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友好型污损生物防护涂层(膜)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18165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968738.1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友好型污损生物防护涂层(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友好型污损生物防护涂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包括:其中A组份包括:有机硅树脂基料、补强填料、纳米粒子、消泡剂、抑制剂、助剂;B组份包括:乙烯基硅油、MQ硅树脂、卡斯特铂金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涂层材料以有机硅为成膜物质,具有低表面能特性,不利于污损生物粘附;利用纳米二氧化钛在涂层表面构建微表面,污损生物足丝附着在材料表面后,足丝与涂层材料界面之间形成微观“隔离层”,进而减小污损生物在材料表面附着力,同时本发明中添加的纳米二氧化钛具有一定杀菌作用,减小细菌粘附;涂层具有一定弹性,水流冲击作用下存在微振动,不利于污损生物附着。

    基于IFC扩展的装配式桥梁工程的碳排放计算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01108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67325.5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IFC扩展的装配式桥梁工程的碳排放计算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排放系数法构建碳排放计算模型,并采用Autodesk Revit建立装配式桥梁工程的BIM模型;在Web端对IFC文件进行解析,并提取数据信息导出工程量清单;在Web端对IFC文件进行解析,并提取数据信息导出工程量清单;在数据库中建立材料消耗量、人工消耗量及施工机械消耗量数据库,将工程量清单读取到数据库中,可在Web实现碳排放的快速计算。本发明基于IFC扩展进行碳排放核算,解决了基于BIM进行碳排放核算数据信息缺失的问题,拓展了BIM在建筑施工行业的应用范围,提高碳排放核算速度,并能够在建筑的设计阶段计算不同构件、不同施工环节的碳排放量。

    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8409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310121728.9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地下厂房的第一布置参数和空间拓扑规则构建空间拓扑数据模型;将第一布置参数中的第二布置参数输入至空间拓扑数据模型计算得到空间拓扑数据;基于空间拓扑数据分别将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转化为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并基于轴网和标高的命名结果得到数据识别标签;利用数据识别标签识别空间拓扑数据的轴网数据和标高数据,并利用预设的识别方法识别对应的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以得到对应识别数据,以根据对应识别数据得到所需要的第三布置参数。本发明解决了地下厂房布置设计及参数过多及数据割裂的难题。

    一种真空自吸固定式水下混凝土试件提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2725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1656746.4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水建筑物现场原位试验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自吸固定式水下混凝土试件提取装置。包括试件装配笼,所述试件装配笼内设置多个横隔板,分隔为多层,每层内放置混凝土试件块,其底部设置有底轮,所述试件装配笼的侧壁固定设置有侧壁导向轮,所述试件装配笼的底部通过竖直杆和“L”支撑杆连接有橡胶吸盘,所述“L”支撑杆上设置有可调节试件装配笼高度的自动伸缩锁止机构,所述橡胶吸盘的上部通过吸盘吸气管连接有利用水动力制造负压环境的吸气涡轮。本发明的装置在有压输水建筑物现场混凝土试件提取时具有稳定性和坚固性,提升了试验效率,保证试验数据信息量、精确度,并且能够定期提取试验所需混凝土试样。

    一种光纤传感器信号采集及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7040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797585.4

    申请日:2021-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传感器信号采集及处理装置,包括传感器外框,所述传感器外框的内部设置有中央处理系统、监控系统、测算系统、分析系统和警报模块,且所述中央处理系统与监控系统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监控系统与测算系统之间信号连接,所述测算系统、分析系统与报警模块之间信号连接,通过所述测算系统、分析系统与报警模块的设置,加速了光纤传感器信号传递的功能;所述传感器外框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和缓冲机构。本发明,通过中央处理系统、监控系统、测算系统、分析系统与警报模块之间的配合作用,实现了光纤传感器对信号的高效处理,有效地节省了时间与精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