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7006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134356.8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IPC: A01G1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真菌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NJ高保留和高营养价值的桑枝食用菌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对桑枝料进行蒸汽爆破提高桑枝中DNJ等营养活性成分的均匀度以及含量,提高纤维素利用率;同时将蚕蛹粉、蚕沙和处理桑枝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得混合料,通过发酵提高混合料中DNJ等营养活性成分含量。最后按一定比例配成,能够明显提高食用菌的DNJ含量和生物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854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719984.2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桑叶茶生产智能固化方法及系统,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桑叶检测信息,根据桑叶检测信息,对桑叶进行晾晒,获取桑叶基础信息,根据桑叶揉捻参数信息,对桑叶进行揉捻。本发明通过桑叶基础质量指数对桑叶进行筛选,提高了桑叶茶生产效率,通过基础处理桑叶质量指数,确保桑叶揉捻参数处于最佳值,提高了桑叶茶的生产品质,通过桑叶发酵质量指数,对桑叶发酵质量进行准确评估,通过三次处理桑叶质量指数,实现桑叶酶灭活的同时减少对桑叶内部成分的影响,避免对桑叶茶品质影响过大,通过桑叶茶口感指数,对桑叶茶进行调整,有效提高了桑叶茶的生产效率,保证了桑叶茶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212655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60811.2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上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果酒酿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酵型桑椹高粱糯米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采用干桑椹、高粱酒、醪糟进行浸泡发酵制备基酒,并以鲜桑椹经酒精发酵制备原酒。在酿造过程中,对现有酿酒方法中的各项参数进行优化,并优化各原料的配比。并进一步将原酒和基酒混合后期发酵,从而使桑椹、高粱、糯米的营养物质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良好的感官指标,以及丰富的营养组成。并且,该酿酒工艺简单,酿酒时间短,酿酒时间精准。且各项酿酒参数容易控制,可操作性强,批次间差异较小。采用这种桑椹酒酿造工艺酿造的桑椹酒果香味、酒香突出,口感极佳。
-
公开(公告)号:CN10925900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402561.9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2/02 , A01C21/005 , A01G17/005 , A23L2/60 , A23L21/25 , A23L33/00 , A23V2002/00 , A23V2200/30 , A23V2200/318 , A23V2200/32 , A23V2200/314 , A23V220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桑椹饮料,其特征在于:其具体组份如下:富硒桑椹原汁38%、蜂蜜20%、冰糖10%、柠檬汁12%、纯净水20%;其生产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A:对桑树进行喷施含硒叶面肥;B:采摘富硒桑椹鲜果;C:放入榨汁机内榨取至得到汁液;D:将榨取后的剩余残渣加入水中煮沸,至水蒸发过滤得到汁液;E:上述步骤所得两种汁液各自冷却后混合得到桑椹原汁;F:取鲜柠檬放入榨汁机内榨取收集得到的汁液;G:上述步骤榨取后的剩余残渣过滤得到汁液;H:将上述步骤所得两种汁液各自冷却后混合得到柠檬汁;I:将冰糖打碎;J:上述步骤得到的的桑椹原汁与柠檬汁、蜂蜜、冰糖、水混合搅拌均匀经巴氏消毒得到桑椹饮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64749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21843.0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IPC: G01N21/3577 , G01N21/01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桑椹膏生产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桑椹检测信息,获取桑椹膏标准数据,根据桑椹检测信息和桑椹膏标准数据,对桑椹进行筛选、清洗、压榨和过滤,获取桑椹膏原料,根据桑椹膏原料杂质数据和桑椹膏标准数据,判断桑椹膏原料杂质数据是否符合桑椹膏生产标准。本发明通过对桑椹膏原料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确保桑椹膏的杂质含量低于阈值,提高了桑椹膏的产品口感,通过对桑椹膏浓缩液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对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物进行分析,避免降低桑椹膏的品质,通过对初始桑椹膏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桑椹膏的糖度和酸度符合生产标准,提高了桑椹膏的生产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4319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439398.4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 绵阳市游仙区能建蚕桑专业合作社
IPC: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蚕养殖补水、桑叶保鲜的方法及其控制系统,根据大蚕棚、大蚕房使用总面职设置补水系统,补水系统包括高压水泵通过高压水管分组连接高压喷头;核定蚕儿各生长龄期生长状态,察看室内温度、湿度对差数据启动、或控制喷雾。本发明解决或控制室外温湿度对差大,和空气平流作用而影响室内空气干燥,导致蚕儿脱水问题,以桑叶保鲜为标准,达到蚕儿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满足其生理需求,达到高产稳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61271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0958186.6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 C12Q1/04 , C12Q1/06 , C12Q1/02 , C12Q1/6869 , C12N1/02 , C12G3/024 , C12H1/07 , C12R1/645 , C12R1/84 , C12R1/8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从桑果中筛选产香酵母菌改善桑果酒风味的方法,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桑果酒制备工艺不能充分体现桑果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口感的问题,利用低温处理提高样品中目标菌属的相对丰度,选择所需菌种相对丰度含量高及真菌数量较低的样品,然后采取特定的筛选方法对产香酵母菌进行分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再利用耐受性实验、电子鼻分析从中选出耐受性良好及能产生香味浓郁的酵母菌,将其复配为发酵剂,得到的桑果酒酒精度提高2.2%vol以上,达13.5%vol,总酯提高25%,同时醛类、酮类等芳香化合物相对含量都提高,定向分离获得产香型酵母菌种,可避免盲目性,提高筛选效率,并提高果酒风味。
-
公开(公告)号:CN1149166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53687.6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桑椹膏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桑椹膏加工设备与方法,设备包括用于加热熬煮桑椹的熬制机构、用于挤压过滤桑椹汁的压滤机构、用于冷冻浓缩的浓缩组件及物料转运机构;所述熬制机构包括陶瓷加热锅、驱动所述陶瓷加热锅转动的转动电机、用于翻搅桑椹的搅拌组件及支撑陶瓷加热锅的支撑组件;所述物料转运机构包括运料斗、支撑运料斗的调节支架及电动导轨组件,所述电动导轨组件包括连通所述熬制机构、压滤机构和浓缩组件的导轨及电动滑块,所述运料斗采用不沾陶瓷材料制成。本发明能够解放人力实现自动熬制,且熬制出的成品营养成分保留完整,品质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25181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402558.7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 C12G3/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G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置冷却散热发酵罐,包括罐体(4)、进料管(1)、呼吸阀(3)、出料口(5)、机架(6),其特征在于:在罐体的上部设有一循环口(17),循环口通过管道与一环形冷却管(11)的进水端连接,环形冷却管的出水端通过管道Ⅰ(15)与一水泵Ⅰ(16)的进水口连接,水泵Ⅰ的出水口通过管道Ⅱ(8)与罐体底部的出料口连接,机架一侧的上方设有数根固定柱(10),环形冷却管通过多个固定件固定在固定柱上,固定柱一侧的机架下方设有一蓄水池(18),一水泵Ⅱ(19)的进水管与蓄水池底部连接,水泵Ⅱ的出水口连接有多根喷水管(14),喷水管固定在机架与固定柱上,喷水管的一端均设有喷头(9)。
-
公开(公告)号:CN1182854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19984.2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桑叶茶生产智能固化方法及系统,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桑叶检测信息,根据桑叶检测信息,对桑叶进行晾晒,获取桑叶基础信息,根据桑叶揉捻参数信息,对桑叶进行揉捻。本发明通过桑叶基础质量指数对桑叶进行筛选,提高了桑叶茶生产效率,通过基础处理桑叶质量指数,确保桑叶揉捻参数处于最佳值,提高了桑叶茶的生产品质,通过桑叶发酵质量指数,对桑叶发酵质量进行准确评估,通过三次处理桑叶质量指数,实现桑叶酶灭活的同时减少对桑叶内部成分的影响,避免对桑叶茶品质影响过大,通过桑叶茶口感指数,对桑叶茶进行调整,有效提高了桑叶茶的生产效率,保证了桑叶茶的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