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双交联的粘合剂及其制备的复合膜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173048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12188.4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化学双交联的粘合剂及其制备的复合膜电极,属于膜电极用胶粘剂领域。粘合剂的制备过程为:将羧甲基纤维素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得到粘合剂溶液A;然后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得到粘合剂溶液B;然后将聚丙烯酸加入粘合剂溶液B中完全溶解,再加入聚偏二氟乙烯,待其完全溶解,再加入植酸充分混匀得到复合粘合剂溶液C;将粘合剂溶液C加热进行原位化学交联,得到物理/化学双交联的粘合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粘合剂制备的离子印迹复合膜电极。所述粘合剂综合了聚偏二氟乙烯的水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以及双交联所带来的优越的粘合性能,提升了双交联复合膜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提高了电极吸附容量。

    一种反应与分离一体化的防腐耐高温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6525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896133.4

    申请日:2019-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与分离一体化的防腐耐高温反应装置,含有反应釜体、防腐层、支架、反应物容器、分离助剂盒、凝汇锥台、密封垫和反应釜封盖;增设有反应物进料管、助剂输入管、冷却剂进口管、冷却剂出口管、助剂放空管和产物出口管;其中,凝汇锥台是预埋有盘管冷却结构,分离助剂盒外底端是上凸结构,本装置可在强酸、强碱介质、高温、高压工况条件下使用,副产物被转移并被转化,减小了反应阻力,提高了釜内物料转化率,产品收率高,母液直接用于下一批次合成,反应与分离同步进行,分离过程不需要消耗额外输送和加热能源,无须建设专门的分离设备,节能降耗,节省空间,工艺简单,经济合理,利于工程强化。

    一种电化学耦合去除脱硫废水中氯离子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5722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583372.4

    申请日:2019-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耦合去除脱硫废水中氯离子的方法及装置。该装置中电解液槽在分离阶段用作分离器,在电极再生阶段用作电极再生器;两个电极分别为析氢电催化功能电极和电控离子交换功能电极,电极之间用导线相连接;两个直流电路电场方向相反,分别在分离过程和电极再生的过程中交替使用;电解液槽底部设有净化后的高浓度氯离子废水进口和絮凝产品出口,顶部设有脱氯处理水出口和氢气收集口;在电极再生阶段,电解液槽与电极再生液储液罐通过泵与管路连接。本发明利用阴阳极不同的反应协同强化,可以提高氯离子去除的效率、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最终使得废水中的氯离子以固态形式存在于絮凝产品中,便于回收处理。

    一种双电层碳基膜连续回收稀溶液中铅离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21816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1262495.0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层碳基膜连续回收稀溶液中铅离子的方法,是将具有双电层性能的碳基电活性离子交换膜材料应用于电控离子选择渗透系统,利用碳基电活性材料的双电层机理和电控离子选择渗透系统中槽电压‑双脉冲电位耦合电路,实现了铅离子的连续选择性分离;所述的碳基膜具有高导电性、膜厚可控、电化学稳定性好,在双脉冲电位调控下产生的双电层充放电过程伴随有离子的快速、可逆吸/脱附等优点。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电活性离子交换膜导电性差、稳定性差、离子传递阻力大的问题,实现了稀溶液中铅离子的连续选择性去除,且膜的制作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极易实现大规模生产,为铅离子选择性去除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基础。

    一种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4095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610979610.X

    申请日:2016-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制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层状无机化合物/导电聚合物/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聚合物和无机层状化合物在纳米尺度复合,将硫包夹于片层间,阻止了硫的穿梭效应;层状材料如弹簧可缓冲体积膨胀的应力,保持材料的固有结构减少体积扩张引起的活性物质损失,提高材料循环性能;有机无机复合的层状材料本身具有电位响应阳离子交换属性,与硫复合在充放电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提高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层状化合物层间距可以调节,合适的层间距有利于Li+的传输。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层状无机化合物/导电聚合物/硫复合材料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沥青混合料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73521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088625.6

    申请日:2018-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沥青混合料改性技术领域。该材料包括工业副产品硫40~50份;废旧聚乙、聚丙聚合物10~15份;增塑剂2-10份、填料10-40份、H2S抑制剂0.5~1份、引发剂0.1~0.5份、交联剂1.5~2.5份、抗老化剂0.02~0.1份,混合,在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后进入双螺杆挤出机,在120~145℃下,挤出条状产品,冷却固化、吹干、切粒、包装,即制得沥青混合料改性剂。本发明在提高材料质量和路用性能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代替沥青,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生产及施工工艺方法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设备及原材料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显著,适合工业化生产;市场前景广阔。

    一种金属硫化物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269698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115127.6

    申请日:2018-0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H01G11/86 H01M4/13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硫化物的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金属硫化物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及其在电池、超级电容器、电解水制氢等领域中的应用。一种金属硫化物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将负载单质硫的导电基体作为工作电极,惰性电极为对电极,并与参比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三电极浸没于金属盐有机溶液中,对工作电极施加还原电位,制得原位生长有金属硫化物的导电基体。电化学法相比于水热和溶剂热方法,避免了高温、高压等操作条件,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能耗低、耗时短。以单质硫为硫源具有绿色、环保、来源广、成本低等优点。运用电化学法可以通过调控还原电位、时间等参数控制反应过程,合成不同形貌与结构的硫化物。

    微介孔复合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2165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03829.5

    申请日:2016-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P2002/72 C01P2004/04 C01P2006/12 C01P20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介孔复合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是将酚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聚合,聚合物溶于溶剂形成树脂溶液,该树脂溶液作为成孔剂,表面活性剂作为造孔剂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将上述树脂溶液和造孔剂溶液混合形成反应溶胶。反应溶胶进行热聚处理形成微介孔聚合物,焙烧去除造孔剂后得到微介孔复合高分子,进一步焙烧碳化后得到微介孔复合碳材料。本发明是以萘酚为代表的煤焦化所产生的稠环芳烃类化合物作为成孔剂之一,原料易得、减少了制备多孔碳的生产成本,便于规模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