各投资主体根据不同的运维和收益需求选择合适的运维模式,进而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综合效益,具有简单有效、可靠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5262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44191.3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IPC: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中点箝位式三电平拓扑开关死区影响的开关驱动方法,三电平拓扑的每相桥臂包括四个开关管,所述开关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检测每相的当前电流方向;2)分别判断各相电流方向是否为设定的正向,若是,则执行步骤3),若否,则执行步骤4);3)将对应相的第三、第四个开关管提前关断、延时开通;4)将对应相的第一、第二个开关管提前关断、延时开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控制精度高、有效节省处理器计算资源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09978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14383.9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B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3/0065
Abstract: 一种配电柜线路微电流询问能耗降损系统,它包括一供电识别系统,供电识别系统包括一继电器或晶闸管;供电识别系统还包括一红外发射模块和一与红外发射模块配套的红外接收模块,红外发射模块接入配电柜供电线路的火线,红外接收模块接入配电柜供电线路的零线;供电识别系统还包括一遮光套,遮光套套在配电柜供电线路上,红外发射模块设有至少两个红外发射二极管,至少一个红外发射二极管位于遮光套内,至少一个红外发射二极管位于遮光套外,红外接收模块也位于遮光套内,位于遮光套内的红外发射二极管朝向红外接收模块。本发明在红外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信号不符合频率要求或者接收不到信号时,供电线路处于断开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4333042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54823.6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 ,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变流器并离网无缝切换控制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的控制装置分别连接电网监控系统和并网点开关,包括储能变流器、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组和第一变压器,所述的控制器分别连接电网监控系统、储能变流器、和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的电池组分别连接储能变流器和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的储能变流器通过第一变压器与第一电网母线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上设有用于连接电压互感器的第一接口、用于连接并网点开关的第二接口以及用于连接并网点开关位置结点的第三接口,所述的电压互感器设在并网点开关的上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实现离网转并网高精度同期、实现并离网平滑切换、不依赖通信网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595138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96156.6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2 , Y02E60/722 , Y04S10/12 , Y04S10/14 , Y04S1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微电网系统,包括就地控制层、网络通信层、主站层和软件层,就地控制层通过通信网络层与主站层通信连接,主站层通过信息交互总线与软件层通信连接,本发明集成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多种类型和容量的储能系统及现代电力电子、通信、控制技术,在实现高可靠性供电的同时,实现可再生能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对微网内负荷的高可靠性供电;正确反映微网和外部电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充分展现分布式能源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作用;实现光伏、风电、储能系统及微网系统的运行数据采集和存储,为微网关键技术的研究积累运行数据。解决了现有微电网系统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效益差、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