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灌浆造衬的高炉炉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789722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10173332.4

    申请日:2015-04-14

    Inventor: 金雪忠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灌浆造衬的高炉炉体结构,由外向内依次包括炉壳、冷却壁和炉衬,冷却壁至少包括与炉壳相靠的外层冷却壁和与炉衬相靠的内层冷却壁,外层冷却壁和内层冷却壁的内部分别独立地布置有循环冷却水管,循环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外接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的出水口处安装有球阀,出水管成型有存水弯。前述高炉炉体结构对应实现通过检测漏水状况来判断烧损的冷却壁层,通过在发生漏水的最外层冷却壁的循环冷却水管内灌入浆料,浆料进而会从该循环冷却水管的破损口溢出达到炉衬的被侵蚀位置完成造衬。从而省去了传统灌浆造衬前需要在炉壳上进行压浆孔的定位和开设的麻烦,简化了高炉灌浆造衬操作,同时保证灌浆位置的准确可靠性。

    一种钒钛磁铁矿冶炼的高炉炉型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62437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16592.5

    申请日:2015-04-3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钒钛磁铁矿冶炼的高炉炉型。所述高炉炉型的炉身角β为75.5°~80.0°,还可进一步增加风口高度hf,使渣口高度hz与风口高度hf之比k取值范围为0.2~0.4,从而使高炉炉型更加适应钒钛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时体积膨胀严重、软熔带位置低的特点。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减轻了由于外界因素导致的炉温变化对炉况的影响程度,增加中心料柱透气性,保证炉缸中炉渣的冶金效果,减小炉况波动,从而达到了增强料柱透气性、增大喷煤比、稳定炉况、强化冶炼、提高产量的目的。

    一种便于灌浆造衬的高炉炉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78972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73332.4

    申请日:2015-04-14

    Inventor: 金雪忠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灌浆造衬的高炉炉体结构,由外向内依次包括炉壳、冷却壁和炉衬,冷却壁至少包括与炉壳相靠的外层冷却壁和与炉衬相靠的内层冷却壁,外层冷却壁和内层冷却壁的内部分别独立地布置有循环冷却水管,循环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外接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的出水口处安装有球阀,出水管成型有存水弯。前述高炉炉体结构对应实现通过检测漏水状况来判断烧损的冷却壁层,通过在发生漏水的最外层冷却壁的循环冷却水管内灌入浆料,浆料进而会从该循环冷却水管的破损口溢出达到炉衬的被侵蚀位置完成造衬。从而省去了传统灌浆造衬前需要在炉壳上进行压浆孔的定位和开设的麻烦,简化了高炉灌浆造衬操作,同时保证灌浆位置的准确可靠性。

    高炉炉壳和水冷壁的更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70802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10302008.2

    申请日:2009-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高效的高炉炉壳和水冷壁的更换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炉体的周边设置支撑架,防止炉壳下沉或倾斜;2)对需要更换的炉壳进行切割,将切出的炉壳连同与之联接的水冷壁一体拆除;3)在炉体上安装新炉壳;4)炉壳更换完毕后,在炉壳上开设入孔,将新水冷壁通过入孔送入炉体内并安装在炉壳的内壁上。该方法直接将联接在一起的炉壳和水冷壁进行一体拆除,并经过入孔快速、方便的将新水冷壁送入炉体内,可大大缩短检修施工时间,节约机械使用和劳动力成本,实现高炉炉壳和水冷壁快速、高效的更换。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尤其适用于在容积为1000立方米以下的小型高炉上使用。

    高炉炉壳和水冷壁的更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70802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910302008.2

    申请日:2009-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高效的高炉炉壳和水冷壁的更换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炉体的周边设置支撑架,防止炉壳下沉或倾斜;2)对需要更换的炉壳进行切割,将切出的炉壳连同与之联接的水冷壁一体拆除;3)在炉体上安装新炉壳;4)炉壳更换完毕后,在炉壳上开设入孔,将新水冷壁通过入孔送入炉体内并安装在炉壳的内壁上。该方法直接将联接在一起的炉壳和水冷壁进行一体拆除,并经过入孔快速、方便的将新水冷壁送入炉体内,可大大缩短检修施工时间,节约机械使用和劳动力成本,实现高炉炉壳和水冷壁快速、高效的更换。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尤其适用于在容积为1000立方米以下的小型高炉上使用。

    高炉炉缸
    7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62114C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510018492.8

    申请日:2005-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铁高炉。其解决本领域目前存在的碳素捣打层由于为一个低导热率的隔热层,使高导热系数的铜冷却壁和碳砖发挥不了强化冷却的作用,甚至还可以使炉缸砖衬的温度超过正常工作温度而迫使高炉减产降温,影响高炉寿命等不足。技术措施:高炉炉缸,主要由铸铜冷却壁(1)、碳素捣打料层(2)、大块碳砖(3)及刚玉砖(4)组成,其特点是在铜冷却壁(1)的内侧砌筑一层200-250mm厚的碳砖(5),碳素捣打料层(2)处于200-250mm厚的碳砖(5)和大块碳砖(3)之间。其特点能保持熔融渣铁在炉衬表面形成的“冷冻壳体”有足够的厚度,以抵御铁水和熔渣的冲刷、侵蚀;又能避免碱金属蒸汽对炉衬的腐蚀。从而保证炉缸在整个炉役中的厚度不减小,达到无损炉缸的目的,使高炉寿命达到20年以上。

    具有变厚度内衬的高炉炉身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760369U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721737345.0

    申请日:2017-1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变厚度内衬的高炉炉身结构,包括炉壳,炉壳的内侧壁上贴覆有炉衬,炉壳包括锥形炉身壳体,锥形炉身壳体包括下部炉身壳体和上部炉身壳体,下部炉身壳体和上部炉身壳体的侧壁均与水平面呈第一炉身角设置,炉衬包括下部炉身内衬和上部炉身内衬,下部炉身内衬内侧壁与下部炉身壳体的侧壁呈平行设置,下部炉身内衬呈等厚度设置,上部炉身内衬底面沿水平方向的厚度与下部炉身内衬沿水平方向的厚度呈相同设置,上部炉身内衬沿水平方向的厚度自下而上地呈增厚设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小铁矿石和烧结矿在低温粉化和低温膨胀后对炉身结构上部透气性的影响,改善透气性,为强化高炉冶炼创造有利条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离心式高炉炼铁装置
    7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76077U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21406001.1

    申请日:2017-10-29

    Applicant: 石小钊 戴丹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式高炉炼铁装置,包括进料区(1)、炼料装制区(2)、混合区(3)及分离区(5),所述分离区(5)包括离心机构和溶液收集室,其中离心机构包括离心套筒(7)、旋转电机(11)和由控制器(13)及开关(14)组成的电控箱(12);所述离心套筒(7)包括同轴设置且均设有过滤的外筒(8)和内筒(9);所述旋转电机(11)转轴固定连接连动杆的一端,且另一端穿过外筒(8)和内筒(9)的中心后通过锁紧件(10)固定;所述溶液收集室可拆卸地连接于混合区(3)的底部,且由出液口(6)将分离出的溶液排出。本实用新型利用离心原理可以快速高效实现铁水和熔渣的分离,降低分离时间消耗,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能。

    一种高炉上下部炉缸结构
    8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76824U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20392582.8

    申请日:2014-07-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铁高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炉上下部炉缸结构。一种高炉上下部炉缸结构,包括上部炉缸结构和下部炉缸结构,所述上部炉缸结构包括环状炉壁,在至少炉壁的一侧预留有缺口,缺口内用于安装铁口,所述缺口大小与铁口外表面大小相匹配,所述高炉下部炉缸结构包括环状炉壁,在至少炉壁的一侧上部预留有缺口,缺口内用于安装铁口,所述缺口大小与铁口外表面大小相匹配.所述上下部炉缸结构所含炉壁由多层小块刚玉砖砌筑而成,炉壁的内壁自上而下半径逐渐变小。本实用新型高炉上下部炉缸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满足高炉导热快、易挂渣的生产需求,能够承受死铁层位置极恶劣的条件,满足各种高炉长寿、高产需要,非常适于推广实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