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0518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350845.9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70 , A61K36/537 , A61K47/38 , A61K47/32 , A61K47/10 , A61K47/12 , A61K47/14 , A61K47/04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炎镇痛功效的中药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背衬层、膏体层和防粘膜;膏体层为中药组合物以及用于负载该中药组合物的基质一同形成的凝胶层。中药组合物包括当归12~18份、丹参12~18份、乳香12~18份、没药12~18份。基质包括微乳基质以及NP700、甘羟铝、甘油、酒石酸、微粉硅胶、CMC‑Na、促渗剂。本发明得到的凝胶贴膏使用方便、给药剂量可控、黏附性好且持续起效、皮肤追随性好,具有很好的抗炎镇痛功效,可开发为外用制剂,方便临床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7054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527614.4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15 , A61K36/233 , A61P15/08 , A61K3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由枸杞叶5~15份,柴胡5~15份,黄连0.3~3份,生石膏5~20份,益母草5~20份,泽兰5~20份,桂枝1~10份,苍术5~15份,枳实5~15份,炙甘草3~10份的原料制成。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体重增加,糖脂代谢异常,月经周期紊乱,降低睾酮与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减少卵巢囊性卵泡数目的作用,功效可靠,安全性好,可用于制备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医药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560758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83972.X
申请日:2020-10-29
IPC: A61K36/287 , A61P17/02 , A61P31/04 , A61K127/00 , A61K133/00 , A61K1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促进皮肤愈合作用的菊花或菊茎叶提取物及其应用,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具有促进皮肤愈合作用的菊花或菊茎叶提取物,其具有减轻皮肤组织的病变程度、促进皮肤愈合的功效;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其可通过抑制TLR2/NF‑κBp65信号通路显著下调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mRNA的表达,起到抗炎、免疫调节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0975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210064826.9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15 , A23L33/105 , A61K9/14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助于维持血糖健康水平功能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复方组合物由黄芪4~16份,枸杞子2~8份,桑叶1~8份,山茱萸2~10份,丹参1~3份。本发明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辨证施治,结合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和发病症状,筛选组方,整个组合物配比科学合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具有很好的维持血糖健康水平的功效,可防治糖尿病,并且组合物中各药味为药食同源和可用于保健品的原料,疗效好,毒副作用低,安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75000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08628.2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湿护肤的中药菊茎叶护肤系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小白菊水提物、小白菊茎叶精油与多种护肤原料配比制备得到菊茎叶植萃精华水、菊茎叶植萃修护乳和菊茎叶植萃修护霜。本发明对具有多种黄酮、酚酸、多糖的菊茎叶进行提取利用,再结合具有保湿补水抗敏效果的甘油、黄原胶、烟酰胺、维生素E等,能够在对皮肤进行补水保湿的同时,对皮肤也有一个抗炎修护的效果,研究表明,小白菊水提物中的多糖成分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效果。此外,将菊茎叶资源有效成分进行合理开发,变废为宝,制备出具有补水保湿修护美白的护肤套装,具有重要的生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053836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810923237.5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式(1)所述的木犀草素‑7‑O‑琥珀酰葡萄糖苷(7‑SGL)和芹菜素‑7‑O‑琥珀酰葡萄糖苷(7‑SGA)及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的药物,及其在制备脑神经保护药物方面的应用,特别涉及两种7位琥珀酰黄酮苷及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神经保护药物方面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木犀草素‑7‑O‑琥珀酰葡萄糖苷(7‑SGL)和芹菜素‑7‑O‑琥珀酰葡萄糖苷(7‑SGA)作为新型的黄酮糖苷衍生物(区别于已报道的异黄酮类、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水溶性高、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尤其是在治疗脑神经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为神经性疾病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020102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597938.9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715 , A61K36/287 , A61P11/00 , A61P29/00 , A61P11/10 , A61P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治感冒的菊叶活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活性提取物由菊叶多糖和菊叶酚酸类、黄酮类成分复配而成,实验结果表明该活性提取物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镇咳、祛痰、抗炎作用,能够用于防治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生痰、炎症反应等。本发明主要以药用菊花采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菊叶为原料,制备其活性提取物,开发其新用途,实现变废为宝,可实现菊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业的提质增效,具有很好的经济效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路线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较为全面地保留菊叶原料中的多糖类、黄酮类和酚酸类有效成分,可以用于制备防治感冒的中成药或中兽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321615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811363071.2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糖基转移活性解淀粉芽孢杆菌在非水相中生物合成红景天苷的应用,属于生物催化技术领域。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FJ18,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6272。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能以廉价的糖基供体在非水相中高效催化酪醇制备红景天苷,解决了红景天苷稀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1042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811194228.3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祛风止痒功效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制剂由苦参花蕾4~8份、薄荷4~8份、苍术4~8份、地肤子6~14份、蚕砂6~14份制成。制备方法包括步骤: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薄荷和苍术的挥发油,加入油相辅料制成油相;残渣和苦参花蕾、地肤子、蚕砂用40~80%的醇溶液回流提取,醇提液减压浓缩,滤过,取滤液加入水相辅料制成水相;加入混合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水相缓慢滴加到油相中制成。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原料药配伍合理,具有协同促进作用,特别是本发明制成的微乳和乳膏对水溶性活性成分和脂溶性护发油成分都有良好的增溶能力,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的优点,对皮肤瘙痒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668294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10004749.7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南京弘典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36/804 , A23F3/34 , A61K9/16 , A61P3/10 , A61P3/06 , A61P9/12 , A61P37/04 , A61P9/00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叶复合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丹参叶复合保健茶由丹参叶30~50份、桑叶25~35份、荷叶10~20份和地黄叶10~20份制成。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杀青处理、揉捻、烘干、灌装或喷雾干燥等制备步骤。本发明提供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含有多种天然有效活性成分,各类活性成分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的免疫调节效应。本发明可充分利用丹参叶和地黄叶,变废为宝,制备得到天然植物环保保健茶,适合短期及长期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