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单层绕组自动绕嵌线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791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09320.1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单层绕组自动绕嵌线工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单层绕组绕嵌线时电机杂散损耗大、极相组之间交叉点较多、容易造成相间故障、电机效率指标达不到要求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一种电机单层绕组自动绕嵌线工艺,电机的绕组形式为单层同心式绕组,电机定子槽数为48槽,极数为4极,支路为1路,相数为3相,绕线时绕到两个绕线杯上,每个绕线杯绕制三相绕组的各1组线圈,匝数设置为23、21、21、23,具体绕嵌线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三相绕组各前两个极相组绕嵌线;2)三相绕组各后两个极相组绕嵌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生产效率高、工艺简单、相间故障风险低、电机附加损耗降低8%、提高电机效率指标等优点。

    适用于自动嵌线的电机不等匝绕组的嵌线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52678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572987.3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自动嵌线的电机不等匝绕组的嵌线工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电机不等匝绕组采用三层下线方法存在的三相电感不平衡度超差、电机杂散损耗大、电机效率指标达不到要求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适用于自动嵌线的电机不等匝绕组的嵌线工艺,电机的绕组形式为双层同心式绕组,所述电机定子槽数为48槽,极数为4极,支路为2路,相数为3相,具体的嵌线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嵌U相绕组;2)嵌W相绕组;3)嵌V相绕组;4)检测并判断波形重合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电机电感不平衡度降低、电机杂散损耗降低、电机效率值提高、电机绕组生产效率提升、工人操作强度降低等优点。

    一种4极2路电机隔极串联线圈绕线模及连绕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20229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96046.X

    申请日:2020-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4极2路电机隔极串联线圈绕线模及连绕工艺,绕线模包括线模连接底板、线模本体和线模可调装置;线模连接底板上对称设置两个线模本体;其中一个线模本体上设置线模可调装置;线模可调装置包括调节杆、可调装置连接板和螺钉;绕制时,可通过调整调节杆来控制过线的长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电机隔极串联的两组线圈连绕,避免了因焊接造成的质量隐患,且节约铜线;通过线模可调装置,可绕制不同中心高电机定子线圈;过线长度尺寸计算简便;使用过线置于线圈里侧的工艺方法,避免了两组线圈线匝的混乱,确保了线圈线匝排列整齐,无交叉,降低了绕组匝间短路的风险。

    一种低压铸造铸铝转子铁芯加热温度的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7468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52895.7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铸造铸铝转子铁芯加热温度的估算方法,属于电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低压铸造转子铁芯的加热温度无法估算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一种低压铸造铸铝转子铁芯加热温度的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规定铸铝转子相关参数;2)根据物理条件进一步确定水口重量和假轴重量;3)根据铸造过程进一步确定Q铝放和Q铁吸;4)根据物理系数进一步整理Q铝放;5)进一步整理铁芯加热温度T2;6)根据铁芯加热温度T2=660×[1‑0.57×(M1/M3)]绘制出函数曲线;7)根据电机铸铝转子的实际情况M1/M3的比值,进一步得到缩小比值范围后的估值图表,根据估值图表估算铁芯加热温度T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确定低压铸造铸铝转子铁芯加热温度等优点。

    一种低压铸造铸铝转子铁芯加热温度的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7468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52895.7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铸造铸铝转子铁芯加热温度的估算方法,属于电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低压铸造转子铁芯的加热温度无法估算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一种低压铸造铸铝转子铁芯加热温度的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规定铸铝转子相关参数;2)根据物理条件进一步确定水口重量和假轴重量;3)根据铸造过程进一步确定Q铝放和Q铁吸;4)根据物理系数进一步整理Q铝放;5)进一步整理铁芯加热温度T2;6)根据铁芯加热温度T2=660×[1‑0.57×(M1/M3)]绘制出函数曲线;7)根据电机铸铝转子的实际情况M1/M3的比值,进一步得到缩小比值范围后的估值图表,根据估值图表估算铁芯加热温度T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确定低压铸造铸铝转子铁芯加热温度等优点。

    适用于自动嵌线的电机不等匝绕组的嵌线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52678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72987.3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自动嵌线的电机不等匝绕组的嵌线工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电机不等匝绕组采用三层下线方法存在的三相电感不平衡度超差、电机杂散损耗大、电机效率指标达不到要求等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适用于自动嵌线的电机不等匝绕组的嵌线工艺,电机的绕组形式为双层同心式绕组,所述电机定子槽数为48槽,极数为4极,支路为2路,相数为3相,具体的嵌线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嵌U相绕组;2)嵌W相绕组;3)嵌V相绕组;4)检测并判断波形重合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电机电感不平衡度降低、电机杂散损耗降低、电机效率值提高、电机绕组生产效率提升、工人操作强度降低等优点。

    一种电机机座同轴度检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1077607U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23207636.7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机座同轴度检测设备,包括底座、定位盘、支座和检测仪表,底座的上端开设安装凹陷;定位盘的下端通过轴承组件转动安装在安装凹陷中,定位盘的上端具有与机座端部配合定位的定位结构;支座固定设置于底座和定位盘的外侧;检测仪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支座上,检测仪表位于定位盘的正上方,检测仪表用于检测机座的同轴度。本设备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测量准确,不仅可以测量尺寸较大的机座,也可以用于测量内圆较小的机座,只要检测仪表能伸进去便可测量。

    一种4极2路电机隔极串联线圈绕线模

    公开(公告)号:CN213602529U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22281140.4

    申请日:2020-1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4极2路电机隔极串联线圈绕线模,绕线模包括线模连接底板、线模本体和线模可调装置;线模连接底板上对称设置两个线模本体;其中一个线模本体上设置线模可调装置;线模可调装置包括调节杆、可调装置连接板和螺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电机隔极串联的两组线圈连绕,避免了因焊接造成的质量隐患,且节约铜线;通过线模可调装置,可绕制不同中心高电机定子线圈;过线长度尺寸计算简便;使用过线置于线圈里侧的工艺方法,避免了两组线圈线匝的混乱,确保了线圈线匝排列整齐,无交叉,降低了绕组匝间短路的风险。

    一种立式电机堵转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574319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0290165.1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电机堵转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平台、试验底座、堵转套和挡块;试验平台的上表面开设T型槽;试验底座具有上下贯穿的让位空间,试验底座的下端固定放置在试验平台上,试验底座的上端用于固定放置立式电机,立式电机的电机轴伸入到让位空间中;堵转套可拆卸的套在电机轴上并与电机轴同步转动,堵转套的下端开设限位槽;挡块的下端固定设置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试验平台的T型槽中,挡块的上端固定设置定位块,定位块配合滑入限位槽中用于限制堵转套转动。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采用现有的试验平台和试验底座对立式电机的堵转试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一种电机铸铝转子一模多穴压铸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21209832U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22825850.2

    申请日:2023-1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铸铝转子一模多穴压铸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内具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模腔,每个模腔用于压铸一个转子铁芯,模具本体包括一模多穴上模、一模多穴中模、一模多穴下模和上模板;一模多穴上模的下部开设与一模多穴中模上部配合插接定位的第一锥形插槽,第一锥形插槽底壁开设若干个上模槽,一模多穴上模的上部表面开设多通道敞开式排气槽,多通道敞开式排气槽包括若干个环形排气槽、若干个径向排气短槽、连通槽和若干个排气长槽,环形排气槽与上模槽轴向一一对齐;通过设置多个模腔,从而可以同时加工多个转子铁芯,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锥面配合结构,可以保证中模中心线与上模和下模中心线对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