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8929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44743.X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过控制实现直流电源二次纹波电流抑制的方法。本控制方法适用于含有LC或者类LC结构的DC‑DC电路与逆变电路组成的级联系统。传统的纹波抑制方法需要在DC‑DC电路与逆变电路中间加入纹波抑制电路来抑制二次电流纹波。但是二次纹波抑制电路的加入会产生系统成本增加、控制复杂、系统功率密度降低、系统之间不稳定等问题。本方发明提出的二次电流纹波抑制的控制方法通过采集电感电流与输出电压,形成反馈控制,实现二次纹波电流的抑制,不需要额外添加二次纹波抑制电路,降低了系统的成本,简化了系统的设计并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87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144122.8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R19/175 , G01R2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次低频电流纹波抑制的电信号零点检测方法,该零点检测方法在多次低频电流纹波抑制中用于定位电容电压调制波中的特定电位点,该特定电位点的定位精确程度能够直接影响多次低频电流纹波抑制的效果;该方法可检测出一个工作周期内出现的单个或多个零点,且规避了传统零点检测方法中阈值过大引发的问题。本发明可用较少的运算资源实现较好的零点定位效果,加快了响应速度,提高了零点定位精确度,提升了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0167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04919.6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06 , H02J3/14 , H02J3/38 , H02J3/48 , G06F30/27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型‑数据混合驱动的主动配电网短期可靠性评估方法,其可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主动配电网的节点网络结构及各个元件的模型,通过非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来获取主动配电网每一时刻的状态;S2.针对不同故障状态对网络进行潮流计算,根据潮流计算的结果来确定主动电源与柔性负荷的调整方法;S3.确定主动配电网短期可靠性评估方案,从主动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和方法出发,确定各指标值,最终确定综合指标;S4.选取适当的神经网络模型,将模型驱动生成的数据集作为输入,综合指标作为输出,对神经网络参数进行训练,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即可实现主动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0445262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0721399.5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三次谐波实现软开关的低电压应力无线能量发射装置,包括电源VDD、扼流电感LC、开关管S、并联电容CS、谐振电容C0和发射线圈L0,扼流电感LC、开关管S串联连接在电源VDD的两端之间,且扼流电感LC位于电源VDD的正极与开关管S之间;并联电容CS与开关管S并联连接;谐振电容C0和发射线圈L0串联在一起,并与开关管S并联连接;还包括箝位电路和三次谐波回路,箝位电路包括箝位电容CC和辅助开关管Sa,二者串联在一起,并与扼流电感LC并联连接;三次谐波回路包括电感L3和电容C3,电感L3和电容C3串联在一起,并与开关管S并联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降低E类逆变器电压应力的方案中,发射端感抗会影响传输距离与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0232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837680.8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M1/14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源负电容的等效零阻抗抑制二次电流纹波的方法,应用在等效零阻抗电路,所述等效零阻抗电路包括串联的电容C和有源负电容Crvi,连接在逆变电路的直流侧;有源负电容Crvi包括一对互补导通的开关管Sa与Sa、一个电感Lr和一个电容Cr。所述二次纹波抑制方法在逆变器直流侧吸收二次电流纹波,使二次脉动能量在逆变器直流侧与等效零阻抗电路间传递,对交流侧影响少,且等效零阻抗电路可以应对不同频率的电流谐波,泛用性强。同时,等效零阻抗电路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二次纹波抑制效果和较快的动态响应。本发明能够提升系统的功率密度,延长电源使用寿命,使电路稳定性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208084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552978.8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动态电压恢复器及其智能控制方法,涉及电力系统及电力电子。单相补偿时,a相、b相、c相补偿器均由一个Quasi‑Z‑Source AC‑AC变换器和一个隔离变压器组成;双相补偿时,a相、b相、c相补偿器均由Quasi‑Z‑Source AC‑AC变换器1、Quasi‑Z‑Source AC‑AC变换器2和隔离变压器1、隔离变压器2组成;三相补偿时,a相、b相、c相补偿器都由Quasi‑Z‑Source AC‑AC变换器1、Quasi‑Z‑Source AC‑AC变换器2、Quasi‑Z‑Source AC‑AC变换器3和隔离变压器1、隔离变压器2、隔离变压器3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868335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614151.4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电普能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IPC: H02M7/487 , H02M7/5395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桥式开关电容模块的三电平自平衡逆变器。该款逆变器将开关电容升压模块和半桥逆变模块结合起来,实现了幅值为4倍输入电压的输出。通过在开关电容升压模块中引入箝位电容实现了母线电容电压的自平衡。与传统三电平逆变器相比,上述逆变器解决了母线电容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升了输出波形的质量和逆变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87316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810035154.2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R31/36
Abstract: 基于阈值扩展卡尔曼算法的蓄电池剩余电量估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EKF算法,获得各状态变量在当前时刻的估计值,该各状态变量包括电池剩余电量、第一RC环节端电压和第二RC环节端电压;2)结合短期历史电流数据设置状态方程中该各状态变量的阈值,并判断各状态变量的估计值是否超出各自阈值范围,若是,则将对应的状态变量限制在阈值范围内。本发明在EKF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历史数据为模型中的状态变量添加阈值,限制状态变化范围,防止状态变量发散导致的SOC估计精度降低,比现有基于模型的SOC估计方法拥有更高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19957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15273.1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带耦合电感的高变比软开关DC-DC降压变换器,包括一对耦合电感L1和L2、第一开关电容Cf1、第二开关电容Cf2、钳位电容Cc、输出滤波电容Co、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三功率开关管S3、第四功率开关管S4、第一体二极管D1、第二体二极管D2、第三体二极管D3、第四体二极管D4、续流二极管Df。本发明的变换器的电压变比由占空比D和匝数比N两个自由度决定,通过调整耦合电感的匝数比,能够获取更大的电压变比,避免了极限占空比的使用,从而减小了电流纹波。本发明中耦合电感的采用提升了增益空间和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110905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040340.5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J5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能量主动注入式发射装置,包括一个耦合电感、两个箝位二极管、一个续流二极管、一个功率开关管、一个缓冲电容、一个谐振电容和一个发射线圈。该装置可以分为前端能量整形、缓冲端能量注入和发射端自由谐振三个主要工作模式。前端采用耦合电感进行储能,获得可调控的电流源,相比于用单个电感,每个开关周期储能增加一倍;缓冲端采用缓冲电容收集注入的能量,同时,也为功率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与零电压关断提供条件。发射端的自由谐振与前端的能量整形、能量注入部分时间相互独立,从而在整个周期内实现了自适应谐振,因此不必考虑谐振频率与变流器开关频率是否一致对谐振点带来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