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深度处理饮用水源苯并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1154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155656.5

    申请日:2008-10-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生物膜深度处理饮用水源苯并芘方法,融合白腐真菌、土著细菌YZ、酿酒酵母三个亲株真核原核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基因在同一个细胞内的重组整合,构建获得基因工程菌,登记号为CGMCC No.0783;用所述特效菌生物膜反应器深度处理饮用水源苯并芘的方法是:基因工程菌剂引入装有活性炭载体的柱状反应器中,闷曝溶解氧(DO)≥2mg/L,驯化挂膜5天,基因工程菌在活性炭载体上形成生物膜。之后将饮用水源水引入反应器中,调试处理BaP的工艺参数:曝气溶解氧≥2mg/L,pH值6.8-8.0,温度30±2℃,48小时内负荷比增加至20m3/m2/h,菌体浓度达2-10g/L,去除化学耗氧量(COD)>10%为挂膜成功的结束标志,之后进入处理运行阶段,稳定运行处理阶段的反冲洗强度为0.02m3/(m2·s)。

    一种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工艺的优化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45574A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710020122.7

    申请日:2007-02-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工艺的优化调控方法。本发明从污水处理系统工艺参数出发,结合数学模型,测定废水动力学参数,以反应器最小体积Vmin为目标函数,根据活性污泥工艺流程物料平衡原理和Monod方程,以出水BOD、生物量浓度以及回流量为循环变量建立处理废水工艺运行数学模型。经过验证本方法获得的绝大部分数据与报道数据有非常高的吻合度,废水处理现场工程的实际实验数据也进一步证明了本方法的实际效果,在预测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工艺运行效果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于活性污泥法工艺的优化调控具有指导性作用。可以优化优化反应器体积和进水流量等一系列指标,提高效益。

    一种用于废水中氨回收的生物电活性提氨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7661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76775.0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水中氨回收的生物电活性提氨膜,包括阳离子交换膜;在阳离子交换膜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生物阳极和提氨阴极;在生物阳极侧铺设有与废水接触的流道网,在提氨阴极侧铺设有与空气接触的流道网。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生物电活性提氨膜的制备方法。将本发明生物电活性提氨膜应用于高有机高氨氮废水中进行氨回收,不仅能够得到高纯度的氨水溶液,还能够实现低至1.16 kWh/kg NH3‑N的氨回收能耗,相比于同条件下的传统电化学氨回收技术,本发明提氨能耗降低了65%以上。

    降解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微生物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1056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36406.3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降解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微生物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微生物为筛选自无锡市政污水处理厂膜生物反应器的活性污泥的嗜吡啶红球菌(Rhodococcus pyridinivorans)Rho48,具有广谱性,能够降解和矿化吲哚、喹啉、苯并噻唑或吡啶在内的多种含氮杂环化合物。还可以将其与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Rho4组合使用,两者可以形成复合菌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含氮杂环化合物降解和矿化效果,尤其是吲哚。无论是Rho48单独使用,还是与Rho4组合使用,均能够降解和矿化至少包括喹啉、苯并噻唑或吡啶在内的三种含氮杂环化合物,使得处理含氮杂环化合物废水,尤其是同时含有多种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复合污染废水时,具有更多选择性。

    定向锁定碱渣中水溶性盐的土壤交联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63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63900.4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定向锁定碱渣中水溶性盐的土壤交联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领域,所述土壤交联剂包括四种组分,其中R‑A:三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和二异氰酸酯类物质;R‑B:三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和甘油;R‑C:三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和单异氰酸酯类物质;R‑D:七水硫酸亚铁。本发明中土壤交联剂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的三维网格结构可以包裹碱渣中的水溶性盐,实现水溶性盐的定向锁定,并达到水溶性盐固化和调节pH的双重目标,进一步可以降低碱渣的持水性和含水率,以及防止水溶性盐的二次大量释放和pH急剧升高,有效解决了现有碱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水溶性盐易溶解、易释放的问题,最终实现碱渣的资源化利用。

    一种用于辅助污水处理系统调控的污泥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3575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1044835.2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污水处理系统调控的污泥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监测箱体,每个监测箱体中分别设有不同孔径的筛网,筛网用来截留丝状菌和筛分不同粒径范围的活性污泥颗粒;监测箱体在筛网下方的箱体内设有pH传感器和污泥浓度监测传感器,pH传感器用于测定筛下污泥浓度pH值的变化;所述监测箱体底部设有用于将筛下泥水混匀的搅拌装置;还包括加药箱,加药箱通过加药管将含氨氮的药剂加入到各个监测箱体的筛网下方箱体中;泥水混合液通过加液管道加入到各个监测箱体的筛网上方箱体内。本发明一方面可以通过筛网筛分及时了解污泥的异常膨胀情况和粒度分布特征,另一方面采用筛选方式对污泥进行分级,从而了解到不同粒度污泥的污染物去除效率,进而确定主要硝化细菌所在污泥的粒径,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调控,实现氨氮的高效去除。

    一种基于微生物群落的污水处理曝气系统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7309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98354.3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群落的污水处理曝气系统控制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首先以污泥浓度、污泥体积指数、溶解氧浓度和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数据为基础构建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模型;再采用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且污泥性能良好情况下获取的污泥浓度、污泥体积指数、溶解氧浓度和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然后,采用训练好的模型计算应用状态下的最优曝气量并进行曝气控制。本发明提出的溶解氧调控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污水处理系统中导致污泥性能差(污泥膨胀或发泡)的微生物的丰度,从而保障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一种去除污水中ARGs的深度净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526529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962328.4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污水中ARGs的深度净化工艺,本发明将原水经栅格过滤去除大颗粒固体物质,引入混凝池中,投加混凝剂静置沉淀。上层污水引入吸附池中投加磁性吸附剂并在交变电磁场环境下搅拌2‑4h,经微孔滤膜分离过滤,得到富集ARGs磁性吸附剂的浓缩水以及过滤水,过滤水经SBR反应,再经紫外线杀菌和有效氯消毒,最后经超低压选择性纳滤膜过滤后存储于净水箱中。浓缩水经超声波振荡分离脱附,利用磁盘回收磁性吸附剂,含ARGs污水进入生态净化池净化处理,出水送至紫外线杀菌步骤。本发明对污水中ARGs去除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工业化运行可行性高,且经济环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