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钢骨架增强型承插式复合管及其制作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606809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10086822.7

    申请日:2012-03-28

    Inventor: 肖和飞 龙柳媛

    Abstract: 一种半钢骨架增强型承插式复合管及其制作工艺,采用铸造或冲压工艺制成骨架,经注塑、喷塑分别制成承插主管和承插副管并组装,骨架外层由前部大锥壁、后部圆柱壁,中间小锥壁组成承插主管外壁,承插主管内壁由承插腔和过流腔组成,承插主管与承插副管适配接合组成承插复合管,骨架前端口设置一组凹槽,凹槽内适配密封环的技术方案;它克服了聚乙烯树脂塑料复合管/PE管,连接安装时因热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分离,对接处非“圆度”增大,焊接处发生快速应力开裂而造成断裂部位的连接系统漏水、漏气、漏液,以及铸铁管与PE管不能互换影响旧工程改造等缺陷;适合作各种输水、输气工程的连接管材;特别适合作PE、PVC-U、PVC-M等塑料管及球墨铸铁管的互换连接。

    一种内衬塑承插管及其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69724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47144.9

    申请日:2013-12-31

    Inventor: 肖和飞 尹希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9/14 B29C47/0057 F16L9/147 F16L58/1045

    Abstract: 一种内衬塑承插管及其制造工艺,它包括圆管、胶层和内衬,内衬与胶层经在线制作坯胎,该坯胎再经变形、拉伸、加温、彭胀工序进行在线操作,从而实现圆管与内衬塑整体粘固的技术方案,它克服了现有普通硬质圆管使用水泥砂浆内衬或环氧陶瓷内衬存在内壁不光滑,水流阻力大,易结垢,水泥硬化产生的反应物质影响水质,内衬厚度大,输水效率低,安装施工困难,制造难度大,设备复杂,成本高等缺陷;它适合各市政工程、工矿企业的输水、输气和输油;特别适合市政工程的供水,为优选输水管材产品。

    一种内衬管变形装置
    7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60277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47255.X

    申请日:2013-12-31

    Inventor: 肖和飞 尹希伟

    Abstract: 一种内衬管变形装置,它采用在一框架座的底部设有辊轮,顶部设有变形轮,两侧设有导向轮的技术方案,它克服了现有用于输水圆管的内衬加工、粘固过程所用方法、工具容易造成内衬塑管先期的损伤,而且加热过程能耗高,纵向收缩大,内衬塑管脱落率较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缺陷;它适合各种材质、规格的内衬管材的在线变形;特别适合市政工程供水用金属管、非金属管的内衬塑加工。

    全自动塑料搅拌机
    7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11331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111263.1

    申请日:2010-02-22

    Abstract: 一种全自动塑料搅拌机,采用机架下部平台上固装搅拌装置、电控柜、气动电磁阀I和气缸I,气动电磁阀I经气管连接气缸I,机架的右竖梁上安装气动电磁阀II,气动电磁阀II经气管连接气缸II,上梁上安装气缸II、左行程开关和右行程开关,机架左下部安装落地行程开关;旋转滑杆的下端经轴承座固定在地基上,上部经轴承座连接在机架的上梁上,加料斗上安装两滚轮与旋转滑杆活动连接,加料斗经钢丝绳绕滑轮连接卷扬机,卷扬机、滑轮架、限位板和气缸II的杆端分别固定在支承板上,支承板固定在旋转滑杆的顶部,滑轮架上安装卷扬行程开关,限位板下部安装上行程开关的方案,克服了现各种搅拌机混料不均匀的缺陷。适用于混合各种配方的塑料及其它物料。

    钢丝增强型承插口复合塑料管及其制作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881356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233932.2

    申请日:2010-07-22

    Abstract: 一种钢丝增强型承插口复合塑料管及其制作工艺,主要采用增强内外承插口与合理配置各项对应比值参数以及制作工艺,它包括设置于管壁一端的内承插口及衬套,设置于管壁另一端的外承插口和适配的密封环以及由依次连接于管壁的圆锥管、圆管A、圆弧管、圆管B和主要覆盖于圆弧管外壁的钢丝套组成的技术方案,它克服了现有PE管因管壁外部采用网状增强和双向缠绕增强方式导致管的轴向刚性太强而使承插口处轴向柔性性能下降从而影响管网系统的抗地质下沉性能和承插口连接处容易被拉断,造成供水、供气、供液系统维护困难,以及燃气泄漏造成环境的污染等缺陷。适合作各种输水工程,输气工程的连接管材;特别适合作PE、PVC-U、PVC-M等塑料管材承插口的加固增强。

    一种纲丝环绕与承口增强复合型塑料管及其制作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788085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20530.1

    申请日:2010-03-10

    Abstract: 一种纲丝环绕与承口增强复合型塑料管及其制作工艺,管壁承口端部内径长L的管壁为加厚增强壁,距离承口端部外径长M的管壁为纲丝增强壁,以及包括粘胶层及标识、防护层,壁厚S与直径φ与外径D按相互对应比值设置及采用塑料树脂混配料作原料,同时于烘干机、挤出机、模头、模具、真空箱、喷淋箱、绕丝机、高频机、牵引机、切割机等的同步控制下制作产品的技术方案,它克服了现有管材因其轴向钢性而影响了轴向柔软性,抗地质下沉性,承口焊接处的抗拉性以及电熔管件焊接时承口对接处的非“圆度”致使管材承口对接处截面强度与刚性均不能承载管内压力等缺陷;它适合作各种输水、输气工程的连接管材;特别适合作PE、PVC-U、PVC-M等的管壁增强与承口加厚。

    一种承插式管材的复合插口厚度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815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33030.8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插式管材的复合插口厚度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圆环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获得圆环的径向变形微分方程和通解;S2:计算圆环径向变形最大量的计算公式;步骤S3:求得基管的满足变形要求的插口最小厚度;步骤S4:在基管的插口内套接至少一层环形加强圈,形成复合插口,若加强圈和插口材质相同,则复合插口的厚度不小于所述最小厚度即可,若加强圈和插口的材质不同,则转步骤S5;S5:确定加强圈的最小厚度,加强圈的厚度不小于该最小厚度即可。本发明可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获得不同管径的承插式管材满足变形要求的插口最小厚度和加强圈的最小厚度,成本低、效率高。

    一种承插式管材的插口和承口厚度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817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33952.9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插式管材的插口和承口厚度的设计方法,插口厚度的设计方法为:a1:根据圆环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获得圆环的径向变形的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的通解;a2:计算圆环径向变形最大量的计算公式;a3:求基管的满足变形要求的插口最小厚度;承口厚度的设计方法包括为:b1:选取承口内壁上应力易集中的多处,选取原则为:若这几处的壁厚满足应力强度要求,则承口每一处壁厚都满足强度要求;b2:确定各选取处的最小壁厚。本发明可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获得不同管径的承插式管材满足变形要求的插口最小或接近最小的厚度以及满足强度要求的承口最小或接近最小厚度,可降低管材的生产、制造和运输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