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63715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155300.7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PC: G01N33/574 , G01N33/558 , G01N33/551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HI3L1/PCⅢ检测卡、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和纳米医学领域,其中所述采用的稀土纳米探针为核壳结构氟化铒钠包覆氟化钇钠,粒径为20nm~30nm,其组成为:NaErF4@NaYF4,其中,NaErF4为全铒掺杂核结构;NaYF4为壳层,@表示NaYF4包覆在NaErF4表面。本发明通过纳米探针为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具有背景低,发光寿命长,荧光信号强,信噪比高等优势,标记通过共价键将探针与抗体连接,标记产物稳定,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检测快速简便等特点,可辅助医生判断患者在早期是否肝纤维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70828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0652123.9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颜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3M玻璃微珠@Bi3YO6无机颜料,其结构式为:3M玻璃微珠@Bi3YO6,本发明提供的3M玻璃微珠@Bi3YO6无机颜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固相包覆法合成了3M玻璃微珠@Bi3YO6无机颜料粉体。与母体颜料Bi3YO6相比,3M玻璃微珠@Bi3YO6依然具有较高的近红外反射性能,在红外线灯的照射下,涂有3M玻璃微珠@Bi3YO6颜料的镀锌板比涂有氧化铁黄颜料的镀锌板低约20℃,所制备的颜料显示出近红外反射和隔热的优点。可以看出,颜料可以用作建筑物屋顶上的“凉爽颜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45832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47680.9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稀土矿放射性废渣回收领域,公开了一种从废渣浸出液中回收钍和稀土的方法,通过从废渣浸出液中加入未皂化的CA‑12进行钍的萃取,得到第一有机相与第一料液,向第一有机相加入无机酸进行反萃,得到CA‑12与钍溶液,向钍溶液加碱调节其酸度对钍进行水解沉淀,得到Th(OH)4;再对第一料液进行除杂后,加入皂化的CA‑12进行镧系元素的萃取,得到第二料液与第二有机相,再分别对第二料液沉淀与第二有机相洗脱,完成稀土元素的回收富集。未皂化的CA‑12对从混合溶液中萃取钍具有很高的选择性,通过未皂化的CA‑12将离子型稀土矿放射性废渣中的钍先分离出来,再通过皂化的CA‑12萃取镧系元素,氢氧化钙沉淀钇,完成钍与稀土的回收富集。
-
公开(公告)号:CN11245829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45764.9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稀土矿放射性废渣浸出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子型稀土矿放射性废渣的逐步浸出方法,首先对废渣多次浸出之后得到的滤渣进行焙烧,加入高浓度的酸对其进行浸出,然后将浸出液和洗水滤液加入至第一浸出渣中用于浸出,最后第二浸出液的pH用废渣调节。本发明发现,盐酸浸出废渣的效果最优,钍和稀土的浸出率随着盐酸浓度的先增高后降低;在综合考虑浸出率和浸出液中的稀土离子的浓度后,得到液固比为10是较优的浸出液固比值;采用废渣的逐步浸出工艺,提升废渣中的稀土与钍的浸出率和酸的使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10333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786719.5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PC: C12N15/113 , C12N15/90 , C12N9/22 , A01K67/027 ,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AAA基因敲除的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本发明首先基于NAAA基因序列设计得到活性好的sgRNA,然后将其与Cas9蛋白配合,经Crispr‑Cas9重组系统,得到了NAAA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本发明所构建的NAAA基因敲除的小鼠具有天然的抗炎和疼痛失敏行为,且血糖含量、胰岛素浓度低,构建方法简单,构建过程时间短,对于炎症、疼痛和糖代谢疾病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184464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365340.7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钍的萃取分离方法,将稀土废渣与盐酸混合,固液分离后,得到盐酸浸出液,调节PH值;在稀土废渣的盐酸浸出液中添加能够电离出硫酸根的电解质;采用伯胺与稀释剂混合得到萃取剂;将浸出液与萃取剂按照预设体积比混合进行萃取,对萃取分离得到的负载钍的有机相采用反萃剂进行反萃,得到含钍离子的溶液及回收的萃取剂。本发明采用盐酸对于离子型稀土矿放射性废渣进出浸出,通过对N1923浓度、硫酸根浓度、溶液酸度的综合调节,实现对钍的萃取率达到95%以上,稀土却几乎不被萃取;实现了钍与稀土的分离系数量级在105以上;而且有机相中的钍反萃完全,经过多次循环,萃取剂的萃取能力没有明显的降低,可以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7047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97717.1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nventor: 雍建平 , 奥拉特德·奥拉戈克·扎克斯 , 卢灿忠
IPC: A61K36/185 , A61P35/00 , A61P39/06 , A23L33/105 , A61K1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苦乐果仁正己烷有效部位提取方法和用途。该活性部位是以正己烷为溶剂,从可食用的苦乐果仁中获得的活性部位。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有效部位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对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可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癌症疾病及制备功能保健品。
-
公开(公告)号:CN11177770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31105.X
申请日:2020-07-27
IPC: C08F220/06 , C08F222/38 , C08F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酸钠超吸水性复合材料及其绿色合成方法。本发明合成方法绿色环保,具体为在与空气接触的敞开体系中加入氢氧化钠,还可加入膨润土,加水溶解;随后加入丙烯酸单体中和反应生成丙烯酸钠,同时利用中和热促使溶液温度达到75~85℃,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发生交联共聚反应;最后将得到的产物烘干,即得到聚丙烯酸钠超吸水性材料。本发明合成过程中省去了用冰水冷却、水浴加热、通氮的工艺流程,并且大大的缩短了反应时间,简化了工艺流程。且在超吸水性复合材料的结构上引入了孔洞结构,可提高复合材料的吸水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2398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10322124.X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稀土协同阻燃ABS材料,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成分:ABS树脂63‑88%,磷系阻燃剂5‑20%,阻燃协效剂1‑5%,稀土成炭剂5‑10%,抗氧剂0.5‑1%,润滑剂0.5‑1%。本发明提供的材料通过阻燃协效剂和稀土成炭剂的协同作用,极大的发挥磷系阻燃剂的阻燃作用,在ABS树脂表层形成稳定的炭层,有效地隔绝空气和热量,阻燃效率更高;并且本发明的稀土协同阻燃ABS材料力学强度优异,阻燃等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26972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49574.0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掺杂双长余辉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中纳米材料的分子式为Y3Al2Ga3O12:0.01-0.02Ce,0.05-0.08Er,0.01-0.02Cr,金属离子比为Y:Al:Ga:Ce:Cr:Er=3:2:3:0.01:0.01: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形貌可控分散性好的稀土掺杂可见光和近红外二区同时发射的长余辉纳米材料(YAGG:Cr-Ce-Er),该材料克服了传统长余辉纳米材料尺寸不均一,分散性差等不足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