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7349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702969.2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射角度可控超声微滴喷射增材制造装置及方法,属于增材制造领域。底座安装在最下方,喷射池安装在底座上,喷射池中安装有聚焦超声换能器,基板固定在承片台下方且位于喷射池上方,承片台安装在Z向工作台上,Z向工作台安装在底座上,喷射池和储液池相互连通,高精密注射泵与送料头相连;聚焦超声使液体克服表面张力并从液面喷射出微滴,通过计算机控制聚焦超声换能器的4个聚焦超声振子的功率并相互配合进而改变液滴出射角度,喷射至基板的不同位置;Z轴运动平台配合不同的出射角度完成基板不同位置点的打印。本发明提高了打印精度,保证成形零件的物理、化学等性能,不需使用打印喷头,避免了液体材料的污染和清洗困难。
-
公开(公告)号:CN107225246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617895.7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雾化金属物理气相沉积增材制造装置及方法,属于增材制造领域。三轴运动平台固定在外壳一底板上,纸带系统固定在三轴运动平台的面板上,激光扫描切割系统固定在外壳一的顶部封闭板一上,实体模材料系统和牺牲模材料系统均固定在外壳一的顶部封闭板二、顶部封闭板三和顶部封闭板四上,加热基板固定在三轴运动平台的Z轴运动系统上。优点是成形速度快,成形样件精度高,层厚均匀,无残余应力,无热变形,成形样件综合力学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82554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45217.8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2F1/00 , B22F3/22 , B22F3/10 , B22F3/15 , C22C28/00 , C22C19/07 , C22C1/04 , B33Y10/00 , B33Y7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1/0074 , B22F3/1021 , B22F3/15 , B22F3/22 , B33Y10/00 , B33Y70/00 , C22C1/0441 , C22C1/0491 , C22C19/07 , C22C2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泊松比高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增材制造方法,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首先配置好磁致伸缩材料粉末凝胶,然后采用喷射成形增材制造技术,按设计的负泊松比结构模型增材制造出绿体,再将绿体进行干燥、脱脂、烧结,最后将烧结过的样件放入热等静压机中进行致密化处理。本发明将磁致伸缩材料与负泊松比结构相结合,采用泊松比小于‑1微结构单元设计,可放大材料的线磁致伸缩效应和体磁致伸缩效应,提高成形材料的塑性,设计成形材料的强度,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可直接近净成形出任意结构的零件,结合后处理工艺,可提高成形零件的综合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72602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15207.X
申请日:2017-01-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欠驱动假肢手,包括手指本体、手套、第一屈肌腱、第一伸肌腱和手腕固定件,所述的手指本体与手套连接,所述手指本体的数目与患者所缺手指的数目相同,所述的第一屈肌腱和第一伸肌腱一端分别沿手套背面和正面与手指本体连接,直接控制第二指间关节的屈曲和伸展,所述的手腕固定件连接于第一屈肌腱和第一伸肌腱的另一端;所述的手指本体内还设置有第二屈肌腱和第二伸肌腱,用于间接控制第一指间关节的屈曲和伸展。本发明欠驱动假肢手采用屈肌腱和伸肌腱驱动手指的多个自由度,完成对各种物体的包络自适应抓取,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美观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003733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0556007.0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112 , B29C64/209 , B29C64/20 , B33Y10/00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磁发射术的3D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属于3D打印装置及方法。XY向工作台和支架安装在底座上方,Z向工作台与支架滑动连接,连接架与Z向工作台连接,喷头与连接架连接,高精密注射泵固定在底座上,进料管两端分别与喷头和高精密注射泵固定连接,承片台安装在XY向工作台上方、喷头的下方,基板连接在承片台上。通过对喷头里的导电液体施加电流和磁场,导电液体受安培力的推动而喷出到达指定位置,安培力作为推力便于通过改变电流强度或磁场强度而改变安培力的大小,从而控制打印液滴的出射速度,通过给定磁场强度、电流持续时间,控制电流强度避免喷嘴堵塞,可达到较高的打印精度,适用于生物导电材料和非生物导电材料的3D打印。
-
公开(公告)号:CN106113509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703005.X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向超声微滴喷射光固化增材制造装置及方法,属于增材制造领域。五个相同的两轴运动组件分别固定在机架的四个侧面和一个顶面上,供料系统支架固定在支架的上面,供料系统固定在供料系统支架上,基板固定在机架上。采用聚焦超声换能器作为喷射驱动力,控制五组两轴运动组件上的换能器移动,储液池对聚焦超声换能器进行持续供料。本发明优点是采用聚焦超声技术喷射微滴,喷射精度高,喷射速度快,液滴尺寸不受喷口限制,避免堵塞喷头;采用五个方向聚焦超声换能器同时工作,可实现三维增材制造,成形件在各方向上的力学性能可控,成形无需添加辅助支撑结构,避免了复杂的后处理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73017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97216.8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F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F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陆空墙壁四栖机器人,包括有飞行系统、爬壁行走系统、吸附系统、支撑系统、漂浮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飞行系统为机器人的主体,吸附系统和支撑系统安装在飞行系统顶部,爬壁行走系统连接在飞行系统下部,漂浮系统安装在爬壁行走系统底部,控制系统控制飞行系统、爬壁行走系统、吸附系统、支撑系统和漂浮系统的工作实现对机器人的整体控制。有益效果:机器人通过各个系统之间的配合实现了飞行、爬壁、地面行走、水面行走和栖息于墙壁等功能,并且各个功能之间可自由切换。大大简化了装置结构,降低机器人的总体重量。使整个装置更加紧凑。具有很强的爬坡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443391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34767.7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4C3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附多功能微型飞行装置,包括本体、旋翼、真空泵、上吸附盘、侧吸附盘、侧吸支撑腿、太阳能电池板、摄像头、控制模块和远程遥控器,其中旋翼通过支撑架与本体连接,旋翼通过电机驱使运动,上吸附盘设在本体顶端的面板上,侧吸附盘通过吸盘支架与本体连接,真空泵设在本体的下方,真空泵通过管路与上吸附盘和侧吸附盘连接,真空泵对上吸附盘和侧吸附盘进行排气,侧吸支撑腿的上端与本体连接,侧吸支撑腿上连接有舵机,通过舵机控制侧吸支撑腿的开合,有益效果:使飞行器的侦测工作时间延长,节约能源;可应用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实际应用价值大。
-
公开(公告)号:CN206912251U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20916928.3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雾化金属物理气相沉积增材制造装置,属于增材制造领域。三轴运动平台固定在外壳一底板上,纸带系统固定在三轴运动平台的面板上,激光扫描切割系统固定在外壳一的顶部封闭板一上,实体模材料系统和牺牲模材料系统均固定在外壳一的顶部封闭板二、顶部封闭板三和顶部封闭板四上,加热基板固定在三轴运动平台的Z轴运动系统上。优点是成形速度快,成形样件精度高,层厚均匀,无残余应力,无热变形,成形样件综合力学性能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394020U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20043669.8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295 , B29C64/209 , B29C64/40 , B29C64/307 , B29C64/20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闭多材料特种工程塑料增材制造装置,属于特种工程材料增材制造技术领域。三轴运动平台组件安装在保温室组件的内部,特种工程塑料供丝卷组件安装在保温室组件的后面板上,喷头组件安装在保温室组件内部的顶部。实现特种工程塑料3D打印过程中温差小、变形小,使得高熔点特种工程塑料成形结晶度高、机械强度高、表面粗糙度小的复杂结构零件。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高温打印特种工程材料变形大、成形件机械强度差、尺寸精度低的限制;避免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在粉末成形过程中产生翘曲变形的缺陷;解决了医疗领域用于的人工骨3D打印表面粗糙度大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医疗和工业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