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16207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10602243.0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包括蒸发集管、冷凝集管、上升管和回流管,所述上升管与蒸发集管和冷凝集管相连通,所述蒸发集管位于下部,所述冷凝集管位于上部,所述流体在蒸发集管内吸热蒸发,经过上升管进入冷凝集管,在冷凝集管内进行换热后冷凝,冷凝的流体通过回流管回到蒸发集管;其特征在于,沿着上升管内流体流动的方向,上升管的管径不断的增加。本发明通过增加上升管的管径,可以减少流动的阻力,使得上升管内蒸发的汽体不断的向着管径增加的方向运动,从而进一步促进环路热管的循环流动,强化传热,同时减弱上升管的振动,降低噪声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17461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14439.5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流装置高度方向上的翅片密度的设计方法,所述径向杆上设置多根从径向杆向下延伸的翅片,所述翅片具有尖部,所述尖部朝下,所述稳流装置设计方法如下:稳流装置的翅片分布密度为M,M=F3(H),M’是M的一次导数,满足如下要求:M’>0。本发明提供一种稳流装置高度方向上翅片密度的设计方法,从而不断的在流体输送过程中分隔气相和液相,通过上述的优化的设计,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震动和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09387104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710655624.0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包括蒸发集管、冷凝集管、上升管和回流管,所述上升管与蒸发集管和冷凝集管相连通,所述蒸发集管位于下部,所述冷凝集管位于上部,所述流体在蒸发集管内吸热蒸发,经过上升管进入冷凝集管,在冷凝集管内进行换热后冷凝,冷凝的流体通过回流管回到蒸发集管;所述上升管内设置稳流装置,所述稳流装置包括沿着上升管的中心轴向设置中心杆以及沿着中心杆向径向延伸的多根径向杆,所述径向杆上设置多根从径向杆向下延伸的翅片,所述翅片具有尖部,所述尖部朝下。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式结构的稳流装置的环路热管,通过设置径向杆以及向下的尖部翅片,在上升管内存在汽液两相流动时,强化传热,同时减弱上升管的振动,降低噪声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864567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38745.3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邱燕 , 张冠敏 , 张毅 , 王效嘉 , 林涛 , 靳印涵 , 王志梁 , 王凯 , 李咸安 , 魏姗姗 , 江程 , 李言伟 , 张国庆 , 焦敏 , 许吉凯 , 张海静 , 魏晓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量变化换热器均衡流量设计方法,所述换热器包括上下集管以及设置在上下集管之间的换热管;在换热管内设置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是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在换热管的横截面上设置;所述换热器包括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设置在下集管的中间位置,出口管设置在上集管的中间位置;不同的换热管内的分隔装置的分布数量不同,随着距离进口管的距离越远,所述的换热管内的分隔装置的分布数量越来越少。本发明通过如此设置,使得距离进口管越近,则因为分隔装置的分布数量多,则造成流体流动的阻力变大,从而使得流体向流动阻力小的换热管内流动,使得流体向着距离进口管的距离越远位置的换热管内流动,从而使得流体分配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0864566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38744.9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张冠敏 , 邱燕 , 张毅 , 王效嘉 , 张宏涛 , 孙秀青 , 靳印涵 , 陈晓东 , 韩小岗 , 李咸安 , 朱国梁 , 江程 , 李言伟 , 张国庆 , 焦敏 , 许吉凯 , 张海静 , 魏晓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径变化换热器均衡流量设计方法,所述换热器包括上下集管以及设置在上下集管之间的换热管;在换热管内设置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是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在换热管的横截面上设置;所述换热器包括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设置在下集管的中间位置,出口管设置在上集管的中间位置;不同的换热管的管径不同,随着距离进口管的距离越远,所述的换热管管径越大。本发明通过如此设置,使得距离进口管越近,则因为换热管管径小,则造成流体流动的阻力变大,从而使得流体向流动阻力小的换热管内流动,使得流体向着距离进口管的距离越远位置的换热管内流动,从而使得流体分配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008174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10698802.2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一种环路热管的设计方法,包括蒸发部、冷凝部和连接蒸发部和冷凝部的绝热部和回流部,流体在蒸发部吸热蒸发,经过绝热部进入冷凝部,在冷凝部内进行换热后冷凝,冷凝的流体通过回流管回到蒸发集管;所述冷凝部包括多个冷凝管,所述多个冷凝管是并联的平行结构,相邻分隔装置之间的距离为S1,正方形的边长为L1,冷凝管为正方形截面,冷凝管的边长为L2,相邻冷管中心之间的间距为S2。本发明提供一种环路热管冷凝管间距设计方法,强化传热,同时减弱吸热管的振动,降低噪声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88010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36976.6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F28D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密度变化的微生物土壤净化的太阳能环路热管系统,包括太阳能装置和环路热管装置,所述太阳能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连接太阳能集热器,所述风机将空气输入到换热器,在换热器中加热成热空气后,进入环路热管装置;所述环路热管装置包括空气进口通道、空气出口通道、环路热管和气体腔室,所述环路热管是反重力热管,所述环路热管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冷凝端设置在气体腔室的外壁上;所述气体腔室设置在土壤中,沿着高度方向从上部到下部,环路热管的冷凝端在气体腔室外壁的管径越来越大。通过冷凝端管径的变化,将热量尽量集中在下部进行换热,因为下步温度低,需要更多的热量,增强土壤修复效果。使得整体修复均匀。通过实验发现,通过上述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11%左右的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06296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96257.X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F28D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 F28F226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包括蒸发集管、冷凝集管、上升管和回流管,所述上升管与蒸发集管和冷凝集管相连通,所述蒸发集管位于下部,所述冷凝集管位于上部,所述流体在蒸发集管内吸热蒸发,经过上升管进入冷凝集管,在冷凝集管内进行换热后冷凝,冷凝的流体通过回流管回到蒸发集管;所述上升管内设置稳流装置,同一根上升管内设置多个稳流装置,沿着上升管的高度方向,所述稳流装置的长度不断增加。本发明通过稳流装置的长度变化,在上升管内存在汽液两相流动时,强化传热,同时减弱上升管的振动,降低噪声水平。
-
-
公开(公告)号:CN11381590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011223933.9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郭春生 , 宋文哲 , 杨沛东 , 刘元帅 , 许艳锋 , 李蒸 , 李言伟 , 江程 , 马军 , 薛于凡 , 谷潇潇 , 宁文婧 , 薛丽红 , 韩卓晟 , 逯晓康 , 刘百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包括冷凝端,冷凝端以辐射器为主体并采用冷凝管线嵌入冷凝器板的结构形式进行散热,辐射器整体切面由上到下依次为:太阳能电池板、绝热部件、上蜂窝板、冷凝管线、下蜂窝板。本发明环路热管使得吸热放热为一体结构,两者之间通过隔热件隔绝,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减少布置的空间。本发明的辐射器的内侧无任何附着物,直接向外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