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65151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810043299.3
申请日:2008-04-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醇或二甲醚制备轻烯烃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轻烯烃收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以下步骤:(a)将包括甲醇或二甲醚的原料通过进料分布器送入反应器的反应区中,与分子筛催化剂接触,生成包含轻烯烃、二烯烃、含氧化合物、碳四烃的混合物;(b)将所述含氧化合物、二烯烃和碳四烃与所述轻烯烃及其它副产物分离;(c)使分离出的含氧化合物、二烯烃和碳四烃返回到所述反应器的反应区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轻烯烃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121622B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610029966.3
申请日:2006-08-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丁烯歧化生产丙烯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需要消耗乙烯,原料要求苛刻,适用范围窄,催化剂再生周期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丁烯为原料,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首先与硅铝摩尔比SiO2/Al2O3为50~500的结晶硅铝酸盐催化剂1接触,生成丁烯-2与丁烯-1的第一股反应流出物;(2)第一股反应流出物,与负载氧化钨催化剂2接触生成含有丙烯的第二股反应流出物;其中催化剂2包含以下组份:(a)SiO2或ZSM分子筛的载体;和载于其上的(b)以载体重量计为0.1~30%的氧化钨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丙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0554227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610116234.8
申请日:2006-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丙烯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投资高,能耗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甲醇和二甲醚为原料,其中甲醇与二甲醚的重量比为0~100∶100~0,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首先与结晶硅铝酸盐催化剂1接触,生成第一股反应流出物;(b)第一股反应流出物与硅铝摩尔比SiO2/Al2O3至少为10的第二结晶硅铝酸盐催化剂2接触,生成含有丙烯的第二反应流出物,经分离得到丙烯产品,其中催化剂1为ZSM-5分子筛催化剂,催化剂2为选自ZSM分子筛、β分子筛、丝光沸石或Y沸石中至少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增产丙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172926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610117862.8
申请日:2006-1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烯的增产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乙烯消耗较多,原料要求苛刻,预处理复杂,适用范围窄,催化剂再生周期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乙烯和丁烯为原料,在反应温度350~550℃,以表压计反应压力为0~1MPa,反应空速为0.1~20小时-1条件下,原料与催化剂接触生成富含丙烯的物流,其中原料中乙烯与丁烯的重量比为0~2∶1,所用催化剂包含以下组分:(a)SiO2载体;和载于其上的;(b)以载体重量计为0.1~20%的氧化钨;其中催化剂载体的比表面积为200~700米2/克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丙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172916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610117861.3
申请日:2006-1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取丙烯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投资高,能耗大,催化剂再生周期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甲醇和二甲醚为原料,其中甲醇与二甲醚的重量比为0~100∶100~0,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首先与含氧化铝催化剂1接触,生成第一股反应流出物;(b)第一股反应流出物与硅铝摩尔比SiO2/Al2O3至少为10的结晶硅铝酸盐催化剂2接触,生成含有丙烯的第二反应流出物,经分离得到丙烯产品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增产丙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148385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610116234.8
申请日:2006-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丙烯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投资高,能耗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甲醇和二甲醚为原料,其中甲醇与二甲醚的重量比为0~100∶100~0,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首先与结晶硅铝酸盐催化剂1接触,生成第一股反应流出物;(b)第一股反应流出物与硅铝摩尔比SiO2/Al2O3至少为10的第二结晶硅铝酸盐催化剂2接触,生成含有丙烯的第二反应流出物,经分离得到丙烯产品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增产丙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147852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610116236.7
申请日:2006-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8/04
Abstract: 本发明及一种多段层式绝热固定床反应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多段绝热固定床反应器内床层流体分布不均匀和段间流体混合长度较长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多段层式固定床反应器内采用进口流体预分布器和段间流体分布器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该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压降小,能完成两股物料快速均匀混合的优点,可用于苯和乙烯气相烷基化制乙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36485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0541691.6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78 , B01J23/83 , B01J23/847 , B01J23/885 , B01J23/889 , B01J37/03 , B01J37/08 , C07C67/313 , C07C69/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醇酸酯氧化制乙醛酸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a)0.5~15份活性组分铜,以铜元素计;b)0.1~10份助剂1,以元素计;c)75~99.5份载体;所述催化剂经XRD测试表征在2θ=50.4°、2θ=74.1°处无明显铜特征峰,在2θ=29.7°、36.6°、42.4°、61.5°、73.7°、77.6°处无明显氧化铜特征峰。本发明通过对载体浸渍过程中调节载体和活性组分间的结合力和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分布,制备出具有在载体上成无定型的乙醇酸酯氧化制乙醛酸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活性高、抑制羰基过度氧化成羧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20982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631508.4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C67/313 , C07C69/67 , B01J23/83 , B01J29/46 , B01J29/03 , B01J29/04 , B01J37/03 , B01J37/08 , B01J3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乙醛酸酯的方法,包括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以羟基乙酸酯为原料,在无氧负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醛酸酯。本申请的反应在无氧负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有效避免了乙醛酸酯的进一步氧化反应并促进了反应的正向进行,加快了反应速率,提高了乙醛酸酯的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44583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610368002.5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C67/313 , C07C69/67 , B01J23/78 , B01J29/14 , B01J29/72 , B01J23/7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醇酸酯氧化生成乙醛酸酯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乙醛酸酯收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使氮氧化物、含氧气体和乙醇酸酯接触生成乙醛酸酯的反应步骤;所述催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a)0.5~30份的选自铁或铁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活性组份;b)0~10份的选自IA或IIA族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或氧化物助剂;c)70~99份的载体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乙醇酸酯氧化脱氢制乙醛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