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8630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045367.5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高硫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除硫方法,属于环保和冶金技术领域。高硫铝土矿生产氧化铝过程中在料浆中加入还原剂除硫,其中还原剂为活性炭、铝、铁、锌中的一种或者任意比例混合物。本发明不仅可以将溶液中各种形态的变价硫(S2-、S2O32-、SO32-、SO42-)去除,而且除硫效率高;同时还可以消除硫对加热器壁腐蚀可能会带来严重安全隐患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0757253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647051.7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1B33/037 , C22C1/02 , C22C1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硅物料直接制备高纯硅和钛硅合金的方法,属于钛硅物料高效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以不同硅含量的钛硅物料为原料,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熔化;熔融的合金物料在该气压下保温进行真空挥发精炼除杂;除杂后的熔体进行电磁搅拌定向凝固强化分离,定向凝固过程中在优先析出的硅在电磁搅拌力和温度梯度的作用下沉积在坩埚底部,而钛硅合金相析出后在坩埚上部,得到高纯硅和钛硅合金两种产品;将产品沿分离界面切割,即可获得低硼、磷的高纯硅和低铁的钛硅合金产品。本方法获得的高纯硅的纯度大于99.995%,钛硅合金中钛含量20%~30%。该方法与传统的高纯硅和钛硅合金制备技术相比,该方法具有流程短、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312931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363321.1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22B7/00 , C22B11/00 , C01B33/0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7/001 , C01B33/037 , C01P2006/80 , C22B7/007 , C22B11/026 , C22B11/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回收贵金属和制备高纯硅的方法,属于贵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和硅提纯技术领域。将待处理贵金属物料、硅物料和添加剂一起进行熔炼,保温后得到熔渣和硅基合金;将得到的硅基合金经热处理,使贵金属在硅凝固过程中往硅晶界偏析和富集;将热处理过后的硅基合金研磨成粉末状;用湿法浸出硅晶界处的非硅物相,使被捕集到硅基合金中的贵金属转移到浸出液;将浸出物料进行过滤处理,分别得到固态高纯硅粉和含贵金属的浸出液;将得到的高纯硅粉作为硅物料重新循环使用,或送往光伏或电子产品企业作为制备太阳能级硅或电子级硅的原材料。本发明与现有的铁捕集法和铜捕集法相比,具有无碳排放、低成本、流程短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13450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211206.2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H01L31/18 , H01L31/07 , H01L31/03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 H01L31/18 , H01L31/035218 , H01L31/035227 , H01L3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硅基石墨烯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硅片预处理、硅纳米线阵列引入、硅纳米线的表面钝化处理、对硅纳米线表面进行量子点修饰、石墨烯或碳纳米管的填充、窗口周围导电层引入、片层石墨烯转移、电极接入等八个步骤。本发明采用石墨烯量子点修饰的纳米硅为基底,目的在于大大增强太阳光利用范围,同时在硅纳米线之间填充高导电的掺杂石墨烯碎片或碳纳米管,有利于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实现新型高效纳米硅基石墨烯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631850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07200.7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质机制炭制备方法,属于机制炭技术领域。分别将褐煤和生物质炭破碎成0.1~2mm的褐煤颗粒和生物质炭颗粒;将0.1~2mm褐煤颗粒在600~800℃隔绝空气炭化4~8h,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炭化物;将炭化物、生物质炭颗粒和粘结剂按照质量比为60~95:0~35:2~5混合均匀,再加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混合物料中含水控制为混合物料质量的10~15%;将得到的混合物料在压力为0.5~1MPa下压制成型,在100~200℃下烘干即得煤质机制炭。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煤质机制炭价格低廉,环保和燃烧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329897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704636.9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1B33/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025 , C01P2006/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工业硅冶炼生产的复合还原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石油焦物料的粒度配比:粒径为0.1mm以下的石油焦占比60~75wt%,粒径0.1mm以上的占25~40wt%;无烟煤/烟煤物料的粒度配比:粒径为0.15~0.3mm配比占55~75%,0.15mm以下粒径配比占25~45%;木炭粉末和生物质炭/半焦按任意比例混合得到炭粉混合物料,炭粉混合物料粒度配比:0.075mm以下粒径配比占75~90%,0.075mm以上粒径配比占10~25%;将配置好的石油焦物料、无烟煤/烟煤物料、炭粉混合物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添加有机粘接剂、添加剂、水搅拌均匀,然后制备成球团,烘干后制备得到复合还原剂。该复合还原剂具有固定碳含量高、化学反应活性高、灰份含量及其挥发份含量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7461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08829.1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强化去除冶金级硅中硼的方法,属于硅提纯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将含硼的冶金级多晶硅和金属铝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混合物料与添加剂均匀混合后,在氩气气氛中进行感应熔炼,待物料完全熔化后,在感应加热条件下进行向上或向下的定向凝固,析出的硅晶体被电磁力富集到铝硅熔体的一端形成富集相,相对应的反向为共晶铝硅合金;定向凝固结束后,机械分离硅晶体的富集相和共晶铝硅合金;将硅晶体的富集相磨成细粉,再用混酸浸出硼、铪及其他中间相后得到高纯硅;本发明所述以少量的铪元素作为添加剂强化了冶金级硅中硼杂质的去除,明显提高了硼的去除率,同时,添加的铪也可以被有效去除,不会对硅造成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274306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810058419.7
申请日:2008-05-2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 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金属菱铁矿全浮选选矿方法,针对原矿含硫较高,伴生有价元素铜的菱铁矿矿石,同时伴生有少量的赤褐铁矿、磁黄铁矿及黄铁矿等矿石采用全浮选工艺流程,可以获得品位Fe≥38%,铁回收率75~80%,硫含量低于0.20%的菱铁矿精矿指标,得到铜品位≥18%,回收率≥70%的铜精矿,硫品位≥45%,回收率≥70%的硫精矿。本发明中利用专门的菱铁矿捕收剂进行捕收,可以使菱铁矿的表面和SP捕收剂的发生强烈的物理化学吸附,可以实现菱铁矿与其它非目的矿物的有效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1264465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810058371.X
申请日:2008-05-1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 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一菱铁矿全浮选选矿方法,属于矿物加工工程铁矿石的选矿技术领域。针对单一的菱铁矿矿石同时伴生有少量的赤褐铁矿、磁黄铁矿及黄铁矿等矿石采用全浮选工艺流程,先将原料破碎至-3mm以下并混匀,按液固重量比为1∶2的比例磨矿至粒度为-0.074mm占75%~95%,经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作业可以获得品位TFe≥38%,铁回收率75~86%的菱铁矿精矿。本发明所提供的全浮选工艺流程是利用菱铁矿捕收剂进行捕收,可以使菱铁矿和捕收剂的表面发生强烈的物理化学吸附,实现菱铁矿与其它矿石的有效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905638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61340.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福建紫金贵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硫酸金钠溶液的制备设备及制备工艺,包括:反应瓶,所述反应瓶用于存放亚硫酸钠;第一容纳瓶和第一泵体,所述第一容纳瓶用于存放氯金酸;第二容纳瓶和第二泵体,所述第二容纳瓶存用于存放氢氧化钠;液滴粒径调节机构,包括弹簧和驱动件,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液端,所述弹簧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液端下侧,所述第二管道出液后液滴被吸引至所述弹簧的底端汇聚再滴落,所述弹簧的节距与所述弹簧对所述液滴的吸附力呈负相关;视觉机构;控制系统,根据所述视觉机构获得的颜色控制所述驱动件对所述弹簧的拉伸量从而控制所述第二管道输出的液滴的粒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