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1878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69211.1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C07D23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药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1-(4-氯苯基)-3-吡唑醇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合成方法包括:用乙二醇和氯乙醛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制得2-(氯甲基)-1,3-二氧戊环,然后与氰化物反应,制得3-氧代丙酰胺,用对氯苯肼盐酸盐与3-氧代丙酰胺进行环合反应,获得纯度高于96%环合产物1-(4-氯苯基)-3-吡唑醇,产率高于90%。所合成的1-(4-氯苯基)-3-吡唑醇可作为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体。
-
公开(公告)号:CN107200865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710525374.9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多个刚性环结构增塑剂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塑料助剂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间苯二酚二羟乙基醚或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中的一种与一种含刚性环结构的一元酸,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及高真空度下进行酯化反应,制备得到增塑剂粗产物,又经过后期的纯化处理,制备得到增塑剂纯净物,该增塑剂纯净物分别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及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本发明制备的含多个刚性环结构增塑剂主要应用于PVC树脂中,本发明制备的含多个刚性环结构增塑剂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增塑剂的热稳定性和耐迁移性,而且很好的提高PVC制品的抗静电性,极大的拓展PVC制品的使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905393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48868.8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C08F4/16 , C08F26/10 , C08F210/02 , C08F23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6/10 , C08F210/02 , C08F4/16 , C08F23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类新型高分子自负载的水杨醛亚胺金属钛配合物、合成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以烯丙基取代的水杨醛亚胺金属钛配合物和乙烯为原料,通过共聚制备得到了一类新型高分子自负载的水杨醛亚胺金属钛配合物D1~D6,所制得的钛配合物D1~D6可高效催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均聚反应,单体NVP、催化剂残留率极低,可以满足高质量的医药级PVP的质量要求。所制得的钛配合物D1~D6还可分散在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溶液中,催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溶液聚合。钛配合物D1~D6可以作为催化剂循环使用。相较于现有催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这类高分子自负载的水杨醛亚胺金属钛配合物催化剂聚合高效,催化剂回收后无残留,能够更好地满足高质量的医药级PVP对单体、催化剂等杂质含量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79466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07489.X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C08F8/36 , C08F212/14 , C08F212/36 , C08J9/28 , C07C41/06 , C07C43/04 , C07C43/184 , C07C51/38 , C07C65/36 , C07C5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8/36 , B01J31/10 , B01J2231/32 , C07C41/06 , C07C51/09 , C07C51/38 , C07C2601/06 , C08F212/14 , C08F2800/20 , C08J9/28 , C08J2201/0502 , C08J2325/18 , C08F212/36 , C07C43/046 , C07C43/184 , C07C65/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孔强酸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大孔强酸性树脂以对硝基苯乙烯为主要单体原料,二乙烯苯为交联剂,与分散剂、引发剂、致孔剂等一起共反应,制得对硝基苯乙烯‑二乙烯苯的微球,再经氯磺酸的磺化反应,制得了大孔强酸性树脂。所制备的大孔强酸性树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用作如下体系的高效催化剂:催化异戊烯和甲醇反应合成甲基叔戊基醚(TAME)、异戊烯和乙醇反应合成乙基叔戊基醚(ETBE)、环戊烯与甲醇反应合成环戊基甲醚(CPME);并对洛索洛芬钠的前体—洛索洛芬酸的合成等反应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此外,催化反应后的大孔强酸性树脂可回收后重复利用,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高效催化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20086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525374.9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多个刚性环结构增塑剂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塑料助剂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间苯二酚二羟乙基醚或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中的一种与一种含刚性环结构的一元酸,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及高真空度下进行酯化反应,制备得到增塑剂粗产物,又经过后期的纯化处理,制备得到增塑剂纯净物,该增塑剂纯净物分别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及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本发明制备的含多个刚性环结构增塑剂主要应用于PVC树脂中,本发明制备的含多个刚性环结构增塑剂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增塑剂的热稳定性和耐迁移性,而且很好的提高PVC制品的抗静电性,极大的拓展PVC制品的使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03326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91418.3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210/16 , C08F210/06 , C08F210/02 , C08F2/01 , B01J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流化床分区反应器及其工艺方法,该流化床聚合反应器装置将流化床立式容器分为三个空间区域,即直筒段反应区、支腿段反应区A和支腿段反应区B,两支腿段反应区通过各自的循环气换热器和夹套换热器进行温度控制;两个支腿段反应区中的流化气体相应分为两个流股独立控制,反应体系可以独立调节;流化床反应器由气体进口、流化床层、扩大段、气体出口、出料口组成;反应物料先在二个支腿段反应区A和B分别流化且聚合反应,而后在直筒段反应区中混合且进行二次聚合反应,直筒反应区通过聚合单体冷凝液进行温度控制,最后得到最终聚合产物。本发明流化床聚合反应器装置具有可灵活生产双峰或宽峰聚烯烃产品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69323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27941.6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多硝基取代基苯氧基亚胺配体的钛配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其制备方法是由具有多硝基取代基苯氧基亚胺配体与四氯化钛在二氯甲烷溶剂中通过配位并脱氯化氢的反应得到,而配体L则由4,6-二硝基-2-氨基苯酚和水杨醛或5-硝基水杨醛通过缩合反应高收率制得。本发明具有原料价廉易得和制备成本低的特点,所制备的含多硝基取代基苯氧基亚胺配体的钛配合物C催化乙烯聚合反应时需要的活化剂量少、催化乙烯聚合活性超高、耐较高聚合温度且活性时间长、聚合反应时消耗冷却水量少、催化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适中及聚合产物分子量高的特点,工业化应用前景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693232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11291.6
申请日:2015-03-13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核非茂金属钛配合物、合成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制备的双核非茂金属钛配合物D具有在0~100℃范围内催化乙烯聚合活性高(>106gPE/mol Ti?h)、催化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宽(分子量分布Mw/Mn>4)的特点,通过双核催化体系能直接生产出从低分子量到超高分子量范围的聚乙烯,使得高分子量聚乙烯在保持其优良性能的同时,用低分子量部分加以润滑,大大改善了聚乙烯的加工性能,解决了聚乙烯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间不好调和的矛盾,对聚乙烯的后加工能带来节能降耗和避免材料高温变性的两大积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250431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810047153.6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C10G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微乳化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为:该微乳化生物柴油各组分及其含量:生物柴油为50~70wt%、复配乳化剂为1~10wt%、甲醇为10~30wt%、助溶剂为1~5wt%、水为5~15wt%、乙醇胺为0.1~1wt%。该微乳化生物柴油的制备步骤是:按上述各组分的含量,先将复配乳化剂加入到生物柴油中,经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甲醇、水、助溶剂混合的溶液,再搅拌20~60min加入乙醇胺调至透明。本发明不仅工艺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所制备的微乳化生物柴油透明、不变色、稳定时间长、长期不分层、节油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211497500U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20085917.7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废旧橡胶连续热解与出料系统,包括热解反应器、冷凝系统和回收系统,所述热解反应器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中轴线上的转轴、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转轴相连的驱动组件、多块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热解盘、安装在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热解盘上表面贴合的刮料装置,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油气出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和进气口,所述油气出口与冷凝系统入口相连,冷凝系统出口与回收系统入口相连,回收系统的顶部出口管分为两个支路与热解反应器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将废旧橡胶热解产出焦油和炭黑,节能环保,热量利用充分,产品回收利用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