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极1路电机单层同心式无过线绕组

    公开(公告)号:CN213425883U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21905269.1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2极1路电机单层同心式无过线绕组,所述电机的绕组形式为单层同心式绕组,在定子槽数为24槽,极数为2极,并联支路数为1路,相数为3相的电动机上,共有12个线圈,分为6个极相组,每个极相组2个线圈,线圈节距分别为1~12和2~11,每相有2个极相组串联在一起;同一相的线圈是两个极相组连续绕成,每个极相组之间的连线采用短过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2极1路电机单层同心式无过线绕组,线圈绕制过程无需预留过线,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绕组端部无跨相过线,端部相间故障降低;绕组整体整洁、美观。

    一种电动机端盖挡圈槽用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120348U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22309048.4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端盖挡圈槽用测量装置,属于电动机测量工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测量工具存在的操作不便、测量误差大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机端盖挡圈槽用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圆台和竖直设在圆台顶面中部的手持杆;所述测量圆台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测量圆台直径与轴承室内腔直径相同;所述测量圆台高度尺寸与挡圈槽顶部边缘至轴承室底面之间的距离尺寸相同;所述测量圆台顶面一侧向下凹陷设有台阶面,所述测量圆台顶面与台阶面之间的距离与挡圈槽宽度尺寸相同。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简便快捷、检测精准、测量范围广等优点。

    一种基于低压铸铝的高压电机铸铝转子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12371156U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20854510.6

    申请日:2020-05-20

    Inventor: 马利亚 孔祥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低压铸铝的高压电机铸铝转子模具,属于铸铝转子技术领域,解决了高压电机铸铝转子通风道灌铝影响电机散热和性能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低压铸铝的高压电机铸铝转子模具,包括上模、下模、铁芯与假轴,所述假轴包括假轴盖、轴体和假轴底盖,所述铁芯上下端分别设有可以盖住冲片通风孔的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高压电机铸铝转子模具还包括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筒和吊环螺栓;所述压筒套设在所述假轴盖上,所述压筒顶面中部设有螺栓过孔,所述假轴盖与所述螺栓过孔相对位置处设有螺纹孔,所述吊环螺栓下端穿过螺栓过孔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避免了通风道灌铝的可能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一种大小槽定子冲片
    8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985754U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21057992.6

    申请日:2019-07-09

    Abstract: 一种大小槽定子冲片,属于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领域,解决降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杂散损耗、降低电机的温升和噪声、提高电机效率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根据电机级数在所述基片的圆环面上沿基片的圆周方向辐射状均匀布置有至少六组用于放置铜线的定子槽组,每一组所述定子槽组中每极每相槽数为五或者三,定子槽组包括大定子槽、中定子槽和小定子槽,小定子槽的面积是大定子槽面积的80%~95%,中定子槽的面积介于大定子槽和小定子槽面积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定子槽组中大定子槽、中定子槽和小定子槽的槽形分布,可以使槽利用率大大提高,改善定子冲片轭部磁密的分配机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每极每相槽数为9的大小槽定子冲片

    公开(公告)号:CN210092980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1057947.0

    申请日:2019-07-09

    Abstract: 一种每极每相槽数为9的大小槽定子冲片,属于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领域,解决降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杂散损耗、降低电机的温升和噪声、提高电机效率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根据电机级数在所述基片的圆环面上沿基片的圆周方向辐射状均匀布置有至少六组用于放置铜线的定子槽组,每一组所述定子槽组中每极每相槽数为9,定子槽组包括大定子槽、中定子槽和小定子槽,小定子槽的面积是大定子槽面积的80%~95%,中定子槽的面积介于大定子槽和小定子槽面积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定子槽组中大定子槽、中定子槽和小定子槽的槽形分布,可以使槽利用率大大提高,改善定子冲片轭部磁密的分配机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闭口槽转子冲片
    8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257637U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20955271.6

    申请日:2018-06-21

    Inventor: 刘兰冰 程鹏航

    Abstract: 一种闭口槽转子冲片,属于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领域,解决三相异步电动机杂散损耗高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转子冲片包括圆环形状的基片,在基片的内圆面上沿基片的圆周方向对称布置有斜键槽和平衡槽,平衡槽的形状设置为圆弧,平衡槽的面积占斜键槽面积的98%~100%;在基片的圆环面上沿基片的圆周方向辐射状均匀布置有若干用于放置铝导条的闭口槽,所述闭口槽包括长方形槽与等腰梯形槽。本实用新型对于电机的效率提高和起动改善意义重大,可以有效减小槽口部分的漏磁通,提高电机匝链磁势,降低电机的杂散损耗、改善电机的起动性能,降低电机的温升,提高电机的效率,节约电机的总体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电机转子用中间短路环

    公开(公告)号:CN206894378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617868.5

    申请日:2017-05-31

    Inventor: 孔祥勇

    Abstract: 一种电机转子用中间短路环,属于电机转子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电机转子运行过程中易产生噪声、电机转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所述短路环设置于转子中部,其中:所述短路环包括外环、中间环与内环,所述中间环设置于外环与内环之间,所述外环与中间环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所述中间环与内环之间亦设置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上下两侧对称固设有外环与中间环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间隙的左右两侧对称固设有中间环与内环的第二连接杆;所述内环的内侧面设置有安装键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机转子用中间短路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直接铸造于电机转子中部,不影响电机转子外形结构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噪音的产生。

    电机轴承盖处的盘根安装胎

    公开(公告)号:CN221177423U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23085688.1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轴承盖处的盘根安装胎,属于轴承部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轴承盖轴孔处由于安装不到位造成的密封效果差、操作复杂、盘根安装后的尺寸精度差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电机轴承盖处的盘根安装胎,包括轴承盖安装底座、两半圆弧板、楔块、弹簧、固定螺栓和压紧螺栓;两半圆弧板对称设在轴承盖安装底座上,固定螺栓依次穿过长槽、螺孔后与轴承盖安装底座固定连接;压紧螺栓依次穿过楔块通孔、沉孔、弹簧后与轴承盖安装底座固定连接;压紧螺栓拧紧过程中,楔块下移,使与楔块斜面配合的两半圆弧板沿着轴承盖安装底座的水平线向外侧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盘根安装后的尺寸精度高等优点。

    一种立式电机堵转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574319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0290165.1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电机堵转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平台、试验底座、堵转套和挡块;试验平台的上表面开设T型槽;试验底座具有上下贯穿的让位空间,试验底座的下端固定放置在试验平台上,试验底座的上端用于固定放置立式电机,立式电机的电机轴伸入到让位空间中;堵转套可拆卸的套在电机轴上并与电机轴同步转动,堵转套的下端开设限位槽;挡块的下端固定设置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试验平台的T型槽中,挡块的上端固定设置定位块,定位块配合滑入限位槽中用于限制堵转套转动。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采用现有的试验平台和试验底座对立式电机的堵转试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一种多功能测量尺
    9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551373U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20649615.1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测量尺,包括长度量尺、第一直径量尺和第二直径量尺,长度量尺用于测量工件两端的长度;第一直径量尺用于测量工件其中一端的直径,第一直径量尺与长度量尺垂直,第一直径量尺通过第一滑套滑动设置在长度量尺上;第二直径量尺用于测量工件另一端的直径,第二直径量尺与第一直径量尺平行,第二直径量尺通过第二滑套滑动设置在长度量尺上。实现了同时读取被测定子长度和两端外径尺寸的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减少了测量次数,从而减小了多次测量角度不同造成的误差,提高了测量准确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