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隧道管片环间挤压式快速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3655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24630.7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管片环间挤压式快速连接结构,包括:管片主体,管片主体上设置有供连接件插入的连接孔;挤压式连接接头,预埋在管片主体中,用于固定连接件与管片主体的相对位置,包括:接头主体,接头主体中部设置有中心孔;挤压固定部,设置在接头主体上,且与接头主体同轴设置,用于将连接件挤压固定在挤压式连接接头中,包括呈环状的具备高模量弹性的紧固层,紧固层内径小于连接件直径,通过连接件插入连接接头对紧固层进行挤压时,紧固层产生的回弹力对连接件进行固定,紧固层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连接件与紧固层发生刚性碰撞的高韧性的弹性层;挤压固定部还作为承受管片剪切力的缓冲件,避免剪切力使得连接件与连接接头出现松动。

    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水压力控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17839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710551138.4

    申请日:2017-07-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水压力控制结构,其包括隧道本体和多个泄压环结构,隧道本体为环状结构,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二次衬砌、防水板、排水层和初期支护,隧道本体内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水沟;多个泄压环结构沿所述隧道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初期支护的背后,每个泄压环结构为包括底面以及与底面垂直的两槽边的槽型,底面与初期支护的外部贴合设置,两槽边嵌装在位于初期支护背后的围岩中,该围岩上与槽型对应位置处挖空,槽型与围岩之间形成拱墙环向排水沟槽。本发明在保证二次衬砌及初期支护纵向整体性的基础上,实现矿山法二次衬砌背后最大水压力的控制,确保铁路隧道的安全运营。

    一种模拟地下水渗流的管幕冻结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8725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40927.5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地下水渗流的管幕冻结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地下工程施工冻结技术领域。包括试验箱,试验箱内填充有模拟地下状态的土层,试验箱内设有管幕冻结系统,管幕冻结系统包括多根水平设置在土层内且前后两端贯穿土层的混凝土顶管、空顶管、圆形冻结管和异形冻结管,管幕冻结系统周围设置有温度检测系统;试验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保持土层温度的恒温渗透系统,管幕冻结系统连接有循环冷源,在试验箱外侧以及恒温渗透系统外侧均包裹有保温材料,以减少外界环境的接触,保证整体的温度均衡。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获得不同的冻结管在渗流土层中的冻结效果。

    一种应用于高水压盾构隧道的密封垫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986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68885.9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水压盾构隧道的密封垫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管片防水结构领域,包括其通过设置在密封垫本体内的刚性构件,使得密封垫整体的刚度更高,以此增加密封垫在接触时的接触应力,以满足高水压情况下的密封需求,同时,使其在受到横向压力时,能限制其纵向形变,避免纵缝角部密封垫挤出,并通过对刚性构件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的优选,满足不同水压条件下的防水性能。本发明应用于高水压盾构隧道的密封垫及其制造方法,其整体结构简单、受力合理,能够提供更大的接触应力,从而适应更高的水压,以保证在出现张开或错台现象时管片接缝处的防水性能,适用范围广,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与应用前景。

    一种适应多灾害的盾构隧道韧性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8069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63441.6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多灾害的盾构隧道韧性结构,包括盾构隧道管片和盾构隧道内衬;所述盾构隧道内衬包括间隔设置的有粘结内衬结构段和无粘结内衬结构段;有粘结内衬结构段直接与盾构隧道管片接触,无粘结内衬结构段与盾构隧道管片之间设有隔离层;所述无粘结内衬结构段设于对应的管片接缝处;对应所述无粘结内衬结构段的管片接缝处设有大变形能力密封垫和大变形能力螺栓;对应所述有粘结内衬结构段的管片接缝处设置普通密封垫和普通螺栓。本发明还公开了对应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使内衬结构和盾构隧道管片分开受力,提升了盾构隧道内衬结构的变形能力,既可以适应施工扰动、撞击、火灾,又可以适应地震,有效增强了盾构隧道适应多种灾害的韧性。

    地震活动断层带设于盾构管片表面的抗震结构及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013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22246.5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活动断层带设于盾构管片表面的抗震结构,包括位于地震活动断层带的若干盾构管片,盾构管片的内表面上设有若干预应力钢棒,各所述预应力钢棒沿盾构隧道长度方向延伸,各所述预应力钢棒沿盾构隧道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于盾构管片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地震活动断层带设于盾构管片表面的抗震结构的实施方法。本发明利用预应力钢棒抗拉性能,通过在盾构隧道管片内侧设置预应力钢棒,组成预应力钢棒环,加强活动断层区段管片环的纵向连接,增大了管片环间的摩擦力,提高了活动断层影响区段管片环的纵向整体刚度,可有效抵抗强地震作用下断层错动产生的冲击力,提高盾构隧道整体抗震能力。

    一种组合式管片接缝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013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49039.1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管片接缝连接结构,包括设于盾构隧道内的若干管片,相邻两管片间通过螺栓和快速拼装接头相连,所述快速拼装接头设于管片外侧,所述螺栓设于管片内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组合式管片接缝连接方法,通过快速拼装接头和螺栓两种连接方式的组合,解决了单一类型连接方式可能存在的接头刚度不足问题,提升了管片的连接刚度,改善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整体受力性能。此外,本发明提出的结构构造可以实现模块化生产,并且安装简便快捷,不因增加接头类型而降低拼装效率。

    地下停靠站及其修建方法
    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9421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67977.7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停靠站及其修建方法,地下停靠站修建于地表公路的下方,包括隧道、竖井以及横通道。隧道包括隧道管片、隧道公路和站台,隧道管片围设形成隧道空间,隧道公路位于隧道空间内。站台位于隧道空间内并与隧道公路的一侧邻接。竖井包括围墙和通行梯,围墙围设形成竖井空间,能够通向地表公路。横通道包括衬砌墙和环框梁,隧道管片邻接站台处形成有横通洞口,环框梁支撑在横通洞口处,衬砌墙与环框梁共同围设形成横通空间,横通空间连通隧道空间和竖井空间。本申请提供的地下停靠站,通过将站台设置在隧道内,从而在修建地下停靠站时,可以不采用明挖法,不会占用地表公路的空间,无需进行交通疏解,不影响地表公路的正常运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