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生产富马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032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47372.9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生产富马酸的方法,属于发酵领域。本发明在大肠杆菌E.coliFMME‑N‑5中敲除富马酸酶基因、富马酸还原酶基因、天冬氨酸酶基因和乳酸脱氢酶基因,并过表达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和琥珀酸脱氢酶编码基因。所得菌株E.coliFMME‑N‑5(△fumB△frdBC△aspA△ldhA)‑ppc‑sdhCDAB用于发酵生产富马酸,在7.5L发酵罐上发酵65h,富马酸产量达到45g/L,生产强度为0.69g/L/h,富马酸对葡萄糖得率为0.52g/g,副产物甲酸不积累,琥珀酸、乳酸、乙酸积累量均低于1g/L,具有一定的工业生产潜力。

    一种细胞色素P450环氧酶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41038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1329678.6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色素P450环氧酶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胞色素P450环氧酶CytP,通过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所述环氧酶CytP,利用全细胞转化法,将降冰片烯转化为环氧降冰片烷。并从反应的pH、温度、相比和诱导时间等因素对CytP酶的两相催化体系进行优化,克服了之前P450单加氧酶环氧化活性低且催化特异性差的局限,可使得环氧降冰片烷产量达到36.81g/L,催化特性达到99%,环氧化反应摩尔产率达31.46%。从而大大降低了之前的底物成本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环氧降冰片烷的工业化生产和绿色生产奠定了基础。

    一株固定CO2产苹果酸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51660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911317890.8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固定CO2产苹果酸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及应用,属于发酵领域。所述工程菌是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MG1655进行基因工程改造获得的菌;所述基因工程改造为敲除富马酸还原酶基因、富马酸酶基因、乳酸脱氢酶基因和乙醇脱氢酶基因,并游离过表达甲酸脱氢酶、乙酰辅酶A合成酶、酰化乙醛脱氢酶、甲醛裂合酶、二羟基丙酮激酶、苹果酸酶和亚磷酸氧化还原酶,获得菌株GH0407。上述菌株用于发酵生产苹果酸,以CO2和葡萄糖作为共底物厌氧发酵72h,苹果酸产量达到39g/L,得率为1.53mol/mol,原始出发菌株不积累苹果酸。

    谷氨酸棒杆菌meso-2,6-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2101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291856.9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谷氨酸棒杆菌meso‑2,6‑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结合定点饱和突变、组合突变以及迭代饱和突变对CgDAPDH的蛋白质进行改造,克服了亲本酶因为氢原子转移距离较长而导致的催化活性低的局限,获得的突变体CgDAPDHBC621/D120S/W144S/I169P比酶活和kcat/Km值分别为亲本酶的38和120倍。将CgDAPDHBC621/D120S/W144S/I169P与PmL‑AAD、SambHmaS和PaMDH偶联后,以L‑酪氨酸为底物,D‑HPG产量达到6.33g/L,为D‑HPG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潜在的生产方法。

    一种合成对羟基扁桃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2771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1367276.2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对羟基扁桃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了一株双质粒重组菌,共表达丙酮酸脱羧酶、苯乙醛脱氢酶和NADH氧化酶基因,将构建好的表达质粒导入E.coli BL21(DE3)。将对羟基苯甲醛和乙醛酸转化为对羟基扁桃酸,并通过NADH氧化酶辅酶再生系统,通过将NADH转化为NAD+,使得NAD+循环再生,转化能够高效进行。并通过优化底物浓度及比例,优化转化温度和pH,实现了对羟基扁桃酸的高效生产。在30℃、pH7的条件下反应24h,可将30mM的底物对羟基苯甲醛转化为28.5mM的对羟基扁桃酸,转化率可达到95%。

    一种亮氨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77788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207909.7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亮氨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SEQ ID NO.1所示的亮氨酸脱氢酶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将第47位的氨基酸残基M突变为V,且将第109位的氨基酸残基N突变为I,得到了一种亮氨酸脱氢酶突变体(突变点为M47V,N109I),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表达该突变体的重组菌E.coli BL21‑pET28a‑BtLDH007单位菌体的亮氨酸脱氢酶酶活达到170.9U/g;以2‑酮丁酸为底物生产L‑2‑氨基丁酸的产量最高达到77.6g/L,转化率为96.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