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BS微球负载金属铱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9347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0458530.0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BS微球负载金属铱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化学材料与药物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得到PBS微球,然后利用盐酸二甲双胍、苯甲醇、叔丁醇钾反应制备得到产物a,再利用产物a、2‑碘吡啶、碘化亚铜、碳酸钾、N,N‑二甲基乙二胺、乙腈制备得到配体b,进一步,利用PBS微球和配体b制备得到产物c,最后与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铱(III)二聚体CP*Ir反应制备得到PBS微球负载金属铱催化剂。本发明提供PBS微球负载金属铱催化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催化剂,与传统合成双酚F和醇氧化成醛或酮实验方案相比,具有高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可回收等优势,符合经济环保理念。

    碳纳米纤维负载单原子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85099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94037.2

    申请日:2023-07-20

    Inventor: 田志林 黄翟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碳纳米纤维负载单原子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1)将电纺丝的前驱体用溶剂配成质量浓度为10‑30wt%的纺丝液,将镍的前驱体溶解于纺丝液中,然后将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成纳米纤维;2)将纳米纤维置于管式炉中进行预氧化和高温碳化,得到碳纳米纤维负载单原子镍催化剂。制得的催化剂,单原子镍粒子尺寸均一地负载于碳纳米纤维上,在硝基苯液相加氢制备苯胺的反应中,表现出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特点。

    基于固定床微反应器连续高效合成3,4-二氯苯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63201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0783836.3

    申请日:2021-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定床微反应器连续高效合成3,4‑二氯苯胺的方法,包括步骤:(1)以3,4‑二氯硝基苯为原料,将其溶解于溶剂中作为待加氢底物溶液;(2)将待加氢底物溶液与氢气进入微混合器内进行混合,形成具有良好气液微分散状态的气液混合物,然后进入填有固体颗粒催化剂的微填充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反应的温度为30~150℃,压力为1~5MPa;气液混合物在微填充床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为10~120s;(3)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液体产物进入后续的分离纯化系统。该方法操作简单、放热可控、反应周期短、环保安全、节省人力,且所得产品纯度高,脱氯副产物含量极少,无需额外加入脱氯抑制剂。

    一种喷射流加氢反应器
    7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729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825646.2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加氢反应器技术领域,用于解决难以分段式地将氢气投入至液体的中部和上方,从而加快异丙基苯胺的生成效率的问题,具体是一种喷射流加氢反应器,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底端延伸至壳体的内部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分隔板,分隔板与壳体的底侧内壁固定连接,本发明是通过弧形空心板转动,使得氢气分段式地投入至异丙基硝基苯液体的中部和上方,从而加快氢气与液体的混合效率,通过缓冲机构避免壳体内部压强过大,从而降低反应时的安全性,通过收集机构加快对催化剂的收集。

    混苯二胺的生产工艺
    7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7947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0224656.1

    申请日:2021-03-01

    Inventor: 吴澳洲 宋百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苯二胺的生产工艺,涉及化工技术领域。所述工艺依次包括步骤如下:S1、一段硝化;S2、二段硝化;S3、催化加氢。所述工艺通过合理搭配两种连续硝化反应器,技术上可做到本质安全;反应前段使用微通道反应器,在较短时间实现很好的传质混合使90%以上的原料完成转化,同时利用微通道反应器高效传热的特点将大量反应热移出反应体系;反应后段使用列管式反应器,可以提供足够的熟化时间,完成剩余不足10%的反应,同时列管式反应器的换热能力足够移出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得混苯二胺的产品纯度高、生产效率高、安全隐患低。

    一种3,4-二氟苯胺的合成方法
    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062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82366.5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4‑二氟苯胺的合成方法,采用全新的合成路线,以3‑氟‑硝基苯、无水氟化氢、氢气为原料,以贵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通过无水氟化氢中的班伯格重排生成3,4‑二氟苯胺,产物的摩尔收率达到88%以上,选择性达到91%以上,气相纯度达到91%以上;与现有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和后处理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产品收率高,三废总量少,原料廉价易得,生产成本低,催化剂可回收利用,经济效益高,工业化应用可行性高,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