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管及壳管式冷凝器及空调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246085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511463.6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凝管及壳管式冷凝器及空调机组。该冷凝管包括换热管体和设置在换热管体外侧的多个翅片结构。冷凝管还包括隔板件,隔板件至少设置在换热管体的底部位置处,并且隔板件在换热管体的轴向方向上格挡在多个翅片结构之间。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换热管体的底部位置处的隔板件,可以减弱换热管体的底部位置处冷媒液柱漂移运动,避免液膜分布不均,有效提高换热效率。

    一种换热管翅片、换热管及空调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9290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12938.7

    申请日:2020-0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管翅片、换热管及空调,属于换热管技术领域。换热管翅片包括弯曲形状的主翅片和副翅片,主翅片的正面和/或背面设有副翅片;当主翅片的正面和背面设有副翅片时,主翅片两侧的副翅片交错设置;换热管包括管体和多个换热管翅片,主翅片与管体连接,多个换热管翅片均布于管体外壁上,沿管体轴向相邻的两个换热管翅片间形成空穴且该空穴通过副翅片分隔为在管体径向上连通的至少两个子空穴,上述空调则采用上述换热管。该换热管翅片有利于气泡的形成、生长以及逸出,且与制冷剂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换热效果更好,该换热管的换热效率更高,该空调的能效更高。

    换热器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8653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36898.7

    申请日:2019-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外壳和折流板,外壳包括沿其轴向方向切分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折流板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切分口放入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中,折流板通过安装组件放入到外壳,安装组件包括定位轴和支撑架,支撑架包括底板和侧板,侧板包括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间隔设置且第一插口的深度大于第二插口。本发明使得折流板在装入到外壳内时需要很小的间隙甚至与无需间隙即可完成安装,减小甚至消除了冷媒漏流的问题,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由于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得装配的难度大大降低。

    可提高过冷度的过冷装置及空调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0207430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78467.X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过冷度的过冷装置及空调机组,包括具有冷媒流道的盒体,还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冷媒流道上的多块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换热管的安装孔和沿着冷媒流动方向逐渐扩大的闪发孔。本发明通过设置多级挡板,使流体多次穿过横截面积急剧变大的闪发孔时其压力急剧减小而导致冷媒蒸发成气体,从而达到过冷的效果,使流体压降逐步降低,既提高了换热器的过冷度,也有助于减弱因流体压力变化过大而导致的不良振动。

    挡液结构、换热器及空调
    6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0149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111335430.5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挡液结构、换热器及空调,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用于罩住换热盘管的内壳,所述壳体与内壳之间的间隙形成气道区域,所述壳体对应所述气道区域的上部设置冷媒出口,所述气道区域设有挡液组件。本发明采用多层内盘管式换热管,降膜区换热管使用筒体罩住,使筒体和壳体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气态冷媒从四周环形区域向上排出,内壳和壳体间装有挡液结构和过滤网装置,在气体向上流动时利用惯性撞击挡液装置分离出飞溅液滴,液滴通过重力作用流到满液区内,防止压缩机吸气带液,增强机组换热性能,又可以实现节省冷媒灌注量。

    冰晶消除结构和制冰系统
    6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682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92404.4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冰晶消除结构和制冰系统。所述冰晶消除结构包括热管换热器和上箱体。所述热管换热器包括多根灌装有液态传热介质的封闭的热管。每根热管具有蒸发部、冷凝部和位于蒸发部与冷凝部之间的绝热部。所述多根热管的冷凝部封装在上箱体内。每根热管的冷凝部插装在容纳于上箱体中的上套筒内,从而在冷凝部与上套筒之间形成冰水流动通道。所述热管换热器配置成将由每根热管的蒸发部从热源吸收的热量经由绝热部传递到冷凝部,再由冷凝部将热量传递至流经冰水流动通道的含冰晶的冰水以融化冰晶。本公开可实现以简单的结构布置进行高效率的冰晶消除,以及无需引入外部热源就能防止制冰系统发生冻管现象。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蒸汽发生器水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49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58690.0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以及蒸汽发生器水质控制方法;其中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生器壳体、换热装置、补水口、蒸汽出口、排污口;换热装置设置于发生器壳体内部,补水口设置于发生器壳体底部,蒸汽出口设置于发生器壳体顶部;排污口拥有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排污口包括底部排污口和中部排污口;底部排污口设置于发生器壳体底部,且与补水口错开;中部排污口设置于发生器壳体的侧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水质控制方法,应于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发生器水质控制方法配蒸汽发生器,以较低的成本达到了控制蒸汽发生器水质的目的,解决了相关技术里因水质较差而造成的影响蒸汽生成和设备腐蚀损坏的问题。

    一种油分离器及制冷系统
    7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90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53600.1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分离器及制冷系统,包括:分离罐,分离罐内具有分离腔;进气管,进气管一端连通至分离腔内,进气管的另一端连通至分离腔外;气液分离装置,气液分离装置设置在分离腔内,气液分离装置具有与进气管连通的分离通道,分离通道内具有,用于分离分离通道内的气流中的气体和油液;其中,气液分离装置为至少两个。本发明的油分离器解决相关技术中油分离器内的气流流速高时,影响回油效率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