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翅片
    6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26208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201355.1

    申请日:2008-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翅片,包括翅片单元,所述翅片单元两侧边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管筒的两个半圆,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单元为中间开有斜缝的金属铜翅片,所述半圆两侧与翅片单元边缘平行方向分别还开有条形缝。本发明避免了翅片管换热器中大量霉菌产生,提高了翅片的导热量,大大降低了翅片管换热器在冷热交替次数衰减速率,提高了换热系数,进而提高了整个翅片管换热器的长效性能。

    换热器用管板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13767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195607.4

    申请日:2008-08-30

    Applicant: 郭峰

    Inventor: 郭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换热器用管板。具体说,是用来支撑换热管、固定在换热管两端的管板。它含有管体,管体上均布有通孔。其特点是管体由钢板和复合在钢板一面的塑料层组成。这种管板,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尤其适用于船舶的换热器上。

    冲压式换热翅片
    6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54224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196382.4

    申请日:2008-09-04

    Inventor: 邱步 朱高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式换热翅片,属于热交换设施技术领域。该换热翅片在片体上制有穿插换热管的至少二排穿管孔,所述穿管孔边缘制有翻折挡边,上、下穿管孔相互错位排布;其改进之处在于:至少在片体中部相邻穿管孔之间冲制有隆起的绕流通道;所述绕流通道的两侧与片体连体,上、下开有切缝开口。这样,可以将穿管孔的错位排布及其边缘翻折挡边与绕流通道有机结合起来,使燃气在热交换器内以在片体一面绕流迂回和在片体两面穿绕迂回相结合的方式的流过,在不增加排烟阻力的情况下,增加有效流通换热时间,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对流加热器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10151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680042325.X

    申请日:2006-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H3/002 F28D1/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加热器,其基于以下原理运转:通过加热一个或多个加热元件附近的空气产生加热翅片内的对流气流、从对流气流到向外辐射的加热翅片的侧壁传热、以及从经过翅片顶部的孔出来的空气成份到周围环境的热的直接对流。

    传热棒在传热装置、锅炉及制冷设备上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257189A

    公开(公告)日:2000-06-21

    申请号:CN98125750.X

    申请日:1998-12-16

    Applicant: 鲁全克

    Inventor: 鲁全克

    Abstract: 传热棒在传热装置、锅炉及制冷设备上的应用涉及一种在锅炉、传热及制冷设备上利用传热棒技术扩大受热面积的方法。是为解决现有的锅炉炉胆、水壶壶底及传热板(管)等表面平直、吸热表面积小的问题而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利用金属棒作为传热棒,将其固定在锅炉炉胆、传热板(管)的表面及水壶壶底上;或令其穿过炉胆内壁或穿过传热板(管),使其一端或两端露在外面。优点是扩大了锅炉、水壶传热及制冷设备的吸热、受热面积,加快传热。

    热交换管内流体强化换热扰流板

    公开(公告)号:CN1151016A

    公开(公告)日:1997-06-04

    申请号:CN95112553.2

    申请日:1995-11-20

    Applicant: 张剑

    Inventor: 张剑 张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管的内部结构改进,具体是指在热交换管(1)内插入一种使流体强化换热的扰流板(2),其特征在于扰流板(2)横向剖面为任意弯曲线,它能使流体充分与管壁接触,达到强化换热的目的,本发明由于设计新颖,制作简单,安装方便,对热交换管(1)内壁形状要求低,因此可大大降低热交换管(1)的生产成本,延长热交换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