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动车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8454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18336.3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蓝慧熙

    Inventor: 蓝慧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B62K2204/00 B62M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动车,它包括电动车车身的车架,所述车架下部通过转轴安装有前轮和后轮,所述后轮和所述车架的转轴连接处安装有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于所述电机的两侧外设有盖,所述盖的内孔设有与所述转轴相锁紧的螺纹段,所述盖内孔的螺纹段的外侧设有密封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解决现有电动车电机容易进水的问题。

    草莓采摘车
    7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43735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66454.7

    申请日:2016-06-18

    Applicant: 黄银桃

    Inventor: 黄银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5/02 A01D46/00 A01D46/22 B62K220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莓采摘车,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产品折叠、装卸不便,座位、高度调节,使用方式单一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采摘车的车架包括车头架、底架,行轮包括前电机轮和后行轮,底架的一端与车头架连接,前电机轮设置于车头架,座位设置于座架,电池通过线路与前电机轮、控制开关连接;其要点是所述底架的另一端与靠架连接,后行轮对称设置于行轮架的两侧,行轮架呈弧形弯曲,行轮架固定于靠架的后部;前电机轮行进于田埂地垄的垄间距,后行轮行进跨越于前电机轮两侧田埂地垄的垄间距,底架的宽度小于田埂地垄的垄间距。同时,该采摘车的高度,把手高度,以及靠架、座位可调节,可折叠存取,并作为普通电动自行车或脚踏车使用。

    电动摩托车
    7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61015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080070692.7

    申请日:2010-12-27

    Inventor: 松田义基

    Abstract: 在通过电动马达(21)产生的行驶动力驱动后轮(12)的电动摩托车(1)中,具备:车身框架(6);向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摇臂(11),在其前端部(11a)与车身框架(6)可摇动地连接,在其后端部(11b)可旋转地支后轮(12);以及在摇臂(11)与车身框架(6)之间架设的后悬架(30),后悬架(30)配置于比摇臂(11)的前端部(11a)的摇动轴(25)靠近下方的位置。

    电动代步车
    7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14719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41673.7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潘岳

    Inventor: 潘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5/02 B62H1/12 B62K220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代步车,包括车架,后轮机构,以及前驱动轮机构,所述的后轮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车架后侧底部的横连接轴,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横连接轴两端的两个翻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翻板下部的后万向轮,以及与所述的横连接轴固定连接用以驱动横连接杆转动以带动翻板翻转切换位置状态的切换杆;所述的翻板与车架的底座间设置有限位机构以保持后翻状态。本发明的电动代步车,将后轮设计为万向轮和直行轮便捷切换的方式,大大提高其运行的便捷性,配合前驱动轮,可实现原地打转快捷转弯,而且切换后状态稳定,左右两侧翻板水平角度调整确保一致。

    一种电动平衡车
    7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14708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74371.X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尚艳燕

    Inventor: 尚艳燕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5/02 B62K15/006 B62K220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平衡车,所述电动平衡车包括车体、固定在所述车体上的车轮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通过转动销安装固定在所述车体上,所述转动板沿所述转动销转动,当所述转动板以所述转动销为轴转动时,所述转动板的部分突出于所述车体外。本发明在电动平衡车的车体上固定有转动板,转动板可沿转动销进行转动,当转动板以转动销为轴转动时,转动板的部分突出于车体外,从而就可以在转动板上放置物品,尤其是当使用者使用电动平衡车在商场购物时,可以将所购物品直接置于转动板上,而无需额外使用篮子或背包等来盛放物品。本发明的电动平衡车不仅方便使用者代步,而且方便使用者运输物品,实现了多功能。

    电动车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8089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18502.2

    申请日:2016-06-29

    Inventor: 钭子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5/02 B62K23/00 B62K220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动车。一种电动车,其包括相互配合的车体本体(110)和车架本体(120),车体本体(110)中部设有开关座(210),开关座(210)与车体本体(110)的左踏板部(220)、右踏板部(230)均互不干涉;开关座(210)在垂直于车体本体(110)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前行触发开关(211)和后退触发开关(212);车架本体(120)包括主支撑杆(511),主支撑杆(511)两端分别设有承重杆(512)和搭脚杆(513),开关座(210)位于主支撑杆(511)与承重杆(512)的交叉处,且前行触发开关(211)和后退触发开关(212)分别位于承重杆(512)两侧并与主支撑杆(511)接触。本发明能够较佳的便于使用者以坐姿进行操作。

    一种前双后单电动轮滑车
    7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0517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626723.1

    申请日:2016-07-2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前双后单电动轮滑车,包括两个前双后单式行走单元,所述前双后单式行走单元分别包括踏板、前轮和后轮;其中:前轮数量为两个,该两个前轮均为万向轮,两个前轮的脚轮支架分别通过铰接轴铰接在踏板底面设置的第一支架上;后轮包括轮毂电机和该轮毂电机外周包裹的轮胎,所述轮毂电机的转轴铰接在踏板底面设置的第二支架上,该轮毂电机的转轴和踏板长度方向垂直。本前双后单电动轮滑车中,脚部固定系统能够保证脚部与前双后单式行走单元间稳定固定,避免了行走过程中脚部偏移影响操作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避免了现有电动轮滑车因不同操作人员脚部尺码不同所带来的设计局限性。

    一种多态变结构智能平衡车

    公开(公告)号:CN106005156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24122.X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郭磊 宋原 邢斌

    Abstract: 一种多态变结构智能平衡车,其车体结构左右对称,由两个车头组成。该多态变结构智能平衡车设有运动装置、转向装置、缩放装置以及电控装置四个组成部件。车头上部为中空箱体,内部设置转向装置、缩放装置以及电控装置,车头下部设置有运动装置。运动装置由两个车叉与车轮,为车轮提供动力和受控于电控装置的两个驱动电机、传动齿轮组成。缩放装置由车头箱体内的驱动电机、直线单元以及承载光杠组成。电控装置由主控电路、多种传感器及蓄电池组成。其特点是:用高速数字处理器对多个驱动点电机进行控制,利用两轮的不同位置关系自由切换多种运动模式,能够适应多种路作业环境,运动灵活,小巧轻便。

    一种电动三轮代步车
    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66513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84535.2

    申请日:2016-06-02

    Inventor: 卞学良 刘艳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5/02 B62K2005/001 B62K2201/06 B62K220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三轮代步车,包括前轮组件、车身组件、悬架组件、弹性铰接组件、控制系统组件和后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铰接组件包括锁紧件、锁紧橡胶块、弹性钢片、复位橡胶块、支撑凸台、支架、限位板和固定板,所述锁紧橡胶块固定安装在锁紧件上,并通过螺栓连接在弹性钢片上,弹性钢片与支撑凸台固定在支架中间,在两个限位板和支架之间安装有复位橡胶块;通过将弹性钢片穿过车身钢管上的通槽,锁紧件铰接到弹性钢片上,锁紧橡胶块和复位橡胶块夹紧固定车身钢管,实现弹性铰接组件与车身组件的弹性连接;通过支架与固定板的螺栓连接夹紧固定悬架组件中的扭杆弹簧钢片组,实现弹性铰接组件与悬架组件的弹性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