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热诱导界面链响应的微纳淀粉颗粒基Pickering乳液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186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784476.9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热诱导界面响应的微纳淀粉颗粒基Pickering乳液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0.2~1质量份的微纳淀粉颗粒分散于59质量份的水相中,并进行均质,获得微纳淀粉颗粒悬浊液;(2)将微纳淀粉颗粒悬浊液进行超声处理,获得超声悬浊液;(3)将40质量份的油相加入超声悬浊液中,接着进行均质,得到微纳淀粉颗粒基Pickering乳液;(4)将微纳淀粉颗粒基Pickering乳液进行热诱导,然后冰浴冷却,获得微热诱导界面链响应的微纳淀粉基Pickering乳液。本发明的微热诱导乳液具有极高稳定性,储存时间长达1年以上。

    利用现代分子感官技术结合分子对接测定甜橙精油异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47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38428.9

    申请日:2024-11-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甜橙精油异味鉴定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热加工处理引起甜橙精油异味物质产生的识别鉴定技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现代分子感官技术结合分子对接测定甜橙精油异味的方法,包括甜橙精油的感官评价、甜橙精油的预处理、GC‑O‑MS、嗅闻感官、异味相关化合物的初步筛选、异味化合物的进一步鉴定、分子对接前处理、分子对接等步骤。本发明能弥补目前食品领域和芳香领域中有关甜橙精油异味化合物鉴别存在局限性的问题。

    多形态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46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79865.0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形态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淀粉分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水浴糊化,冷却至室温,形成淀粉簇溶液;(2)将淀粉簇溶液进行醇沉处理,形成多形态淀粉纳米颗粒前体溶液;(3)采用桨式搅拌器搅拌进行重排处理,获得纯化后的多形态淀粉纳米颗粒溶液;(4)将纯化后的多形态淀粉纳米颗粒溶液离心处理,取沉淀物用无水乙醇洗涤后再次离心处理,获得最终沉淀物,将最终沉淀物进行冻干处理,然后研磨,获得纯化的条形淀粉纳米颗粒。通过对桨式搅拌器的桨叶的中线与旋转轴所垂直的平面的夹角以及桨式搅拌器桨叶与旋转轴所垂直平面夹角的控制,实现了多形态条状淀粉纳米颗粒的可控制备与纯化。

    一种多级孔径和形态可控的多孔淀粉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2211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32493.2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级孔径和形态可控的多孔淀粉制备方法,属于淀粉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纯化后的直链和支链淀粉为原料进行复配,精细调控超声物理场中淀粉链糊化解旋后的链长分布,根据直链‑支链比例定量引入乙醇极性分子与暴露出的各级羟基位点高效结合,团聚形成V型复合物,进而在浓缩干制过程中利用乙醇蒸发和水分迁移形成的界面张力,拉伸体系中不同链长的直链和支链淀粉形成“正圆”孔形。本发明通过调控淀粉直链‑支链比例(定量复配)、保持淀粉羟基位点暴露(浓缩培育)、构建界面张力拉伸淀粉链(对流干制)等原理,设计制备出的可控孔径和形态的多孔淀粉,有望成为吸附和包埋不同分子量大小的生物活性物质的良好材料。

    一种基于蛋白微粒化的植物脂肪替代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3931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182657.3

    申请日:2023-0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蛋白微粒化制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蛋白微粒化的植物脂肪替代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将植物分离蛋白配置得到分离蛋白溶液,再进行蛋白水化,得到水化后的分离蛋白溶液;(2)将水化后的分离蛋白溶液进行超声热处理,得到微粒化蛋白分散液;(3)再进行后处理,得到基于蛋白微粒化的植物脂肪替代物。本发明利用超声‑热处理联用技术获得了微粒化蛋白颗粒,赋予其以乳脂肪球的质构特性,极大地拓展了植物蛋白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将植物脂肪替代物加入植物奶中,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营养需求以及对更加天然绿色食品的追求,并且加工技术绿色快捷,扩大了微粒化蛋白在植物奶领域的实际应用。

    一种蛋白纳米结构及其自组装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7445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55917.5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蛋白纳米结构及其自组装方法和应用。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体相纳米气泡调控蛋白质自组装形成核壳纳米颗粒和空心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体相纳米气泡同时具有的作为气体的疏水特性,以及气泡表面携带电荷而具有的亲水特性,结合蛋白质固有的两亲性和在气‑液界面易于吸附的特性,自发吸附在体相纳米气泡表面,形成具有不同纳米尺寸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本发明调控自组装蛋白纳米结构的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容易操作,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易于推广。

    一种超声-电极-纳米多孔膜耦合制氢灭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6742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910595760.4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声‑电极‑纳米多孔膜耦合制氢灭菌系统,包括容器,以及设置在容器内的若干个制氢单元,所述制氢单元包括腔体,以及位于腔体内的宽频超声发生器、环形产氢电极,所述环形产氢电极包绕宽频超声发生器;所述腔体底的底膜为内疏水外亲水膜;所述侧膜为内亲水外疏水膜,竖直安装或斜向上呈0°~45°安装。该系统具有连续、高效促进液态体系自循环微流、溶氢(呈纳米气泡)及界面‑体相气泡转化、分散、杀菌等功能,所制备抗菌功能饮料的含氢量高(3~6ppm),其中富氢纳米气泡直径可分布于20~1000nm,未密封状态也可稳定保留8~36h以上。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智能、高效且产品高质、绿色、保健,避免大量充氢浪费与高压能耗,防止加工二次污染体系,满足食品级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