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52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870403.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南充盛瑞农业有限公司 , 四川国药天江药业有限公司 , 四川审元药业有限公司
IPC: A01K67/04 , A23K50/90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20/163 , A23K20/20 , A23K20/105 , A23K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饲育僵蚕的方法,属于僵蚕饲育技术领域;饲育步骤为:S1通过人工饲料养蚕;S2选取五龄蚕接种白僵菌孢子液,待蚕体僵化并长出白色菌丝分生孢子后,干燥,得到僵蚕。其中,所述人工饲料包括如下组分:豆粕粉、玉米粉、桑叶粉、无机盐、柠檬提取物、柠檬酸、壳寡糖、金银花提取物和蜂蜜。本发明制备的僵蚕的平均长度不低于9.48cm,平均直径不低于0.7cm;本发明中的饲料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具有极强的抑制能力,同时,本发明中的人工饲料因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极大程度降低维生素C含量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6622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00440.X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南充盛瑞农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蚕养殖的病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涉及蚕病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凹槽块,所述凹槽块的内部滑动配合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的外部转动配合有凸块,所述凸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存放控制格;所述存放控制格的上方插接配合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通过升降板进行下降,下降后检测传感器和存放控制格插接配合,便于对粪便特征提取检测操作,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采用经验查看蚕的身体情况,通过该方法效率更高,检测速度更快,操作更加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611466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490524.4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南充创新桑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台棚房一体化与自动行走式养蚕装置,包括棚房、蚕台、自行走饲养机;棚房包括钢管立柱矩阵、棚房屋顶,钢管立柱矩阵包括多个呈矩阵分布的钢管立柱,立柱底端固定地面,钢管立柱顶端由横向、纵向拉梁固定,棚顶固定在立柱顶端;蚕台设置在钢管立柱的横担上,相邻的蚕台之间有过道,饲养机设置在过道内;本发明实现蚕台立柱与棚房梁柱一体化牢固结构;将蚕台固定在棚房钢管立柱上,构成蚕台与棚房为一个整体,并且确定立柱位于蚕台的中央,使得通道两侧无立柱或吊绳,从而方便全自动行走饲养机在通道行走并且操作平台能伸入左右两边蚕台实现全程机器自动养蚕和饲养其它适合多层舍养动物、昆虫,并可用作大型仓储及转运存货取货。
-
公开(公告)号:CN11333098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58261.X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果桑栽培方法,包括:采用宽窄行栽植果桑苗;采用宽窄行栽植果桑苗;果桑苗发芽、主干生长后,剪伐主干;主干萌发新梢后,保留主干顶部2根新梢,抹除主干上的芽和其余新梢;保留的2根新梢,新梢生长后剪伐,得到一级支杆;进行拉枝处理,并将拉枝后的相邻果桑苗的一级支杆固定;一级支杆萌发背上芽后,抹除一级支杆萌芽,每根一级支干保留4~5个背上芽;背上芽向上生长培养为主枝;主枝成长后剪伐,得到二级支干;二级支干抹芽,每根二级支干选留2~3个生长芽培养为结果枝;所述栽培方法种植密度密集,栽培得到的果桑成熟期集中,采摘桑果便捷,生产效率提高,病虫害少,可降低烂果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7539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509546.2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小蚕共育室。所述智能小蚕共育室包括由墙体和屋顶构成的封闭式蚕室,安装在所述墙体上的环境智能控制箱和换气扇,以及安装在所述蚕室内的电热升温装置、空调和补湿装置,能自动对各共育室的温度、湿度、换气进行控制,无需人工升温、查看、除灰,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环境污染。并且所述智能小蚕共育室内的温、湿度均匀,无论什么位置的小蚕均在几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大大提高了发育整齐率。由于本发明智能小蚕共育室改人工控制为自动控制且操作简便,显著提高了温湿度控制的准确率,节省了费用。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小蚕共育室工艺先进、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用途广泛,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61442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611261928.0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IPC: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僵蚕的人工制备方法,包括(1)球孢白僵菌孢子液的制备:用无菌水浸泡、清洗白僵蚕蚕体,过滤后取滤液,经过一级斜面培养、二级种子培养、三级扩大培养后得球孢白僵菌孢子液;(2)病原攻毒:球孢白僵菌孢子液在制成后的45min内,迅速喷施于5龄起蚕的蚕体,喷施完成后密闭蚕房1‑1.5h;(3)蚕体培养:打开蚕房,对蚕体喂食,每隔3‑4h喂食一次,直至蚕体死亡;(4)白僵蚕培养:将死亡后的蚕体转移至蚕座上,在温度为25‑28℃,湿度为95‑98%的条件下继续培养至蚕体僵化,并长出白色菌丝分生孢子;(5)白僵蚕成品制备:将长出白色菌丝分生孢子的白僵蚕收集后干燥至水分小于10%,即得白僵蚕成品。其白僵蚕成品的制备周期短,产量和质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81519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04002.X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 A61K35/64 , A61P25/08 , A61P31/04 , A61P29/00 , A61P25/00 , A61P11/04 , A61P17/04 , A61P17/00 , C12N1/14 , C12R1/6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5/63 , A61P11/04 , A61P17/00 , A61P17/04 , A61P25/00 , A61P25/08 , A61P29/00 , A61P31/04 , C12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材僵蚕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五龄蚕选取→接种环境准备→菌粉配置→菌液制备→菌种活化→喷施接种→强化接种→僵蚕收集存储,其中,菌粉配置具体是选取小球孢白僵菌菌种和硅藻土粉粒混合成菌粉颗粒剂,菌液制备具体是将菌粉颗粒剂加入纯净水中浸泡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液进行过滤并稀释制得菌液,菌种活化具体是取适量氨基酸和葡萄糖加入菌液中,然后置活化室活化,将活化后的菌液加入喷雾机对选取的五龄蚕进行喷施接种,并给予新鲜桑叶饲育,然后使用菌粉颗粒剂进行一次强化接种,定期观察收集发病僵化的僵蚕,然后进行干燥消毒存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高活性无污染的特点,蚕发病僵化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770618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510197029.8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河池学院 , 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8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包括下重量份的中药:麻黄50‑80份、杏仁50‑80份、石膏50‑80份、飞扬草50‑80份、鱼腥草60‑90份、陈皮40‑80份、艾叶60‑70份、甘草50‑70份、虫草基质粉末400‑600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避免了虫草栽培基质用后浪费的问题,开发了虫草基质后续利用新途径;2、本发明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避免了中长期添加抗生素,最终导致家畜、家禽等体内抗生素超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593195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61443.3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方法,每年春季果桑开花率达到80%以上时,在上午10点-下午6点的某个时间段,利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药剂的任意一种,对果桑的花、叶及枝干进行喷雾;并保证药液能均匀覆盖果桑花、叶、枝干;该方法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时间,使防治果桑菌核病的施药次数降为1次,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有利于降低桑椹的农药残留,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桑椹品质,同时降低劳动力和农药等生产成本,减少农药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果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12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080117.0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僵菌分离扩繁方法,包括(1)白僵菌孢子液制备:用无菌接种环从白僵蚕表面挑取3—4环分生孢子粉,置于无菌水中,振荡10—15min,直至均匀,得白僵菌孢子液;(2)分离纯化培养:将白僵菌孢子液接种于选择培养基中,在25—26℃条件下培养4—6天,得白僵菌菌种;(3)一次扩大培养:将白僵菌菌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24—25℃、振荡条件下培养2—3天,得到白僵菌菌丝体;(4)二次扩大培养:将白僵菌菌丝体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在25—26℃条件下培养5—9天,得到扩繁后的白僵菌,所述固体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75%。所述方法的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提高了生产效率,显著减少杂菌污染,成功率高,扩繁后的白僵菌质量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