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8361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0858745.4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江苏艾特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2F1/461 , C02F1/467 , B01J35/08 , B01J35/00 , B01J23/889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废水中苯系物降解的球‑膜耦合催化装置、催化剂及制备与使用方法,该催化装置包括膜型催化模块,膜型催化模块为四周闭合、两端开口的立体金属网,立体金属网上均匀涂覆有膜型催化剂;球‑膜耦合催化装置的进水端设置有封闭底,出水端设置有阳极导线;封闭底为设置有曝气头的网栅,阳极导线与立体金属网连接;立体金属网中间部分设置有阴极电极,阴极电极不与立体金属网连接,立体金属网中填充有球型催化剂。本发明对苯系物的降解效率高,处理简单,通过运行电压的调整对酚类、烯烃取代苯类,卤系取代苯类、硝基及胺苯类等多种苯系物降解效率高达90%及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45082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70793.1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过硫酸盐降解有机废水的氧化铜纳米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阳极氧化铝膜(AAO)为模板,利用溶胶-凝胶法将氧化铜负载在AAO膜的纳米孔道内壁上,形成有序排列的氧化铜圆形纳米管,从而得到氧化铜纳米管阵列催化膜。本发明以过硫酸盐为氧化剂,当通过氧化铜膜时可活化成强氧化性物质,进而实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去除。相比较于液相催化反应,纳米催化膜催化体系因纳米限域作用强化了污染物和过硫酸盐向氧化铜催化剂表面的传质扩散,提升了氧化性物质的产生,展现出更高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8688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23098.8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磷废水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电化学阳极降解有机磷污染物并同时利用阴极局域强碱性实现对无机磷资源化回收的新方法。本专利建立了“阳极氧化-阴极富集”的电化学反应体系,其阳极表面产生大量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将有机磷污染物快速降解为无机磷酸根离子。而阴极表面由于电解水反应可产生局域强碱性氛围,诱导并强化磷酸根离子与钙硬度离子在阴极表面的富集,形成可资源化回收利用的磷酸盐矿物。本发明可实现高效、彻底地去除水体中有机磷污染物的同时,还实现含有机磷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68361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858745.4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江苏艾特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2F1/461 , C02F1/467 , B01J35/08 , B01J35/00 , B01J23/889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废水中苯系物降解的球-膜耦合催化装置、催化剂及制备与使用方法,该催化装置包括膜型催化模块,膜型催化模块为四周闭合、两端开口的立体金属网,立体金属网上均匀涂覆有膜型催化剂;球-膜耦合催化装置的进水端设置有封闭底,出水端设置有阳极导线;封闭底为设置有曝气头的网栅,阳极导线与立体金属网连接;立体金属网中间部分设置有阴极电极,阴极电极不与立体金属网连接,立体金属网中填充有球型催化剂。本发明对苯系物的降解效率高,处理简单,通过运行电压的调整对酚类、烯烃取代苯类,卤系取代苯类、硝基及胺苯类等多种苯系物降解效率高达90%及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97337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348446.3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C02F1/463 , C02F103/0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缺氧地下水砷污染原位修复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缺氧地下水As(III)污染物原位修复的全波整流交流无线电絮凝技术。该技术采用惰性材料作为驱动电极、铁基材料作为双极性电极(BPEs),解决了牺牲电极与导线接头处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易腐蚀的问题。通过调节电极倒极间隙的空白反应时间来缓解直流电絮凝体系内电极的钝化。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和铁基BPEs的个数实现体系内产生的Fe(II)被O2氧化成絮凝能力更强的Fe(III),同时将As(III)氧化为更易于固定脱除且毒性较小的As(V),进而促进地下水中砷的固定脱除。此发明易于调控、操作简单且经济环保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7644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58337.1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68 , C02F10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1 , C02F1/68 , C02F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环境可兼容且具有特定化学官能团的小分子有机酸强化Cr(VI)电还原转化方法,在常温常压下,向待处理的含有Cr(VI)的废水溶液中加入小分子有机酸,并加入无机酸调节pH值,采用电解法,在低压直流电的作用下实现Cr(VI)还原成Cr(III)。本发明利用小分子有机酸和电解的协同作用,高效快速地将剧毒性Cr(VI)还原成Cr(III),在此过程中小分子有机酸即作为催化剂还可作为给电子体参与Cr(VI)的还原转化,此过程中化学试剂添加量少,无二次污染,沉淀、污泥产量低、电能消耗小。
-
公开(公告)号:CN217996957U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22632567.3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青岛活水源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药剂使用、零废液排放的电解‑膜过滤耦合除硬系统,包括:电源、电解装置、结晶室和膜过滤单元;所述电解装置用于对水体进行电解;所述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槽、多孔网筒阴极和滤芯阳极;所述多孔网筒阴极设置于所述滤芯阳极外侧;所述电源用于为电解装置供电;所述结晶室用于接收电解装置电解后的水体,并对水体中的碳酸钙进行结晶;所述膜过滤单元用于接收结晶室结晶后的水体,并对水体中的结晶颗粒进行截留。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可以实现在无药剂使用的情况下达到水体除硬时的零废液排放的效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