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棒状纳米硫化铜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7709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0644330.X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nventor: 林博偲 蒋海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短棒状硫化铜纳米颗粒的方法,包括:(1)将二价可溶性铜盐的水溶液加入到谷胱甘肽的水溶液中,反应完成后得白色沉淀;(2)取上述白色沉淀(谷胱甘肽铜盐)洗涤干净后分散到水中,与硫源在冰浴下反应;(3)随后将上述反应液放入水热釜反应容器中,于100‑140℃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取沉淀,离心洗涤并干燥得黑色粉末。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原料价格较低;本发明所得的短棒状硫化铜纳米颗粒纯度较高,分散良好,易于保藏。

    含偕二氟亚甲基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5861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0781435.X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偕二氟亚甲基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的结构式为:其中R1为: R3为:所述的m=(0—10),n=(10—1);R为H或甲基,X为氧、亚甲基或零;所述的R2为:本发明所得的薄膜具有高耐热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00℃以上,具有高机械强度,拉伸强度最高为36.26MPa,低热膨胀系数最低为14.5μm/(m·℃)。

    含偕二氟亚甲基的烯烃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88807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610935171.2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系列含偕二氟亚甲基烯烃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烯烃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其中R1为:CH3CO2CH2‑,‑CnH2n+1(n=1,2,3,4,5)或‑H;R2为:‑H,R3为:‑H,‑CnH2n+1(n=4,5,6,7,8),(其中R为:‑H,‑OCH3,‑Br,‑Cl,‑F,‑NO2或‑CH3)。本发明用2‑一溴二氟甲基‑1,3‑苯并恶唑和烯烃在铜盐、配体和弱碱盐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一系列含偕二氟亚甲基的烯烃化合物。本发明原料易得,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构型专一,对活性基团具有很好的耐受性,产率在25‑96%。

    含1,3-苯并噁唑二氟亚甲基吲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49214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610934113.8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系列含1,3‑苯并噁唑二氟亚甲基吲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其中,R1为:甲氧基、卤素、羰基乙酯、氰基、硝基、三氟甲基、甲基;R2和R3为:C1~C4的烷基或苯基。本发明使用2‑一溴二氟甲基1,3‑苯并噁唑和N‑烃基取代的丙烯酰胺在过渡金属的促进下发生串联反应,生成一系列含1,3‑苯并噁唑二氟亚甲基的吲哚酮类化合物。本发明原料易得,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对活性基团具有很好的耐受性。

    含偕二氟亚甲基的偶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88901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610934112.3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偕二氟亚甲基的偶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其中,X为:O、S、N‑Bu;Ar为:或(其中R为:醛基、卤素、羰基乙酯、氰基、硝基、三氟甲基或甲基)。本发明用1,3‑苯并二唑‑2‑二氟甲基亚磺酸钠和四氟化硼芳香族重氮盐在过渡金属盐的促进下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一系列含偕二氟亚甲基的偶氮化合物。本发明原料易得,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对活性基团具有很好的耐受性。

    普鲁兰杆菌新菌种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83864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0296408.7

    申请日:2016-05-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普鲁兰杆菌(Pullulanibacillussp.7578‑24)新菌种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发明所提供的普鲁兰杆菌(Pullullanibacillus sp.)分离自陈熟普洱茶,保藏号为CGMCC No.11827。依据多相分类学方法,该菌株是普鲁兰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其分类地位是Pullulanibacillus sp.,依据国际细菌系统分类委员会的命名方法,将该种命名为Pullulanibacillus camelliae sp.nov.。本发明所提供的普鲁兰杆菌新菌种中温生长(30‑37℃),易培养。该新种的发现和利用丰富了我们的可利用微生物资源。本发明所提供的普鲁兰杆菌新菌种具有β‑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为β‑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在工业、食品、医药和农业等行业应用提供菌种资源。

    含氟菲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48194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510660031.4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菲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的结构为:其中,R1为‑H、‑F或‑Cl;R2为‑H、‑CH3;R3为‑H、‑CH3、‑OMe。本发明实现了在银催化的条件下,二氟乙酸钾脱羧后与邻苯异腈发生偶联,完成了含氟菲啶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

    1-芳基-5-氨基四氮唑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7688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260488.6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芳基‑5‑氨基四氮唑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本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温和、操作简便等特点,对于贫电子和富电子的芳香异腈都适用。本发明所得的产物,属于四氮唑家族中的一员,含氮原子数目较多,在配位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医药等领域都可能有重要应用。

    N2选择性烯醇醚取代的三氮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08474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254131.1

    申请日:2016-04-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05/04 C07D24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2选择性烯醇醚取代的三氮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衍生物的结构式为:其中,R为,R’为-H、苯基、氯、溴、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基;R1为,R”为-H、氯、溴、甲基或苯基;或R1为,R”为-H、环戊基或环己基;R2为-H或甲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选择性烷基烯醚取代的三氮唑衍生物的方法。本发明使用苯基三氮唑和烷基烯醚反应,一步制得了选择性烯醇醚取代的三氮唑衍生物,具有选择性高,原料易得,毒性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反应制得的三氮唑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反应生成其他有价值的衍生物。

    二氟烷基吲哚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3749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15274.9

    申请日:2016-05-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9/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氟烷基吲哚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的结构为:其中,R1为?I、?Br、?OMe、COOEt、CH3CO等;R2为?Ph,?CH2Ph,?CH3等;R3为?CH3、?OAc等。本发明实现了在银催化的条件下,二氟乙酸乙酯与甲基丙烯酰胺发生自由基反应,完成了二氟烷基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