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推进和发电系统
    7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9220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780060252.5

    申请日:2017-07-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推进系统。先前,电机需要电子控制系统来提高效率。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第一轴(120),所述第一轴接合到第一径向磁组件(131,“RMA”)的外表面上的第一极性的第一永磁体(113)。第二轴耦合到第二RMA。所述第一极性的第一电磁体磁体在所述第二RMA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永磁体布置成在所述第一RMA的旋转和所述第二RMA的旋转过程中与所述第一电磁体对准。这致使所述轴旋转,这能够产生能够用于给发电机供以动力的机械功率。

    一种焊缝平整的电磁脉冲焊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0557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366671.4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缝平整的电磁脉冲焊接装置,通过多集磁器的结构配合在管道中运动的抵块,使管件焊接后的焊缝更加平整,变形量更小;其结构包括:集磁器、内管、外管,其中线圈缠绕在外管上,内管位于外管中,二者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调整二者之间的相对距离,集磁器通过固定块、底环可拆卸的固定在内管中,固定块于集磁器接触,对集磁器进行支撑,同时还通过接触传热的方式,对集磁器进行降温,在固定块中还设置有热通道,底环上的导热条插入热通道中,对固定块进行散热,热量最终通过设置在底环上的水冷块吸收,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一种用于双层圆管的磁脉冲连接装置、方法及电涡流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1366436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29993.6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双层圆管的磁脉冲连接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支撑和外管支撑,内管支撑的一端设有用于穿过线圈感应器的导线的第一通孔,另一端设有与外管适配的环形定位槽,外管支撑与内管支撑的顶端连接,保护套管同时对内管支撑和外管支撑提供径向约束,外管支撑的顶端连接有用于压紧外管的内压盘,内压盘上连接有可在内管支撑内沿轴向方向滑动的法兰,法兰连接有线圈感应器,线圈感应器包括芯盖、芯轴和匝线,绝缘螺栓依次贯穿法兰、芯盖与芯轴连接,匝线缠绕于芯轴上且通过芯盖压紧;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双层圆管的磁脉冲连接装置安全、高效,能提高材料的成形极限,绿色环保低碳,焊接界面上不产生很脆的金属化合物,可保证连接强度。

    一种燃料元件棒塞体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4349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335289.9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元件棒塞体焊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预处理,在焊接线圈与包壳材料之间设置绝缘层,并对塞体表面进行清理;步骤S2,装配,准备燃料棒,并在燃料棒的包壳材料两端分别装配塞体;步骤S3,焊接,启动电磁脉冲焊接系统,分别对包壳材料两端的塞体进行焊接;步骤S4,加热,采用高频脉冲电流对焊接区域进行加热。本发明的方法焊接速度快、效率高;可控性和焊接性能好,热影响区域极窄,残余应力低,精度高;还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环境友好。

    铝钢异种金属管件磁脉冲焊接界面与接头特性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0099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769954.9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一种铝钢异种金属管件磁脉冲焊接界面与接头特性数值模拟方法,包括:进行磁脉冲焊接接头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进行磁脉冲焊接接头的失效模式分析;建立基于焊接系数的可焊性窗口;进行磁脉冲焊接接头微观分析。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铝合金‑高强钢焊接接头和界面进行工艺试验与性能评估,从而对铝钢磁脉冲焊接结构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对铝钢焊接接头进行多参数的工艺试验,并对焊接接头进行准静态拉伸测试,随着焊接能量的提升,碰撞速度和碰撞角度的增加,实现母材断裂的焊接接头的几率大大提高。通过微观分析手段确定焊接失效与焊接碰撞速度和角度的关联性。

    一种重型运载火箭连接环电磁脉冲增材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8580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91514.6

    申请日:2021-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运载火箭连接环电磁脉冲增材装置,包括支架、齿轮盘、第一驱动电机、环形地轨和设置在支架顶端的、呈半圆环形的导轨,齿轮盘通过周向设置的多个滚轮与环形地轨转动配合,齿轮盘的顶面用于放置环形的增材基体,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与齿轮盘啮合的第一驱动齿轮;导轨上滑动设置有三个升降模块,三个升降模块分别驱动弯曲模块、电磁头和旋转摩擦挤压模块进行升降;电磁头中设置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电连接有电容和放电电路;旋转摩擦挤压模块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连的摩擦棒;弯曲模块能够根据连接环的曲率弯曲增材薄片。本发明能够提高重型运载火箭连接环增材件组织的致密性。

    一种旋转摩擦挤压辅助电磁脉冲增材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7573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90497.4

    申请日:2021-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摩擦挤压辅助电磁脉冲增材装置及方法,包括工件、位于工件下方的旋转摩擦挤压支撑机构和位于工件正上方的电磁头,旋转摩擦挤压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竖直,第二支撑杆倾斜,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与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连,旋转摩擦挤压传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支撑杆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三支撑杆的底端与第二支撑杆的顶端铰接,弹簧的顶端与第三支撑杆的顶部固连,弹簧的底端与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固连,第三支撑杆的顶端固设有摩擦头,摩擦头能够与工件的底面紧密接触;电磁头中设置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电连接有电容和放电电路。本发明能够快速消除电磁脉冲增材界面处的微裂纹、空洞等缺陷。

    一种电磁脉冲成形用集磁器及成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9912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52262.9

    申请日:2021-05-20

    Abstract: 一种电磁脉冲成形用集磁器及成形装置,其中,集磁器包括环形结构的集磁芯体,集磁芯体具有轴向通孔和至少一组径向孔组,径向孔组包括沿集磁芯体的周向分布并从集磁芯体的外周面贯通至轴向通孔的导流缝隙、沿集磁芯体的径向方向从集磁芯体的外周面贯通至轴向通孔的工件成形孔和线圈放置孔;工件成形孔通过导流缝隙连通线圈放置孔。在应用时,将放电线圈同轴插装并限制在线圈放置孔内,既可以有效减小所配置的线圈尺寸以及成本,又可避免线圈工作时发生胀形,有利于提高线圈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对工件成形孔的数量以及排布方式的选择,可利用集磁器一次性对多个相同或不同规格的工件进行压接或焊接成形加工,为提高加工生产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薄片的叠层的磁脉冲钎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96638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780069444.2

    申请日:2017-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磁脉冲焊接物品的方法,该物品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薄片的叠层。该方法包括:在所述叠层(55)的厚度上形成至少一个透孔(60);在所述叠层的两侧放置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两个板,所述两个板分别被称为第一板(51)和第二板(52),所述两个板形成覆盖所述至少一个透孔(60)的重叠区域(53);将板‑叠层组件与线圈(11)的有效部分(121)相对放置,使得所述重叠区域的工作区域面向所述线圈的所述有效部分设置,所述工作区域覆盖所述至少一个透孔(60);将所述工作区域置于磁场中,直到所述板‑叠层组件连接为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区域受所述磁场作用时,在所述至少一个孔(60)上施加压力于所述第一板(51)并将其压在所述第二板(52)上。

    基于磁脉冲的多层板料复合成形焊接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077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18448.8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脉冲的多层板料复合成形焊接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两块或多块平板待加工板料,分别将其置于模具平台上;S2、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柔性线圈运动轨迹路线,对两块或多块加工板料进行电磁渐进复合成形焊接,电磁渐进复合成形焊接的过程中通过调节放电回路中电容值及放电电压的大小实现电磁渐进成形与电磁脉冲焊接的耦合,最终实现两块或多块平板待加工板料的一体成形与冶金结合;S3、重复迭代进行上述步骤S2,直至满足加工板料形状精度要求以及力学性能要求。本发明通过将电磁渐进成形与电磁脉冲焊接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异种金属板料复合成形的同时完成冶金结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