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硼摩擦垫片及其化学镀和超声波结合的制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49860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089592.9

    申请日:2014-03-11

    Abstract: 一种化学镀和超声波结合制备碳化硼摩擦垫片的方法,包括:配置含碳化硼的化学镀液,通过温控加热装置对该镀液加温并使保持恒温,放入弹簧钢垫片,同时施加间歇式超声波,将镍磷合金和碳化硼共沉积于弹簧钢垫片的表面,形成Ni-P—B4C复合镀层;镀后垫片在200-400℃温度下热处理。其B4C颗粒均匀镶嵌在该Ni-P—B4C复合镀层中,呈半裸露状态。这种复合镀层结构在预定的载荷下,碳化硼颗粒刺入所接触的工作面,提高了与工件之间表面啮合程度,增加机械连接件之间的结合力及连接强度,从而提升力和力矩的传输能力,降低构件的尺寸和重量,提高应用安全系数,并达到降低成本和减少能量损耗的目的,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一种改性聚乳酸/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及其制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43523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114155.9

    申请日:2012-04-18

    Abstract: 一种改性聚乳酸/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及其制法,通过搅拌机将聚乳酸、聚己内酯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搅拌混合成三组分混合物,然后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用双螺杆挤出机或密炼机在120-190℃温度下进行熔融共混得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各组分含量为:聚乳酸55-70wt%,聚己内酯9.5-30w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4.5-30wt%,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4.76wt%。其引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与聚己内酯能克服材料各自的缺点,综合各单组分材料的优点;与聚乳酸/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相比,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起初略微降低,然后升高,断裂伸长率有所提高,拉伸模量提高,该复合材料可用于玩具、包装、电子产品等行业。

    一种提高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的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352194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305491.6

    申请日:2013-07-19

    Abstract: 一种提高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导入脉冲电流至记忆合金件加热记忆合金,使得该记忆合金件最终稳定在一平衡温度,在该平衡温度下保持2~150min进行时效处理。所述记忆合金件可通过两个连接夹接入高能脉冲电流,并且由弹簧通过该两个连接夹给所述记忆合金样件施加一定拉伸力,使得记忆合金保持平直。与热处理炉加热和直流电直接加热时效处理相比较,本方法可使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调整的效果更好,从而使得记忆合金的超弹性达到最优,经过应变为8%的拉伸变形后最小残余应变只有0.11%。

    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4344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43587.5

    申请日:2012-02-24

    Abstract: 一种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及其制法,其将占总量55-85wt%的聚己内酯与11-40w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送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得到两组分混合物;然后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到该混合物中,用双螺杆挤出机或密炼机在120-190℃温度下进行熔融共混,得到复合材料。少量引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有所提高,断裂伸长率与聚己内酯相比略微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该复合材料可用于玩具、包装、电子产品等行业。

    一种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竹粉复合材料及制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546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10456772.2

    申请日:2011-12-31

    Abstract: 一种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竹粉复合材料及制法,含有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以及聚乳酸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两种组分总重量1-10wt%的竹粉。在聚乳酸等与竹粉的混合物中混入偶联剂,再经挤出机或密炼机熔融共混得到该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中引入竹粉不仅能够避免聚乳酸成型加工性能差的缺陷,降低成本,而且对自然界大量竹子资源回收利用,环保。该复合材料可用于玩具、包装、电子产品等行业。

    电致塑性与温塑性结合轧制难加工金属材料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172620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35074.5

    申请日:2011-02-09

    Abstract: 一种电致塑性与温塑性结合轧制难加工金属材料的方法,包括:将轧辊预热到被加工金属材料的回复温度,且低于该金属材料的再结晶温度的范围内;并将高能脉冲电流输入到运动的该金属材料的加工段凭借其热效应和非热效应进行电致塑性处理,同时该加工段进入已预热的轧辊进行电致塑性与温塑性结合的轧制。该轧制过程中结合了温塑性与电致塑性效应,充分利用在加热条件下材料由于原子势能升高以及与脉冲电流的强烈电刺激相结合所产生的非平衡动能,促进原子的扩散和位错等晶体缺陷的运动,共同改善金属材料内部微结构,形成有利于提高强度和韧(塑)性的组织,使材料在较低温度下的塑性提高,适用于轧制镁合金、镍-钛合金及钨合金等难加工金属材料。

    环保型阻燃、抑烟定形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31885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106596.2

    申请日:2009-04-17

    Abstract: 一种环保型阻燃、抑烟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改性纳米氢氧化镁100份、高分子弹性体60~100份以及协效阻燃剂1~10份加入密炼机,在温度50~150℃、转速为20~100rpm条件下,共混制成预混料;再加入相变温度20~70℃的相变储能材料50~100份至该预混料中,继续混炼15~60min得混合物,以上份数均为质量份;将上述混合物填充至模具中,经平板硫化机热压成型为板材,冷却后经高能电子束辐照交联。其将相变材料和改性纳米氢氧化镁封装在高分子弹性体形成的交联网状结构中,形成兼具难燃、自熄、抑烟特性的定形相变材料,产品中相变材料封装率达95-99%,氧指数达23-28,阻燃性能好,能够在空气中实现自熄,燃烧时无有毒物质产生,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具有智能温度调节功能的动力锂电池组

    公开(公告)号:CN204271214U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20711016.9

    申请日:2014-11-24

    Abstract: 一种具有智能温度调节功能的动力锂电池组,包括:电池箱体,设置于该箱体内的若干锂电池单元及智能温度调节系统;该系统包含:填充在箱体内、所述锂电池单元之间的相变储能微胶囊;涂布于所述锂电池单元表面的导热涂层;及,插置于所述锂电池单元之间的若干热管,每一个热管的周壁均与相变储能微胶囊接触,每一个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电池箱体的上盖、底板紧密接触。其将储热密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的相变微胶囊与热管技术整合,不仅能充分发挥相变材料的吸热性能,且能弥补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不高、储能速率偏低的缺陷,在动力锂电池组大功率、大电流放电下也能快速响应,控制锂电池组安全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内。

    相变储能微胶囊制备装置
    7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11011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20045082.7

    申请日:2014-01-24

    Abstract: 一种相变储能微胶囊制备装置,其由乳化釜、聚合釜和分离釜顺次串联构成,所述乳化釜和聚合釜内分别设置搅拌器,所述分离釜顶部设置清洗液注入口,底部设置排液口,所述乳化釜和聚合釜的釜壁均为中空结构,乳化釜的釜壁与恒温水浴锅连接成水循环回路构成乳化釜的恒温装置,聚合釜的釜壁与恒温水浴锅连接成水循环回路构成聚合釜的恒温装置。本微胶囊制备装置不但能够缩短制备时间,提高微胶囊的包覆率和产率,而且能精确调控反应温度。

    金属电致塑性异步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108932U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20047891.7

    申请日:2013-01-29

    Abstract: 一种金属电致塑性异步轧制系统,包括:具有传导辊、导向辊、上轧辊以及下轧辊的轧机;所述上轧辊、下轧辊和导向辊均与所述轧机的支撑体绝缘;及,脉冲电源,该脉冲电源输出的高能脉冲电流通过所述上轧辊和下轧辊、或通过所述下轧辊和所述导向辊输入到运动的金属轧材的加工段,且所述金属轧材的加工段通过异步转动的所述上、下轧辊实现电致塑性轧制和异步轧制。本系统通过金属电致塑性效应、搓轧效应的联合作用,可以大幅降低轧制变形抗力,能够实现在较低加工温度下对金属材料的无退火或少退火轧制,达到节约能源,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可避免金属表面的氧化和轧件粘辊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