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0677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15873.7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09D185/02 , C09D5/18 , C09D5/08 , C08G7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器材专用防腐阻燃漆及其制备方法,阻燃漆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ODDP型阻燃树脂100份、阻燃剂15‑90份、成炭剂15‑65份、发泡剂25‑85份、润湿剂0.1‑5份、消泡剂0.1‑5份、分散剂0.1‑10份、防沉降剂0.5‑10份、颜填料1‑60份、流平剂0.01‑3份、固化剂10‑100份、溶剂10‑100份;ODDP型阻燃树脂以ODDP与苯膦酰二氯衍生物为反应原料进行反应制备而成;所述ODDP的结构式为所述苯膦酰二氯衍生物的结构式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力设备器材专用防腐阻燃漆,其能够在变电站钢结构建筑表面形成具有相当厚度的保护涂层,实现优异的防腐阻燃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5487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6227.3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式互感器测量误差的综合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属于电力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同步采集标准互感器的输出信号、电子式互感器二次转换器的输出信号以及合并单元的输出信号;分别基于标准互感器的输出信号、电子式互感器二次转换器的输出信号及合并单元的输出信号,计算第一工频幅值相位信息、第二工频幅值相位信息和第三工频幅值相位信息;基于第一工频幅值相位信息、第二工频幅值相位信息和第三工频幅值相位信息,同步检测电子式互感器、电子式互感器二次转换器及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的测量误差。本发明可实现对电子式互感器及其关键组部件测量误差的同步检测,有利于实现电子式互感器运行状态的有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725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246264.6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李宾宾 , 薛建议 , 罗沙 , 田宇 , 柯艳国 , 王刘芳 , 邱欣杰 , 程登峰 , 朱太云 , 朱胜龙 , 陈庆涛 , 黄杰 , 马亚彬 , 汪玉 , 李坚林 , 甄超 , 姜源 , 温睿 , 韦健 , 金晶 , 秦少瑞 , 秦金飞 , 叶剑涛 , 郑浩 , 宋东波 , 秦琪 , 陈艺 , 王鑫 , 金雨楠 , 周立军 , 曹飞翔 , 吴琼 , 金甲杰 , 曹涛 , 张竹 , 丁立健
IPC: C09D163/02 , C09D5/24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致电导率自适应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主要步骤有:建立电热耦合场下固体绝缘材料的表面电荷和沿面电场计算模型,获取优化的热致表层电导率分布;制备含有高电导填料的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材料;更改所述高电导填料的含量,获得高电导填料含量、温度和电导率的对应关系,确定符合优化的热致表层电导率分布的高电导填料的含量,将电导率‑温度自适应复合材料在所述固体绝缘材料的表面形成涂层。该热致电导率自适应涂层可自动在温度梯度下形成连续的电导率梯度分布,能够实现温度梯度耦合直流电场作用下服役绝缘子表面电荷和沿面电场的自适应调控,从而提升绝缘子击穿电压,可用于抑制电热耦合场下表面电荷积聚。
-
公开(公告)号:CN11533016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31964.2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陈艺 , 赵龙 , 秦琪 , 汪玉 , 李宾宾 , 包佳佳 , 杨瑞雪 , 丁洁 , 王鑫 , 金雨楠 , 范明豪 , 马亚彬 , 翟玥 , 陈庆涛 , 黄杰 , 刘鑫 , 孙伟 , 李帷韬 , 李奇越 , 张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约束的控排企业多能优化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每种能源分别作为粒子的一个维度,能源购买量作为粒子位置,初始化各粒子的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计算适应度函数值,找到个体最优以及群体最优;判断是否符合碳约束条件,如果符合,则计算惯性权重,根据惯性权重更新粒子位置和速度;如果不符合碳约束条件,则随机更新粒子位置和速度;判断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若否,将更新后的粒子位置和速度作为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返回上述步骤,若是,则输出控排企业多种能源购买量的最优解;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立足具体生产过程,研究了能量输入策略对产出及碳排放的影响,节约能量输入、减少碳排放,具有现实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0928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57340.7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朗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氟异丁腈中甲醇的测定系统及方法,所述测定系统包括:气体样品通路、载气通路、预分离装置、二次分离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气体样品通路分别与所述预分离装置和所述载气通路连接;所述预分离装置与所述二次分离装置连接,所述二次分离装置分别与所述载气通路和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本发明设置了气体样品通路、载气通路实现了气体的流通,设置了预分离装置和二次分离装置保证了甲醇组分完全分离,进一步保证了甲醇组分的分离度,设置了检测装置实现了甲醇组分含量的检测,即本发明实现了全氟异丁腈中甲醇的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01160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95923.8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防腐阻燃涂料专用喷涂装置,包括涂料桶、第一泵体、手持杆组件和喷涂组件,喷涂组件设置在手持杆组件的一端,第一泵体与涂料桶和喷涂组件连接,喷涂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喷涂板,喷涂板安装在手持杆组件上,喷涂板上设置有喷头,喷头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泵体连接,第一泵体用于将涂料桶中的涂料通过第一连接管泵送至喷头。本发明,利用第一泵体将涂料桶中的涂料通过第一连接管泵送至喷头,因喷头位于喷涂板上,而喷涂板又设在手持杆组件上,工人在进行喷涂作业时,可以持着手持杆组件开展喷涂工作,喷涂速度快,而且还可以较为方便的对一些处在较高位置的缆线进行喷涂,便于工作人员操作,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5421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751418.6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共享储能容量规划方法及装置,包括:建立共享储能系统的运行模型,运行模型表示在设定联盟方式中各参与者、负载侧及电网侧之间的关系;根据运行模型确定设定联盟方式下系统总收益方案;基于双层博弈理论根据系统总收益方案对各参与者收益进行迭代优化,得到各参与者的最优收益分配方案;根据最优收益分配方案对各参与者储能容量进行迭代优化,得到各参与者最优储能容量规划方案。利用优化方法对每时刻的各参与者的储能容量调度问题进行规划,使得在这种运行方式下最大化每个参与者的利益,同时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78733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09126.2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共享储能的配电网协同运行控制方法和系统,涉及智能电网技术领域。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用电用户的用电数据、发电用户的发电数据和共享储能电站的运行数据;根据用电用户的用电数据、发电用户的发电数据和共享储能电站的运行数据,向用电用户推送供电的发电用户,向发电用户提供共享储能服务,向用电用户提供共享供能服务。该方法和系统结合共享经济思维,将用电用户和发电用户相连,按照不同用电用户的用电需求,向用电用户推送至少一家供电的发电用户和提供共享供能服务,使用电用户能够随时按需选用发电用户,降低用电成本,同时,向发电用户提供共享储能服务,尽量避免了发电用户的弃电量,提高了发电用户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8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53756.3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安徽大学
IPC: G06T3/4076 , G06T3/4046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轻量级网络的变电设备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应用训练好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模型,获取高分辨率变电设备图像;其中,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模型的建模、训练过程,包括:收集变电设备的高分辨率图像,再利用高分辨率图像生成低分辨率图像;建立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模型;将生成的低分辨率图像作为输入数据,送入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模型中进行训练,学习低分辨率图像与其对应的高分辨率图像之间的映射关系,逐步调整其参数,以有效地生成高分辨率图像,本发明能够为电力系统的监控提供更为清晰的视觉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29574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30438.2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V10/25 , G06F40/30 , G06N3/045 , G06N3/084 , G06N3/096 , G06V10/44 , G06V10/7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20/70
Abstract: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巡检的适应学习方法及系统,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增强视觉语言预训练模型对开放词汇的识别能力和领域泛化能力的问题,本发明对教师模型和学生模型通过CLIP编码器进行初始化,通过构建样本级对比蒸馏损失和样本间关系蒸馏损失来实现知识蒸馏,具备了开放词汇目标检测能力;利用教师模型指导学生模型,通过梯度反传的方式更新学生模型参数,提高学生模型对于目标域识别的精准度,使学生模型能够在精度和泛化性能上接近甚至达到教师模型的水平,利用学生模型的参数更新教师模型参数,保证教师模型的稳定性,有效增强目标检测模型的领域泛化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