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3325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963355.X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外墙板拼接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拼接式基础的装配式构件安装装置,包括定位杆、连接装置和折叠控制装置;定位杆包括主杆和副杆;连接装置包括铰接头和连接块;铰接头设有两个,两个铰接头分别安装在主杆的端部和副杆的端部;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铰接头铰接;折叠控制装置包括活动铰接座、固定铰接座、驱动杆和升降组件;活动铰接座滑动安装在主杆上;固定铰接座安装在副杆上;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动铰接座和固定铰接座铰接;升降组件设置在主杆上且其用于控制活动铰接座升降。本发明实现了快速拆装定位杆的功能,达到方便操作人员定位外墙板的效果,解决了现有定位方式的效率和定位精度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52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939262.9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志伟 , 王绪利 , 杨欣 , 吴晓鸣 , 张辉 , 郭汶璋 , 王明 , 秦亮 , 李鸿鹏 , 葛成 , 王磊 , 崔宏 , 钱龙 , 向阳 , 熊煜 , 种亚林 , 周帆 , 刘钊汛 , 刘开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空间特性和交直流两侧耦合作用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未充分考虑空间特性和交直流两侧耦合作用影响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构建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指标集;交流侧权重和直流侧权重的计算;求解电能质量指标组合权重系数;计算交直流配电网两侧的电能质量耦合系数;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的评估。本发明将不同区域特性下的第一权重与实测数据下的第二权重相结合,采用均衡算法求取最优组合权重,并考虑由两侧网络的网络结构、变流器的控制策略以及变流器的拓扑机构交互影响下的两侧电能质量指标耦合作用,实现对不同场景下和耦合作用下的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64158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72509.X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杆塔,涉及输电设备技术领域。该输电线路杆塔,支撑壳可绕连接杆的中心轴线旋转,并且横担是安装在支撑壳上的,调节组件具有提拉,下压和保持原位三种状态,处于原位时可使支撑壳带动横担绕立杆的中心轴线旋转运动;当处于提拉状态时可使横担相对于支撑壳横向运动;当处于下压状态时可使支撑壳带动横担沿立杆的中心轴线直线运动,从而实现了横担的长度和高度的调节,也可以实现水平角度的调节,对于安装而言,不需要提前规划横担的角度,安装后,通过调节组件即可实现与其他杆塔的横担保持平行或是呈现合适的弧度,解决了现有技术都存在不便对横担的水平角度进行调节,需要在搭设前进行提前规划,操作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8820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301029.4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电压稳定性的STATCOM多目标协同规划方法,包括: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选择出候选母线作为STATCOM的安装位置;基于候选母线筛,利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生成第一代数据种群,包括初始化容量和风电场的弃风比例;计算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利用TOAT集模拟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计算每个TOAT对应事故下的短期电压稳定性指标;基于不同风电出力情况下的投资规划和运行成本、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和短期电压稳定性指标,选择最佳帕累托解,并更新上一代数据种群中初始化容量和弃风比例;在迭代未终止时,产生新一代的数据,执行步骤S3~S5;在迭代终止时,得求解最优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78761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69348.6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E02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填土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涉及地基承载力检测技术领域。该回填土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表面具有开孔的底板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组件,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轴活动贯穿支撑板并通过铁块设置有第二电磁组件。升降气缸通过第二电磁组件和支撑件对配重箱进行支撑,第一电磁组件因为电流不同的磁力,与磁铁板之间的斥力不同,在第二电磁组件断电时,配重箱下降,破土板加速运动,通过不同的斥力可以逐级对地基进行承载力检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装置不便在固定的位移距离上模拟不同的冲击力对地基的撞击,使检测装置难以满足不同的检测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03693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466688.7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用户与新能源双边交易的系统调峰运营方法、存储介质,在事先建立的联合运营模式投标策略中,首先由新能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进行投标策略,之后由新能源侧和用户侧根据事先建立的双边交易调峰功率成交模型进行调峰功率优先交易,并由电网运营管理者在收到双边交易调峰功率的基础上,对各侧投标策略进行联合运营模式出清策略,最终构建了考虑用户及新能源双边交易的联合调峰运营。本发明提出的“考虑储能用户及新能源双边交易调峰服务的电力系统联合运营模式”能充分考虑新能源侧、电网侧和负荷侧的运营目标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分析各侧调峰日前投标决策对电力系统调峰辅助服务出清结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82895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944084.4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钢结构杆塔多层次穿线管及其制作方法,输变电工程钢结构杆塔多层次穿线管,包括连接杆、穿线通管、转向块和转向轮,在上述输变电工程钢结构杆塔多层次穿线管在进行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焊接设备,使用上述焊接设备制造上述输变电工程钢结构杆塔多层次穿线管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工作准备、焊接成型和检测入库,本发明提供的焊接设备能够有限的避免连接杆和穿线通管之间放置不到位及连接杆放置倾斜的情况发生,避免需要人工进行二次返工的情况发生,间接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5624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10422.1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回路多用途杆塔,属于高压输电线路领域,包括塔身,所述塔身自上而下依次水平设置有上横担、中横担和下横担;所述中横担为T型横担;所述下横担连接有T型辅助下横担。本发明根据T型横担既可以进行T接,又可以进行π接的结构特点,通过采用T型的中横担,并增加T型辅助下横担,从而实现了一塔多用,解决了现有输电线路中采用的杆塔不能同时满足T接和π接,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009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92025.1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E02D5/48 , E02D17/20 , E02D7/20 , E02D15/08 , E02D5/52 , E02D5/68 , E02D13/04 , E02D13/00 , E04G2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管节挤土成孔快速成桩机构及方法,涉及地基处理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空心的方柱,还包括:方形锥,其端面固定连接在方柱的下端,其斜锥面上开设有多个与方柱的内部连通的通孔;旋转柱,其转动连接在方形锥上,所述旋转柱相对于方形锥的转动的行程中具有使各所述挡盘一一对应地遮挡各所述通孔的遮挡工位;在方柱下压过程中,方形锥形的桩尖能够更轻易地切入地基土中,其尖锐的形状可以减小桩尖入土时的阻力,而且桩尖的形状有助于保证桩体垂直入土,同时能够引导桩身沿着正确的方向下压;另外可以通过方形锥的各通孔使得方柱在夯实四周土壤的同时一些多余土壤顺着方形锥的通孔进入方柱内,进而减小方形锥下压的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960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64361.6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薛欢 , 金天然 , 刘志 , 金备 , 李涛 , 吴晓鸣 , 胡晨 , 邓广宇 , 陈政江 , 刘宇峰 , 于晓蕾 , 朱灿 , 季跃 , 鲍玉莹 , 高廷峰 , 张纯玉 , 王馨 , 孙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管理与控制算法的智能光储一体化交直流控制方法,获取并实时监测第一数据;通过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动态调节光伏组件的工作状态,使光伏组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均能输出最大功率;根据实时监测的第一数据,动态分配光伏发电的电能;获取电网故障状态,根据电网故障状态切换运行模式,控制系统内部电能平衡;部署智能感知系统,实时采集系统运行状态参数,并基于实时数据调整能量管理与功率控制策略,使其适应环境和负载的变化;监测故障及异常状态,识别故障类型和位置,干预恢复系统正常运行。本发明实现能量的最优管理和无缝运行切换的技术方法,具备系统稳定性高、能量利用效率高和故障处理及时的优点。
-
-
-
-
-
-
-
-
-