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3672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24698.4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202/30 , C01P2002/01 , C01P2002/7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气相爆轰法合成碳纳米管的方法。将气相爆轰管密闭后抽真空,向其中加入有机铁源,气相爆轰管加温至100~180℃,使有机铁源蒸发成气态;待有机铁源充分蒸发成气态后,向气相爆轰管内充入碳氢可燃气体;所述的碳氢可燃气体为乙炔或甲烷;再向气相爆轰管中充入氧气,直至压力为0.05~0.2MPa;停止加热,引爆气体;爆轰完毕待气相爆轰管冷却后,排气,收集产物,即为碳纳米管;本发明的方法简单、高效、廉价、产量大并且纯净。
-
公开(公告)号:CN104951601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04347.X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一种海冰-海洋结构相互作用的离散元高性能仿真系统。海冰-海洋结构相互作用的离散元高性能仿真系统采用三个步骤实现对海冰与海洋平台结构作用的仿真,分别是建立模型,数值计算以及结果显示。用户可以直接在计算机终端设置海冰与海洋结构的参数并其相互作用,准确高效地获得结构的冰荷载和振动响应等力学性能和可视化的三维结果动画。从而使得基于GPU离散元数值分析对冰区海洋平台的结构设计和疲劳分析具有实际的指导性意义。系统适用于环境、气象、水文、工业、科研等多个涉及海冰与海洋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领域,界面友好,设计规范,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3630704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616747.5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连续电阻丝探针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爆破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采用麻花型金属丝作为芯线,在芯线上敷设漆包电阻丝,然后紧密缠绕导电薄膜作为屏蔽层,在屏蔽层外包覆柔性绝缘层,制成线型的连续电阻丝探针。麻花型金属丝采用螺杆线、批花线、细钢丝绳、缠丝琴弦或按固定节距扭转的三角形至六角形麻花型金属丝,电阻丝采用漆包电阻线,屏蔽层采用金属箔或涂覆金属的塑料薄膜或导电橡胶,外部的绝缘层使用橡胶或塑料等常用的绝缘材料。该电阻丝探针是一种通用的传感元件,既能测量爆轰波,也能测量高压冲击波。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解决了提前烧断或烧通电阻丝问题,提高测量数据可靠性;探针长度不受限制,使其更适于实际爆破现场的大型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028171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84737.0
申请日:2014-06-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氧化铝粘结金刚石纳米复合颗粒材料的爆轰制备方法,属于爆炸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采用爆轰法制备氧化铝粘结金刚石纳米复合颗粒;金刚石颗粒表面硼化及与铝盐溶液混合时,采用超声波或均质化分散,硼化后的颗粒煅烧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温度为400~450℃之间。铝盐宜使用硝酸铝,氢氧化铝或偏铝酸钠等;爆轰炸药宜采用负氧平衡炸药如RDX,PETN,乳化炸药等;在爆炸容器中,采用水或一系列难以与氧气发生反应的非氧化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作为保护介质。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具有较好的颗粒分散性,颗粒的尺寸50~200nm,包覆层厚度约1~2nm,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适于直接用作宝石、硅片、LED基片的抛光磨料,也能进行深加工成各种金刚石磨具。
-
公开(公告)号:CN102708369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46520.4
申请日:2012-05-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K9/46
Abstract: 一种基于卫星图像的海冰参数提取方法及系统实现,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实现了卫星图像去除经纬线噪音的算法,准确识别图像元素类型并分类,通过边界追踪算法提取陆地海冰分界线与海冰海水分界线。在此基础之上计算卫星图像中的海冰密集度、海冰厚度和海冰尺寸三个参数。用户在计算机终端打开图像,图像预处理,关键要素(海冰、陆地、海水)识别,分界线描绘,海冰参数提取和数据结果保存的操作。该提取方法合理、高效、精确,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设计规范,界面友好,可靠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687543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46303.8
申请日:2005-04-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多层复合结构防爆墙的设计方法属于安全防爆领域用相结合的技术,涉及爆炸冲击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研究。其特征是多层复合防爆墙是在混凝土墙体中间添加发泡混凝土、硬质多孔聚氨酯或其它高分子多孔材料。与传统的防爆墙相比,墙体结构采用三层或五层复合形式。根据防爆墙可以抵抗爆炸冲击能量的设计要求,基于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对防爆墙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包括防爆墙层数、各层材料的厚度比以及多孔材料的选择。其效果和益处是当发生近距离爆炸事件时,既可保证防爆墙的整体结构强度,抵御高速冲击破坏,又能有效地衰减爆炸冲击波能量,也是对建筑安全防爆技术进一步拓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1906C
公开(公告)日:2004-06-02
申请号:CN01128249.5
申请日:2001-09-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爆炸焊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将多层非晶态合金薄膜固结成为块体非晶态合金管,以及与普通金属材料焊接成复合管的柱对称爆炸焊接方法。其特征是以非晶态合金薄膜为原料,将非晶态合金薄膜卷在芯棒上,通过调节非晶态合金薄膜卷的松紧程度,控制薄膜间的爆炸焊接间隙,将非晶态合金薄膜卷放置在柱对称的飞管打击装置的正中,对金属飞管与非晶态合金薄膜、非晶态合金薄膜与薄膜间进行爆炸焊接;通过除去芯棒,制成内层表层为非晶态合金的复合管,再除去外层金属飞管制成块体非晶态合金管。本发明的优点是可焊接各种非晶态合金薄膜,保持合金的非平衡态特征,并可减少合金块体中的缺陷,防止合金块体变形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345644A
公开(公告)日:2002-04-24
申请号:CN00123052.2
申请日:2000-09-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3K2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板幅爆炸复合板的制造方法,其主要特征是沿复板的一个长边布置可稳定爆轰的高爆速起爆药条,由起爆药条沿板长度方向起爆焊接主装炸药,可避免炸药超长爆轰的不稳定问题与熄爆问题,顺利焊接各种复层的超长复合板。同时,由于起爆方式与爆轰方向的改变,缩短了基复板之间焊接射流的排出距离,且复合板上无一般的起爆未结合区,无需后序的起爆点补焊,因此,适于大板幅高质量复合板的制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